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厅 第一时间传递河北权威声音>>文字实录>>

“河北省健全完善六个体系 巩固基本民生保障成果”新闻发布会

2021-03-25 17:51: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何珊摄

3月2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健全完善六个体系 巩固基本民生保障成果”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政事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并与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河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李松、河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田建中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

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健全完善六个体系 巩固基本民生保障成果”。

今天我们专门请来了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先生,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政事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先生、河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李松先生、河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田建中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郑厅长作介绍。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客观总结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全省民政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科学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持续巩固基本民生保障成果,深入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创新,为河北民政工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支撑保障。

总的看,“十三五”期间全省民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深化改革成果丰硕,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民政治理能力跃上新水平,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是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签订并落实《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2020年)》,实现多层次多领域深化协作,服务雄安新区机制不断健全,在多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精准有力。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创制,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全面筑牢兜底保障防线。到2020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率达到36.6%,防贫对象兜底保障率达到40%,2019年底未脱贫人口兜底保障率达到82%。城乡低保人均标准分别达到705元/月、5452元/年,“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和15.3%。

三是社会福利水平有效提升。30万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有效关爱保护。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700元、1150元,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145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和老年人福利制度不断完善,惠及人口200余万。

四是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围绕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连续三年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全省城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由43.3%提高到100%,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3.3%的城镇社区,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覆盖率由60%提高到70%以上,机构养老床位数由13.7万张增加到21.4万张,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星级养老机构占比超过70%。

五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城市“六位一体”、农村“五位一体”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由86%提高到100%,农村社区达到65%。全省依法登记社会组织由2万家增长到3.5万家,基层备案社会组织达到近10万家。专业社工队伍和注册志愿者数量大幅提升。省属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由不足20%提高到100%。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75.9%,比上届提高近60个百分点。

六是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大力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补录历史信息1000余万条。完成155家殡仪馆火化炉环保更新改造。完成张家口、衡水、邯郸、邢台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平泉、滦县撤县设市,乡级行政区划变更194项,镇(街道)占比由60.4%增长到68.3%,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1年,全省民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民政部决策部署,深刻理解民政工作“四性”特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立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找准定位、谋划发展,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努力在全面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和省“两办”的若干措施,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机制。构建全省统一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推进救助事项协同办理、资源统筹聚合,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规范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加快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统筹完善各项社会救助保障制度,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作用。扩大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试点工作范围,探索开展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工作试点。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水平,实现救助服务功能县域全覆盖。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二是健全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提升特殊群体关爱保护水平。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加强收养登记规范化管理。开通全省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保护工作站建设。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示范创建活动。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实施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抓好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筹办第四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动开展慈善表彰工作。加强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和规范管理,筹集更多公益金,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5万张,改造康复护理型床位1.5万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1000个以上,增强养老服务能力。开展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大调研、政策大梳理,制定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措施,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进城乡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每个市遴选1—2县(市、区)先行先试。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4万人次、养老院院长500人次。继续开展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遗留问题。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四是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稳妥有序完成全省村(居)民委员会换届,确保实现“两高一低”目标。深化物业管理与城乡社区治理融合发展改革,加强试点推广工作指导,扩大试点范围,年底前全省实现城区全覆盖。制定加强新建社区配套服务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城乡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持续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巩固深化基层减负增效成果。推进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开展“红色社会组织”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省级示范点,市级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县级双覆盖水平有明显提升。推进社会组织网上审批,省级网上审批率达到100%。加快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市级实现全覆盖,县(市、区)级达到50%以上。落实民政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省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增长率不低于10%。实施社会组织“强基工程”,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和信用信息监管,持续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推动建立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部署第一批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提升省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的示范效应,推进各市建立孵化培育基地。出台促进社会工作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民政事业单位设置社工岗位。加大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力度,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

五是健全和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与民政部沟通协调,稳妥推进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申报工作,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抓好省界冀晋线、冀蒙线联检工作,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加强地名公共服务,整治不规范地名。深化殡葬改革,制定国家殡葬改革意见的贯彻落实措施。加强农村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建成150座乡镇中心型公益性墓地(骨灰堂)。推进城市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补充,有序放开社会资本投资限制。开展安葬(放)设施违法违规建设经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殡葬服务市场治理,规范收费管理和行业秩序。积极推进土葬改火葬,大力提高火化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抓好河间市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工作,遏制婚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开展婚姻登记颁证和家庭辅导服务。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快推进市级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

六是健全和完善民政治理能力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普法活动,不断巩固民政事业发展的法治基础。建立和完善民政事业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推行国家推荐性标准,着眼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各业务领域地方性行业标准,打造一批民政标准化示范机构,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上下协同、创新驱动、优质高效、规范统一的业务、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云网互通、系统互联、应用融合、数据汇聚、安全可信的信息化发展新格局,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民政服务。

2021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拼搏竞进、奋发作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

感谢郑厅长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河北电视台:刚才提到,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请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社会救助工作将如何发挥作用?谢谢。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

感谢您的提问。正如你所说,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已就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保持社会救助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照有关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二是调整优化兜底保障政策。调整优化低保“单人户”政策,将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申请社会救助人员在就业中产生的必要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给予适当扣减;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期限的渐退期。其中的具体政策正在抓紧制定。

三是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依托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和民政防致贫信息系统,建立包括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其他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在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及时预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帮扶。

四是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牵头制定低收入家庭认定和帮扶办法,适度扩大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并按照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逐步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创新社会救助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等等。

二、中新社:我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请问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民政部门是怎样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河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李松。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李松:

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养老服务大家都很关注。民政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逐步完善法规政策。我厅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在推进《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的过程中,我厅认真履职尽责,做好基础性工作。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数十个政策文件。我厅及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养老服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工作合力。

二是指标任务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万个。养老机构1671个,其中公办416家,社会办1255家(企业性质206家,民办非企业性质1049家);各类社区日间照料设施2815个,其中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03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241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3.1万个。养老总床位21.43万张,其中公办床位6.03万张,占比28%;社会办床位15.4万张,占比72%。护理型床位7.76万张,占比36%。目前全省评出星级养老机构1044家,11个设区市共有二星级以上示范养老机构680家,环京津20个县(市)共有二星级以上养老机构64家。

三是养老服务长足发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照护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对全省86764名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明确了照护方式,其中家庭照护73110人,邻里照护9781人,集中照护3323人,社会服务550人。新兴业态日趋丰富,养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持续深化,补贴跟着户籍老人走、养老服务标准一体化、养老人才培训及资质认定三地互认等形成制度性措施,入住我省的3200余名京津老年人都能异地享受京津购买养老服务补贴,收住京津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都能享受运营补贴。雄安新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全省养老服务创新发展提供范例。

三、长城新媒体集团:民政部门是推动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的牵头部门,广大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民政部门是如何指导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谢谢。

河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田建中。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田建中:

感谢您的提问。在疫情期间,我们引领动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引领。发布《关于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号召全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下,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慈善捐赠接收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依法招募和使用志愿者,保障志愿者权益。

二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指导省市社工和志愿服务组织做好社工、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工作。省社工促进会修订发布《河北省新冠肺炎防护社会工作服务指导手册》,协同各市社工协会发起“您好—社工+志愿者”保障支持行动,为在一线服务的社工和志愿者提供技能培训、防疫物资、用餐保障等支持。石家庄市社工协会发布《关于社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引》,张家口、保定、邯郸等市社工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优秀党员“战疫情”主题分享活动、“社工如何介入疫情防控”线上培训课程。

三是突出专业服务优势。指导社工机构发挥扎根社区、熟悉社区的优势,引领志愿者积极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特殊困难人群、社区工作者等提供困难救助、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社会支持服务。同时,协助社区开展人员排查、信息登记、物资发放、出入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做到帮忙不添乱、援手不缺位。据不完全统计,有127家社工机构、2457名社会工作者,引领27030名志愿者参与了882个社区的“抗疫”一线工作,成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得力助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

谢谢田处长。

感谢3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4位嘉宾的发布和解答。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会后可以和河北省民政厅信息管理中心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韩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