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和有效途径。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始终秉承“教育为本,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示范引导,夯实“思政大家谈”潜移默化的根基,新实并重,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稳步有序、创新有意、扎实有效。
真抓实做,汇聚教育能量
将思想上真重视与行动上真落实有机统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始终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并纳入每年的《工作要点》,将其作为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理论宣讲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实施方案》,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思政课和随堂听课制度。党委书记马文刚分别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有品质的高职院校努力奋斗》《与时代同行,做有为青年》为题给大学生上“春季开学第一课”和专题思政课。其他7名党委班子成员也分别走上讲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为蓝本,与大学生谈理想,话人生,明方向。大力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红色文化研读社”“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社”等学生社团建设。形成了“领导班子带头抓思政、工作谋划推进重思政、教职员工协力做思政”的“三进”工作格局。
多措并举,增强教育实效
为进一步突显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加强思政工作研究和指导,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师生比1:300的要求配齐37名专职和12名兼职思政教师。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过程中坚持做到“三结合”。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政课堂形式,开展思政主题微视频拍摄”活动,增加思政课堂的厚度和温度。开设“信工思修”“信工观天下”“概论论坛”专题课程微信公众号,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学习资料、热点新闻、理论文章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理论教学魅力,给思政课添“色”加“料”。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科学理论的积累与实践,积极组织大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农村、厂矿等一线真听、真看、真感受,理论宣讲团的学生利用暑期走进西柏坡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各系党支部纷纷走进正定县塔元庄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日活动,用理论阐释道路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自信丰富理论。坚持思政与专业相结合。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根据专业特色凝练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使“课程思政”有抓手。财政金融系利用学习强国加强课程思政,酒店管理系加强外聘教师课程思政。
注重创新,突出教育特色
本着以“潜移默化”的推送形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成效的原则,学院组宣部创新思维,大胆尝试,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办了“思政大家谈”深度访谈节目。自2018年初开播以来共完成录制20期,先后邀请学院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学生代表、学生家长、公安民警、法律专家等一批访谈嘉宾走进演播室,共同就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发思考,深入探讨,出谋划策,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这一创新举措,深受17000余名师生喜爱和追捧,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
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收集案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2017年,学院申报的案例《发挥学生记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荣获石家庄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例二等奖。2018年,石家庄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评审中,学院申报的8个案例均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2019年,学院申报的案例《“小节目”透视“大思政》荣获石家庄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