“带着理想去工作,心态会升华”
——“最美逆行者”刘烨星对话抗疫英雄阎锡新

对青年人我就说一句话:
好好工作,不懈努力!

我还记得当时2020年那个傍晚送年轻的医护们前往武汉的场景。那些年轻人,在过去也没有经历过呼吸道、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些恐慌,所以他们能够响应医院、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义不容辞地前往支援,这本身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此次疫情无论是在经济上、人员精力上还是行政管理成本上都给我们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但是它同时也凝练了我们民族的意志,体现了我们党强大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作为党员,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提升自己,提升为患者服务的本领,这就是最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对青年人我就说一句话:好好工作,不懈努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 | 抗疫英雄阎锡新:带着理想去工作,心态会升华


视频摄制:董康、吴梓睿


两位抗疫英雄,一对新老党员。

4月21日,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一科办公室里,阎锡新和刘烨星正在进行一场不寻常的谈话。

“在武汉期间,看到身边的党员总是冲锋在前、不畏风险、不怕吃苦、默默奉献,我被深深触动,也因此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刘烨星边回忆边说,“但是我心里还是有很多问题,想寻找一个答案。”

“作为专家组组长,你就需要有担当,还得敢说实话”

2020年1月,58岁的阎锡新,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省新冠防控专家组副组长。重任在肩,没有一丝的犹豫,更不允许半点的退缩,阎锡新走上了河北抗疫战场的最前沿。

从2020年1月疫情汹涌到6月30日省会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省市专家共联合会诊903人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外援24人次,使一个又一个濒危的生命重新拥抱了阳光。

图为阎锡新和刘烨星在交谈中。董康摄

刘烨星: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您来担任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这其中的责任和风险您当时想到了么?有过犹豫么?

阎锡新:作为呼吸专业大夫,又曾多次担任呼吸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专家组组长,面对这次疫情,我责无旁贷。

从2009年的H1N1流感开始,我就已经是河北省的疫情救治专家组组长,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其间又经历过2016、2017年的人禽流感,我也是作为河北省的专家组长,哪里有重症患者就到哪里去。

从专业来讲,作为医者,这是基本职责;从公民来讲,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从党员的角度来讲,我是个老党员,这也是作为党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说那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犹豫,从未想过不上,必须上!

刘烨星:听说在疫情高发阶段,您每天要会诊十几个小时?

阎锡新:差不多是这样。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固定工作时段,更没有下班这一说,哪里有病情就连线到哪里。

抗疫期间,我们专家组主要的工作就是线上会诊,解决各地的急难危重病例,为各地的救治提供技术指导,并且最大限度地整合河北省的医疗力量,及时调派有关专业专家支援各地的医院。比如邢台当时急需心脏内科专家,那么我们专家组就要立即协调省内年富力强、技术过硬的心内专家,第一时间奔赴邢台参加救治。

刘烨星: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工作?

阎锡新:河北专家组还主导制订了四版中西医结合《河北省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这些方案凝聚着宝贵的“河北经验”,用来指导全省各地的疫情救治,至今还在沿用。

另外,专家组的工作内容还有为大众解疑答惑,比如参加政府部门召开的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解答公众关于如何预防感染、做好个人防护的问题,进行科普宣传。

当时还出了一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手册,我负责文字。时间太紧了,只给了短短几天编写文字。没想到后来有人跟我说,这个手册的电子版点击率超过了80万,纸质版发行也有上万册。(高兴地笑)

刘烨星:我记得,起初网上有很多传言说“喝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当时也有朋友问我是不是真的,后来没过多久,您就对这件事进行了辟谣。

阎锡新:对,当时很多人听信了网上的谣言,还有记者就此采访我。我说人喝酒以后,酒精经过胃肠进入到血流当中,经过肝脏代谢排除掉,酒精在气道里面的含量,远远不足以杀死病毒。所以不存在喝酒来预防或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相反,过量饮酒降低机体抵抗力,反而容易招致更严重的感染!这段话被很多媒体转载过。

我负责地讲,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尤其是专家组组长,你就需要有担当。这种担当就是靠你雄厚的专业背景,去为大众解答问题,引导群众正确抗疫。不能人云亦云,还得敢说实话。否则,那就不是专家。

“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这是职业习惯,也是很自然的过程”

从湖北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到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反弹给河北带来输入性病例,再到2021年1月突然暴发的河北石家庄藁城市、邢台南宫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阎锡新始终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白衣执甲,只为了护佑河北74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早日战胜疫情,阎锡新一直忘我地工作着。

图为阎锡新在工作中。(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刘烨星:在疫情期间,听说您还出了不少“新冠日记”?

阎锡新:这个事情,是我自己坚持做的。就是每天编写一篇 “新冠日记”,一两千字。都是在晚上搞,总结每一天的新情况、救治方面的新进展,将它发到河北省各级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团队微信群里,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呼吸与危重症专业人员工作群里,供一线医生快速了解新冠救治防控现状。

刘烨星:每天除了会诊,还有其他那么多工作,您不觉得累吗,还要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阎锡新:累也得坚持。有一次我改着改着就睡着了,醒来一看都夜里一点了,赶紧起来写完发到群里。其实,没有人逼着你干。但是作为医生,业务上要不断去更新自己,对个人如此,对我们整行业更是如此,尤其是在那种特殊的关口,必须尽快总结归纳,才能为临床一线医生快速了解救治策略与疫情防控现状提供参考,为一线救治节省时间。

那段日子,奋战在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没有时间干这种事,而我又是最清楚每个定点医院、每个病例情况的,所以必须我来干,这也是责无旁贷。至疫情结束,这个日记一共发送了有60篇,15万字。

刘烨星:非常想知道,您当时那种高强度的忘我工作状态靠什么支撑下来?

阎锡新:为什么能做这么多工作,我想首先这是职业习惯,是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平常我们查房会诊、组织参加学术活动,都是自觉自愿的习惯。作为工作多年的临床大夫,认真地对患者进行诊疗,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这是必须的,也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而从一个党员的角度思考,这是一份责任,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我作为党员,就要自觉地听从党和政府的安排,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群众减少病痛。

刘烨星:您当时没有感到压力吗?

阎锡新:压力肯定是有,每一个病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家庭,有着亲人的爱和期盼。所以专家组每一次拿意见,都可能决定患者生死,说不怕是假的。但我是组长,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得顶上去,就需要有担当!

“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也可以说是不负初心”

1979年,阎锡新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5个志愿,全部都填报的是医学类院校,最后他以超出录取分数线30多分的成绩被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

1984年,阎锡新从大学毕业,踏上了漫长的从医之路,至今已有37年。

2020年9月8日,阎锡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10月23日,他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

图为阎锡新在工作中。(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刘烨星:记得我第一次来您办公室时,就看到了您书架上的这幅木雕,木雕中的您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跟旁边座位上的您几乎一模一样。阎主任,您这幅木雕有什么来历吗?

阎锡新:你看雕得像吗?来过我办公室的人都说雕得跟我几乎是一模一样。(笑)

这幅木雕有年头了。前些年,一名患者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发给他一张照片,他想为我雕刻一幅木雕。其实如果不是他联系我,我都已经忘记自己曾经给他做过诊治了。没多久,他真的就把木雕做出来了,而且跟我本人如此相像。本来只是一个日常的问诊,没想到能得到患者如此感激,当时感觉这事挺有感触的。在我们是日常工作,在患者心里就有这么重的分量。

能得到患者的肯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么多年来,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也可以说是不负初心了。

刘烨星:说到初心,阎主任,您当时从医的初心是什么?

阎锡新:想学医,想成为一名临床大夫,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朦朦胧胧的想法。这种想法主要受家庭的影响。一方面,我的父亲很早就参加革命工作,他早年得过结核,身体不好,从我父亲生病就医过程中,我了解到基层医疗水平落后,尚不能满足基层老百姓对于健康的需求。再加上老人常常讲,医生为人民服务,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报了5个志愿,全部都是医学类院校,当时的分数超出录取分数线30多分,于是很顺利地就被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了。

刘烨星:您从医37年了,这个初衷有过改变吗?

阎锡新:肯定没有。随着知识的积累,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我从内心深处就把临床医学作为一个永久的职业、一项终生的事业来对待。这里有一个小插曲,1998年秋末的一天傍晚,我们一同在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院学习的三位中国同道饭后在联合国大厦周围遛弯,几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畅谈未来规划,我当时的表态就是要回国继续做医生,目标就是做导师孙以瑜教授那样的临床大师,像他那样医术精湛又平易近人。后来我顺利回国,另外两个同事也都先后回国,并成为我国优秀的医学科学家。还有一位同道也是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回国,几年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为在抗疫一线的刘烨星。刘烨星供图

刘烨星:我在工作中有个困惑,那就是如何才能在枯燥的医学事业中一直秉持初心和热情?

阎锡新:这确实是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医护人员在现实工作中有很多日常的技术性事务,无论简单的护理操作还是复杂的设备操控,又或者是协助大夫做手术,具体做起来确实很平凡,甚至很琐碎,但是又必须用心做好,精益求精地去做。

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要把这些常规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提炼和升华。打个比方,我们带着某种精神来做基本工作,这样就不会感到枯燥。就如同一首歌曲,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听,那么这就是一首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如果你联想到歌曲的背景及它所歌颂的精神后再听这首歌曲时,就会有一种别样享受。

所以呢,即便我平常做的是具体的输液、打针的事情,但是要想到,我们正是通过这些日常工作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思想、甚至是理想去工作,我们的工作心态就有了升华。我们说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和责任,再宏大的命题,具体到我们的医护工作上,其实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做好每一次诊疗。

刘烨星:我是去年在武汉的时候成为预备党员的,自从成为党员以后,感觉心态是有一定变化的,有了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您是何时入党的?作为一名党员,您在平时工作中会觉得自己身上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吗?

阎锡新:火线入党可能是一种特殊经历。我本人的入党过程也有点特别,我在1997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但因为1998年6月份我出国学习了,在美国待了3年多时间。回国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考察,直到2002年12月12日我才转为正式党员。

其实无论我们的具体入党过程是怎么样的,入党之后,党对党员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更大的压力也好,更大的动力也好,我想都是要转化为更积极努力的工作。作为一名医生,党员的责任首先就体现在治病救人上,必须竭尽全力救治患者,不放过一丝可能。

刘烨星:您怎么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

阎锡新:我就是一个会看病的医生,党和国家给我这些荣誉,是对我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肯定,被授予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而且我们和其他行业有些不一样,你每一次面对患者都是从头开始,你以前所有的成绩和荣誉都是过去时。医患之间的“契约”叫生命相托,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治病救人,全力达成患者康复的愿望。(记者王学峰、吕若汐 通讯员杨玫、王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