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力量,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2012年底在阜平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鼓励乡亲们。

时隔4年,总书记到张家口市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

坚定“黄土变成金”的信心,聚起百川成海的群众力量。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河北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力度,积极推广“爱心公益超市”,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7000余个,既帮贫困群众拔思想穷根,又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坚定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心。

如今,脱贫的真经,阜平乡村的男女老少都能说几条,但首要的一条是立志鼓劲。

阜平全部行政村都设立了脱贫志气榜、光荣榜,大张旗鼓表彰致富带头人。吴王口乡三岔村村民李树国,和乡亲们一起种植香菇实现了脱贫致富,村里“志气榜”的橱窗里有了他的名字。李树国对此很自豪,每次路过橱窗,他都会对着自己的照片看上几眼。

一项项惠民政策、一场场技能培训、一次次文化下乡、一个个典型带动,唤起群众千百万、同心干,激发“我要富”的内生动力。

“老铁们,这是我们村‘溜达鸡’产的土鸡蛋。土鸡都是自家养的,不喂饲料的,那肉好吃着呢……”日前,尚义县三工地镇刘面焕村文化活动室三农电商直播间,村农民直播团的三位主播李秀梅、张旭、贾培兰,微笑着面对手机,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向天南海北的网友推介村里的土特产。

在省公安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尚义县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刘面焕村从2019年初开始全力打造“电商直播村”。李秀梅与其他村民一起在县里接受了专业实操培训,从昔日的“麻坛高手”变成了“网红主播”。

张家口市尚义县三工地镇刘面焕村,村民边集中培训边直播,形式新颖。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这在河北省已经遍地开花结果。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镇的王守东,参加了县职教中心举办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学到了一门技术,被秦皇岛市立中车轮股份有限公司聘用,挣上了“高工资”,全家一举脱贫。我省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共培育建设62家产教融合型企业,209所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

一人富了不算富,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富。

自从成为饶阳县农业农村局的“特聘技术员”,大官亭镇南李岗村村民赵见行忙着四处为葡萄种植户送“致富经”。他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加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果蔬生产技术,成了种葡萄的行家,如愿摘掉了“穷帽子”。如今,他对于求助的种植户总是倾囊相授。他说:“能脱贫都靠好政策,要饮水思源,做人不能忘本。”

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

我省把精神文明战线的资源力量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焦,组织推动文化系统文明单位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助力拔掉思想上的穷根。送戏、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下乡,“文化进万家”等重点活动帮扶补齐我省群众文化短板。文艺工作者把先进典型的故事拍成电影、搬上舞台,电影《李保国》全国上映,电视剧《最美的乡村》《最美的青春》央视热播。

自强不息、奋斗脱贫的精气神,在广阔的神州大地充盈激荡。

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的村民们敲起腰鼓,迎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德胜村组织起秧歌队,70岁的王义是秧歌队队长,负责打鼓。他说,刚开始搞活动需要一个个吆喝,现在三天不扭,就有人催了。村民闫进荣是广场舞队的。她说,过去村里一到冬天,“男人晒暖暖,女人挂纸牌”,这种现象现在很少见了。村里举办“敬老庆重阳”活动,为70岁以上的老人照“全家福”;评选“最美德胜人”,表彰了一批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团结互助、甘于奉献、尊老爱幼的先进典型。

一些一度离开家乡的农家子弟,也被热潮感召,毅然返回故土、建设家园。

今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骆驼湾村的52名返乡青年齐聚一堂,商量创业的门路,谋划未来的好日子。

80后任永花从小在骆驼湾长大,十几岁出去打工。两年前,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返村就业,在美食街负责收银,每月至少收入2500元。这两年,眼见着村里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大集、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一个又一个创业项目落地开花,创业的种子在她心里发了芽。

唐宗云、任记军、李爱明……近几年,光骆驼湾村就有50多名年轻人回到变美变富的家乡。据统计,阜平全县已累计有50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古老的土地上跃动着越来越多青春的身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继2019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今年2月,贾茹又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她创办了石家庄市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安置就业161人,其中残疾人108人。残疾人双创园在全县搭建了70个扶贫助残巧手坊,辐射带动4000余名残疾人、贫困群众实现居家就业。

伟大脱贫攻坚实践启示我们,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内生动力。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渴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志气激发出来,破除“等、靠、要”以及怨天尤人等观念,让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相关链接:

旗帜展处梦成真(一)——思想伟力,引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旗帜展处梦成真(二)——精准施策,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旗帜展处梦成真(四)——接续奋斗,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责任编辑:李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