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云赏冀艺 跟着非遗品年味

2021-03-17 10:01:10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过年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从团圆的喜乐氛围中来,从丰盛的年夜饭中来,也从丰富多彩的年俗中来。在河北,一幅剪纸、一张年画,一盏宫灯、一场皮影戏,都浓缩着悠久的春节传统,蕴藏着浓郁的年节味道。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一项项传承不辍的非遗项目,一起品味不一样的“冀味儿”年俗,解锁河北的“年味密码”。

image.png

藁城宫灯

在藁城,年根儿挂宫灯“辞旧换新”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红色的圆头灯,挂在街边或者家家户户的大门口,人们用它庆贺新春,也图个阖家团圆、红红火火的良好寓意。

图//徐东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长于纪实摄影、民俗摄影、写作及书法、篆刻、烙画等艺术门类,在媒体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摄影作品多次荣获省内外奖项。

宫灯,顾名思义就是古时皇宫中用的灯,以雍容华贵、工艺繁复而著称。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庆贺天下统一,在宫中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灯具盏盏精致,宫灯之名便由此而来。

要说宫灯中的翘楚,藁城宫灯当有一席之地。

image.png

藁城,被誉为“宫灯之乡”,其中梅花镇屯头村则是藁城宫灯的主要产地,被称为中国宫灯第一村。

藁城宫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传统的藁城宫灯是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均为手工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以主架外敷红绸布做成椭圆形,象征红红火火、圆圆满满、吉祥喜庆。如今,在现代工艺的加持下,藁城宫灯已逐步发展为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一团和气灯、和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

藁城宫灯中最为常见的是红纱宫灯。这种灯笼通体为大红色,美观大方,在灯身的上、下部分贴着金色的祥云图案,底部配有金色的流苏做装饰,造型优美,形状为椭圆或圆形。在藁城,常年悬挂于大街小巷的也多为这种灯型。

如今,想要了解藁城宫灯的前世今生或是一网打尽各式宫灯,可以去宫灯博物馆逛一逛,这是国内唯一以宫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宫灯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及制作过程,还可以亲手体验制作灯笼,或置身于灯海之中,体验猜灯谜的乐趣。

TIPS  藁城宫灯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90年,藁城人民在传统宫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国内独创的旅游纪念品“中国民间纸雕彩灯”,获得国家三项技术专利。其主体用高档玻璃卡纸敷彩,手工刻制而成,框内画面系著名的蔚县民间彩色剪纸图案。

丰宁满族剪纸   一纸窗花  贴出春的颜色


图//刘桂芝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承德市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喜爱摄影,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中获奖。

image.png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样的民谣,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一代代传唱着。“花花”就是窗花,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丰宁,彩色的窗花是当仁不让的“年味儿主角”,艳丽的色彩及繁复的工艺,映衬着春节的隆重,吉祥的寓意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福。

承德丰宁满族剪纸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最开始,它是用来加固窗户纸的纸条,后来发展成色彩丰富的窗花和以红色为主的剪纸。到了乾隆年间,丰宁满族剪纸风格更加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剪纸艺术。清末民初,丰宁剪纸进入鼎盛时期,1949年以后在内容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更为贴近现实生产生活。1993年,丰宁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从内容上看,丰宁剪纸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品种。根据具体用途,又可分为窗花、祭神祖吊签(挂签)、阴天扫天婆、节令剪纸、礼花(结婚的喜庆剪纸等)、日常室内装饰用顶棚花、风斗花、炕围剪纸等。丰宁剪纸善用谐音谐意表达喜庆、吉祥的寓意。比如,“福在眼前”,由蝙蝠和钱孔图案组成;四季花和花瓶图案相配,是“四季平安”;牡丹加上白头翁,则称“富贵白头”……

“满味”是丰宁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丰宁是满族聚居县,许多剪纸艺人都是满族人,从题材到内容,丰宁剪纸都具有浓郁的满乡风情。作品中的人物服装多用挽袖花、帽花、胸襟花等满族独有的式样点缀,常有坤式马蹄底鞋、旱烟袋、荷包、桦皮篓、箭袋等满族日常用品,同时,包含满族男子之间行的“撞肩礼”、女子间举手至额角处的“抚鬓礼”等日常礼仪。

丰宁剪纸亦受满族人豪放性格的影响。在一幅作品中做得到疏可走马,密不插针;粗犷到大写意,精细到工笔重彩的程度。源于生活,却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变形、用线、彩染都是浓厚的丰宁剪纸艺术语言。

与张家口蔚县剪纸阴刻为主的技法不同,丰宁满族剪纸在制作手法上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曲线流畅,刻画细腻。

TIPS  丰宁满族剪纸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起源要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起初,是用来加固窗户纸的纸条,后来发展成色彩丰富的窗花和以红色为主的剪纸。到了乾隆年间,丰宁满族剪纸风格更加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剪纸艺术。

唐山皮影戏

一出戏  寻回儿时年的记忆


图//田志国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爱好美术、文学,1989年从事摄影及美术宣传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金奖。

image.png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面哈哈笑。”这一条流传在唐山地区的谜语,生动地写出了皮影戏演出时的热闹场景:灯火朦胧,人影绰约。小小的剪影,经一双双巧手摆弄,在方寸之间演绎出人生百态。这种别具一格的表演,也承载着许多唐山人儿时的春节记忆。

看皮影戏,是许多唐山人的儿时回忆。

搭起影台,于台子前方高桌上设一长方形白色幕布,在幕布后上方挂照明灯。耍线(操纵)影匠在幕布上耍弄影人,表演故事。照明灯把皮影人照在幕布上,观众就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皮影戏。

一出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想要演好皮影戏,不仅要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同时制动锣鼓。

唐山皮影戏的音乐唱腔吸纳了地道的老呔儿话,民间歌曲小调叫卖声等也渗透其中,其曲调、板式风格独特,念白和唱腔极富地方韵味。演出时,影匠要“掐嗓子”唱,这是唐山皮影戏区别于其他皮影戏的一个标志。掐着嗓子不用原音,以假音演唱,不管是男腔高亢粗犷,还是女腔清脆婉转,都更显声音的悠扬。演出时,优美的唱腔配以灯光、效果、音乐,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着每一个精彩的故事。

皮影戏的剧本俗称“影卷”,有连演数十个晚上的连台本戏,也有演一个晚上的“单出”戏,还有演十几分种、几十分钟的童话剧和寓言剧。唐山皮影剧目多达500余出,代表剧目有《五峰会》《杨家将》《二度梅》《白蛇传》等。

皮影戏通常会开台打三通锣鼓,以告诉观众来看演出。演出终止时在幕布上“戳卷”,以告诉观众“今晚演出到此结束”。有时观众看得入迷,不散去,影班只好拿下影卷再演“一窗户”,谓之“返鼓”。

TIPS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被认为起源于明代后期,盛行于清末民初,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唐山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山战鼓   擂响新春的鼓点

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争鸣也远去。观常山战鼓,犹如见到了当年常胜将军赵子龙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场面,不由令人血脉贲张。新春伊始,声声战鼓为佳节助兴,更催人奋发。

图//武志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摄影作品300余次被国家级、省级媒体采用,在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和重要展览中获奖200余项。

image.png

正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自晋至清末以来一直都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古代冀中南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

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兴盛于民间。因正定在历史上曾为常山郡治所,故称其为“常山战鼓”。相传当年赵子龙指挥作战,都要擂鼓助威鼓舞士气。后来,跟随他的一些士兵回到家乡,将战鼓也带了回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俗称架鼓,鼓队编制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由单鼓、小锣、串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单鼓直径50厘米,厚30厘米,鼓手用彩绸将鼓系于腰间,手执一对涂有红漆、雕成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

《正定县志》曾这样描述常山战鼓红火的场面:“市井箫鼓喧闹,鼓声不绝,相塞于途。”在正定县,每逢春节、庙会、庆典等活动,都有常山战鼓的身影。身着红色战袍的鼓手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配以“翻打”“出手”“搓音”“花击”“挽花”等动作,演绎出战火纷飞年代的火热场景,让人顷刻间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

常山战鼓阵容庞大,声势震撼,套路多样,曲牌繁多,共有9系72套路,最多时表演人数可达数百人。但如此复杂的曲牌套路,却没有任何鼓谱。千百年来,战鼓的表演能够传承下来,完全依靠战鼓传人的言传身授。

TIPS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因其鼓点密集、曲牌繁多、阵容庞大,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2008年,常山战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强年画   贴出来的美好愿望

许多武强人有着类似的童年记忆: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跟随长辈挎着篮子去赶集,买回灶王爷和门神的年画——这是拉开新年序幕的重要一环。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图//康英勤  河北省级非遗武强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年画作品《雄鹰展翅》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image.png

每到春节,衡水武强县就会变成一片“年画的世界”——家家户户都会贴五彩缤纷的年画,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气氛。《连年有余》《喜上眉梢》《平安富贵》……一幅年画就是一个故事,有的包含着大道理,有的蕴藏着小乐趣,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理想,表达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

“南桃北柳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武强木板年画的制作工艺,传承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需要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绘是第一道工序,先用薄薄的绵纸照样子将墨线重描下来,反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上。刻出的墨线版也称“主版”,将刻好的主版印出样后,再按照画稿的颜色分版,一色为一版,一般是红、黄、蓝三套色版,戏出花卉类则增加一个品红色。印制时,先走线后压色。黄、蓝重叠可压出绿色,黄和品红重叠可压出桔红色,品红与蓝重叠可压出紫色,这样以来,三套色版可印出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四套色版可印出红、粉、黄、蓝、绿、桔、紫七种颜色,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武强年画涉及的题材广泛,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从幻想到现实应有尽有。如今,武强年画已不再局限于装饰,而拓展到瓷器、服饰、日用品、精品装饰画、动画片等新领域。古朴的内容加上新颖的形式,被很多年轻人所喜爱,成为了新的时尚。

TIPS  武强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元代以前,明代初期就形成了规模,清朝康熙、嘉庆年间最为鼎盛,以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东方圣经图解”。

胜芳灯会   千年古镇传承的独有年味

图//杜岩龙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廊坊市摄影协会理事、霸州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国家高级摄影师,多家图片机构签约摄影师。

image.png

每座古镇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在胜芳古镇,有“三宗宝,一会一灯”的说法。“三宗宝”是指戏楼、牌坊、文昌阁,“一会”指胜芳音乐会,“一灯”说的就是胜芳花灯了。一盏盏精工巧制、夺人眼目的彩灯,点燃了佳节气氛,传递了浓浓祝福。

说起河北最有年味儿的地方,胜芳古镇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灯会,则是其精髓所在。

在胜芳,逛灯会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明代地方志记载,胜芳灯会于明代中期已流行,至清中后期鼎盛起来,闻名华北。其分为传统花灯和现代花灯。传统花灯是胜芳花灯的精华,主要制作材料为苇篾、竹篾、纸捻儿、油浸纸、绸缎,不用一丝金属材料,纯手工扎制。

往年,一到正月十二,胜芳人就陆续将造型各异的花灯挂出来,为正月十四至十六这3天的胜芳灯会做准备。灯会期间,白天七十余道花会约聚古镇区,笙管齐奏、各献技艺,在戏院书馆、酒肆茶楼等处全天义演。入夜,摆满了街区的花灯点亮古镇,将胜芳街区映照得灯火辉煌。街上卖糖葫芦的、卖风车的、卖花炮和卖各式小吃的忙得不亦乐乎,一片盛世祥和之景。

在胜芳花灯中,鸭子灯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其中,最有名的是鸭子驮楼灯,做工考究,形体美丽。一只活灵活现的鸭子背上驮着个古式阁楼,阁楼的高度可达40-50厘米,每层楼顶的四个挑角,分别垂吊着四个小巧玲珑的金属铃铛。

在当地,因鸭子灯谐音“押子”。女孩子结婚后的第一个灯节前,娘家人就要给婆家送鸭子灯,祈盼早生贵子。孩子出生后,姥姥家照例年年送灯,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孩子稍大后,爷爷奶奶、姑姨娘舅在正月里也会给孩子买灯,送个玩物、哄个开心。

胜芳传统花灯有两千种之多,以动物、植物、人物、器物、建筑、神佛等题材的作品为主。这些彩灯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习中产生出来的,它们工艺严谨,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大方,风格上自成体系,其中一些花灯形式独特,为胜芳所独有,如猪八戒灯有几十张嘴,可以同时张合,等等。

TIPS 胜芳灯会由来已久,与胜芳花会的历史相当,一般在元宵节举办。当地把正月十五称为灯节,期间灯会与花会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2008年,胜芳灯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image.png

井陉拉花  摄影  张兰生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这项在井陉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属北方秧歌的一种,唐代便见于史书之中。每逢传统节日、祭祀庆典、庙会活动,拉花便会在各个村落的街头广场开演。2006年,井陉拉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艺术代表。

昌黎地秧歌   摄影 华小光

昌黎地秧歌,也称作冀东地秧歌。早期的昌黎地秧歌以歌舞表演为主,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将地秧歌与戏曲表演相结合,首创了“秧歌演戏的艺术形式”,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出子秧歌”,这种表演形式因此变得更有故事性,并被一代代艺人加入各自的时代特色。

2006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周龙灯  摄影  李治山

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据传,宋朝时期的曲周县十年九涝,庄稼无所收成,农民贫困交加,民间有敬奉龙王保平安的传说。为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就制作了一条龙,龙内燃灯,起名“龙灯”。每年元宵节,人们挥舞龙灯,敬仰龙王,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2008年,曲周龙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城南调  摄影 宋继昌

临城南调又称河南调,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于清末传入临城,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南调传入临城后,吸收了本地的语言、土戏、山歌、民俗之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临城南调”。其唱法与现代豫剧有明显区别,要求演唱者吐字抑扬顿挫、干净利落,快板要起伏激昂,慢板需优雅流畅。

2007年,“临城南调”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