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回望“十三五”之融合之路

2020-12-28 11:33:07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近年来,河北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加快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文物古迹焕发活力,非遗民俗重获新生,文旅商品创意无限,文化进景区汇聚精彩,文化场所成为游客新去处……文以载道,旅以致远,文旅融合在燕赵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五年来,“旅游+”不断为河北旅游业发展拓展出新空间。“旅游+红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旅游+农业”,让农业产业化途径更宽广;“旅游+工业”,让老工业基地实现转型发展,让新型工业企业实现品牌再提升。“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以旅游之名,一二三产跨界融合,衍生出众多新生业态,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image.png

正定古城   古城古韵 自在正定

古城古韵,自在正定。近年来,正定县把实施旅游兴县和古城保护恢复相结合,打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实施夜景亮化美化工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正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有“九朝不断代”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在正定沉淀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建筑大师梁思成称其为“古建艺术宝库”。

2019年底,正定县高质量完成了24项古城风貌恢复工程,让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以鲜活生动的姿态呈现在游人面前。

今天,登上气势恢宏的正定南城门,举目北望,古街古楼、古寺古塔映入眼帘,让人瞬间感受到“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独特魅力。

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文脉,保护好古建就是保存历史。近年来,正定坚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充分保护、有序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做到规划先行,正定坚持“原真性、完整性”,划定8.9平方公里历史城区范围,高标准编制古城风貌恢复提升规划,科学推进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工作。同时,始终对文物保持敬畏之心,各项工程都做到了本真保护、重点突出,不随意、不盲目。

据了解,正定对每个城门的保护方式都不一样,南城门是包括月城、瓮城、东西马道的整体系统性恢复。西城门和北城门实施的是遗址公园保护,围绕城墙修建遗址公园,将城墙置于公园之内,旁边修筑环形道路。东城门曾为一军事工事,修复工程中,采用了扣罩式本真保护的方式,将原始军事工事保留于城墙之内,成为国家文物保护的一个范例。

坐落于古城中轴线上的阳和楼,是正定的“九楼”之首,飞檐翘壁、巍峨精美。这座建筑在原基址上复建,周边小区域则恢复明清时期民俗,如今已成为正定古城中的一座旅游新地标。

此外,正定还对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和广惠寺片区进行整治,恢复府城隍庙、府文庙格局,在古城南部形成以隆兴寺、凌霄塔等古寺古塔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同时,通过打造正定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元曲博物馆等,让历史“活”起来,让更多民众从文物中感悟和增强文化自信。

保护古城轮廓,疏理古城空间,给文物以尊严。针对多数古寺、古塔湮没在居民区中的实际,正定共动迁24个片区,2942户居民,30个机关单位,13家企业迁出古城,并拆除违章建筑7万余平方米,古城天际线和古建筑轮廓线自此一览无余。

在做好古城保护工作的同时,正定把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亮化古城、推出夜间文化项目等举措,以文旅融合带动多业态发展。

如今,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精彩呈现,“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游客在历史积淀中感受一城繁华。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  传承千年文脉 再现运河风华

近年来,沧州市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打造吴桥杂技文化名镇、东光生态文化名镇、泊头手工业文化名镇、沧州旧城遗址与铁狮文化名镇、兴济运河小吃名镇、沧州武术文化名镇、青县红木文化名镇7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形成“一线多珠”发展格局,有力带动了全域文旅产业的发展。

大境门长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塞外雄关绽放别样魅力

2019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河北省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试点省,积极谋划打造一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示范性项目。其中,张家口将大境门长城和崇礼长城作为建设重点。

第五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上,张家口打造的大境门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区精彩亮相。该片区在展示大境门长城文化之余,还呈现了商贸文化和民族交融文化。

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  创意河北 精彩在冀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举办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河北特色,符合市场需求,融创新性、实用性、艺术性等为一体的高品质文创和旅游商品。不少文物借由旅游商品活了起来,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通过各种创意形式生动地表达出来,受到游客青睐。

文化进景区专题活动   让“诗与远方”携手前行

2019年5月30日,由河北省文旅厅组织的文化进景区专题活动在保定易县清西陵景区拉开帷幕,揭开了河北省推动多元文化与景区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书香四溢的休闲书吧、气势恢宏的祭祀表演、古老而新奇的非遗演出……多彩的文化项目,让清西陵的历史文化活了起来,也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image.png

旅游+红色   西柏坡  追寻红色记忆 重温革命历史

在河北省星罗棋布的“红色印记”之中,西柏坡的那一抹红尤为耀眼。指挥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京赶考”……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西柏坡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旅游与红色文化的深入融合,让西柏坡不仅成为人们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的革命圣地,也成为河北省红色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两个务必”“进京赶考”……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让这里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2008年,西柏坡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2011年,西柏坡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服务和环境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度均发生巨大飞跃,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品牌的优秀代表,游客量也迎来爆发式增长。

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房子,用过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还有那些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吸引游客如潮水般汇聚于此,追寻难忘的红色记忆,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敬献一束鲜花,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看一场红色电影,听一次红色讲座,开一次主题党日座谈会,看一次红色展览……人们沉浸于此,追寻红色圣地的红色故事,乐此不疲。

近年来,为了持续增加吸引力,西柏坡纪念馆创新“订制化服务”理念,开展“菜单式”教育培训;打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目的地,成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之一;与十余家高校合作,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编排具有吸引力的情景剧,潜移默化地感染游客。一系列创新表现形式,让红色文化变得鲜活起来。

西柏坡强大的“红色引力”,也带动了周边乡村游的发展。近年来,平山县以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为核心,按照“景村一体”的发展理念,整合西柏坡村等周边村落,实行了建筑风貌控制和红色氛围营造,形成了一个改变区域旅游格局的“大西柏坡旅游圈”。通过西柏坡5A级景区的龙头示范,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以及就业、创业、旅游扶贫等蓬勃发展。

旅游+工业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探秘百里煤海 触摸工业文明

在这里,游人可以品赏珍稀的工业文物,了解煤炭的生成与由来,探寻中国铁路煤矿之源历史遗踪,体会中国近代工业坎坷的发展史和唐山城市文化记忆。

坐落在有着一百多年开采历史、被誉为“中国第一佳矿”的开滦集团唐山矿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有开滦博物馆主馆、井下探秘游、中国第一佳矿1878、电力纪元1906、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等一系列展馆和景区。公园里的“井下探秘游”让人尤感新奇——煤矿井下数十米长的老巷道被改造成地下探秘区,一个罐井式的电梯从上到下直达古老巷道。巷道里真实再现了从原始挖煤到现代化采煤的九个工作面,游人可以接触井下的各种生产设备,体会井下的工作场景。

黑色魅力与红色经典相互交融,让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样本。2017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名单。

旅游+渔业  多玛乐园  渤海之滨 尽享“渔趣”

作为全国首家“渔文化”主题乐园,多玛乐园依托曹妃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渔业资源优势,将传统的捕鱼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游乐项目,让游人尽享“渔趣”。

多玛乐园位于唐山曹妃甸的渤海之滨,是一座集自然风光、科技创新和亲水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渔文化主题乐园。与传统的旅游项目不同,多玛乐园在创意之初就植入了“旅游+渔业”的产业融合理念,致力于创造出全新玩法,通过触觉、视觉、知觉、直觉等不同的感官体验,让游人享受到更高层次的“主动式体验”。

在这里,游人可以走进欢乐渔谷、捕鱼达人、自然传奇、碧海蓝天、多彩世界、美好时光六大主题区,体验五十多个主题游乐项目。这些项目均由多玛乐园自主研发,既有对各种捕鱼方式的展示,比如水车捕鱼、撒网捕鱼、垒坝截鱼;也有欢乐捕鱼机、超能捕鱼船等“科技味儿”十足的新式捕鱼设备;还有室外温泉、死海漂浮、水下漫步等休闲项目。丰富的体验内容,让不同年龄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尽情感受“渔”文化的魅力。

旅游+康养  以岭健康城  开启深度康养之旅

以岭健康城是首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也是首批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这里,游人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开启一场颐养身心的深度康养之旅。

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以岭健康城,是一个“屏蔽”城市喧嚣的地方。走进园区,亭台楼阁、绿植、水系等组成的美丽画卷令人沉醉。神农百草园里,种植着金银花、连翘、女贞子等众多药用植物;中药标本馆里,则分门别类,陈列着人参、乌梅、黄连、红景天等数以千计的中药材;长长的中医络病理论文化墙,讲述着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的悠久历史。

以岭健康城的主楼里,设置有许多可以亲身参与的康养体验项目。通络馆、静神馆中,可以参与养生、插花、国学等精彩课程;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森林级”的汗蒸馆里,可以享受高品质的理疗体验;动形馆的健身器械、恒温泳池,则能满足人们减脂塑形的需求。此外,这里的中药药膳也可圈可点——原料来自专属绿色食材基地,菜品色香味俱全,不但解馋,还养眼、养身、养心。

随着生活品质提高,“康养”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在以岭健康城,“康养”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体验,一动一静都是享受,一饮一食皆有学问。

来源: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