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心里揣着一座山的老书记

2020-12-30 09:26: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人物名片]

郭成志,1944年出生。1977年起,先后任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几十年来,他带领前南峪人不懈奋斗,将“十年九旱不保收”的穷山村变为“家家户户二层楼”的富裕新村。198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全国城乡一体化暨新农村建设功勋人物和全国农村十大带头人。连续当选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6年11月当选为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20年7月去世。

郭成志和村民交流。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前南峪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度日。1963年的特大洪灾使前南峪更加贫弱,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里还是一个“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旱不保收”的穷山村。

1966年起,郭成志成为前南峪村一名基层农村干部。他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制定了20年的长远规划,五年垫田、五年绿化、三年治水、七年治理高标准的生态经济沟。

最终,他带领前南峪人,用15年时间,完成了20年规划,建起一个以板栗为主干鲜果树达138400棵的干鲜果品基地,使全村8300亩荒山形成了用材林戴帽、干鲜果缠腰、小梯田抱山脚的立体开发格局。

96·8特大洪灾使邢台县西部山区60%耕地被洪水冲毁,90%的水利设施惨遭破坏。前南峪几十年筑起的绿色工程、小流域治理等防护工程,却成功抵御了这场灾害。

他从不蛮干,深知科学力量之大。曾三去秦皇岛,请回板栗专家,先后与河北农大、河北林科院等24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把农业生产管理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为村里建立一支科技大军,培养了农民技术人员214名,28名获中级以上职称。

郭成志。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在前南峪村林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郭成志又瞄准了工业。他北上南下跑设备、跑技术、跑贷款,请专家、学技术,先后办起了硫酸钡化工厂、冶炼厂等15家村办企业,组建了企业总公司,年工业产值近亿元。

然而2001年起,在郭成志主导下,前南峪村开始陆续关停村办企业。当时很多村民不理解:“村办企业能解决村民就业,还能带来经济收益,为啥要关?”

郭成志很坚持。因为他看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村里的长远发展。

他带领村民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二次创业”。一方面着手制定新的规划蓝图,把前南峪由一般经济模式上升到生态经济范畴。另一方面,在建滩沟规划了新的经济沟建设示范园区。

这促使前南峪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三大转变:从经济沟建设向生态观光旅游高效林果业转变;从粮食作物种植向高效作物种植转变;从高耗重污企业向干鲜果品深加工企业转变。

2019年,前南峪的游客数量达到了40万人次,门票收入1100多万元,村里还建起了和生态旅游配套的苹果加工厂、蜂蜜加工场、板栗加工厂,都是无污染的企业,再次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每位村民每年发放福利金3400元,可郭成志从1986年兼任浆水镇副镇长后,村里的工资一分钱都没拿。

郭成志的家位于前南峪村几排房子的中间,既没有最后一排的视线好,也没有第一排出入方便,家门口也就能停辆摩托车。前南峪村家家户户二层楼,盖新房村集体出资一半,可郭成志的家,却是村里最后一户翻盖的。

如今的前南峪村,饮用水、浇地和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65岁以上老人每月享受300元养老金,老党员按党龄补贴,村民全年医药费集体给予70%补贴,集体按每户人口供应液化气,每口人补助400元节日补贴。户户有家庭电话、有线电视,65%农户购置了电脑。

7月21日,上千名群众含泪送别郭成志。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郭成志生前要求,死后不收礼金、不设灵堂。他去世后,送行的人们聚在村口的小广场,黑压压一片。(文/记者白云)

[网友评价]

一位干实事、心里揣着老百姓的基层干部。这样的干部,精神永存。——网友山里的黑娃娃

郭成志打造的“山”,也是老百姓衡量党员干部的一杆秤。——网友小刚的钢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