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对和平的祈愿永不止息

2020-12-10 15:31:31 来源:中国军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写在前面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为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遭杀戮的同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7个国家公祭日。

无法抹去的伤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面遇难者名单墙,上面每一组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11月25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遇难者名单墙举行。青灰石墙上高悬青松叶、黄白菊花围绕着的“奠”字花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石秀英、马庭宝、路洪才、艾义英、余昌祥等和亲属一同前来缅怀83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并献上鲜花表达追思之情。

建筑是城市的记忆,历史则是民族的明镜。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据战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认定,死难者总数达30万以上。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昔日古都遭受了一场空前劫难。

遇难者名单墙前,夏淑琴老人一边献花,一边抹眼泪。83年前的那场浩劫中,8岁的夏淑琴失去了7位亲人。“我躲在床上的被子里,吓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3刀,当时就昏了过去,不省人事。”夏淑琴回忆道。也不知过了多久,她被妹妹的哭声惊醒,后来姐妹俩靠家里仅剩的干粮充饥,10多天后才被“老人堂”的老人救了出去。

“我今年91岁,这段历史我讲了很多年了。我讲这些,就是希望和平,不要有战争。”夏淑琴说。

“一个缺少痛感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凝聚力的。我们身边这面刻着密密麻麻名字的名单墙,就是不可磨灭的伤痕,一直在提醒我们,不要遗忘曾经鲜血淋漓的伤痛。”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93岁的葛道荣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成十多万字的小册子,取名《铭记历史》。他说:“虽然回忆是痛苦的,但是只有记住这段历史,记住亲人的惨痛遭遇,才能让这段记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葛老的三儿子葛凤亮说:“父亲的小册子,家里大人小孩人手一本。我作为第二代传承人,要拿好这个接力棒,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段历史。”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朱秀英、姚秀英、蒋淑萍、马鸿祥相继离世,目前经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认证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73位。去年以来,纪念馆启动幸存者二代普查工作,目的就是传承历史记忆。有不少幸存者二代加入了纪念馆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将父辈的故事口口相传。

难以忘却的回忆

1937年,石秀英只有11岁,当时住在南京七家湾牛首巷,父亲石长福47岁,是家里的顶梁柱。那年日军进城后,他们全家躲进了五台山附近的一间芦席棚子。“12月13日父亲送姐姐去姑妈家,12月17日父亲再次出门去姑妈家给姐姐送点酱菜。那一次出门,父亲就再也没有回来。”石秀英说。3个月后,她才从亲戚那里得知,父亲那天在水西门被日军刺杀身亡……讲到这里,石秀英眼泪直流。

“我哥哥那一年19岁。有一天在家门口被日本人抓走了,抓走时他跟弟弟说‘你快回家,哥哥一会儿就回来’,但是哥哥也没有回来……”这段故事,石秀英曾讲给很多人听。她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讲下去。“我想告诉年轻人,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国家公祭,意味着公祭活动从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到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世界记忆。83年的时间轴上,一些重要年份永远镌刻在历史长卷——

1985年8月,在江东门集体屠杀和“万人坑”丛葬地遗址上建造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系列中最先开放的纪念馆。

199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57周年祭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在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全城拉响警报,放飞和平鸽。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首创。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16年12月12日,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黄埔厅举行仪式,向南京大屠杀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南京民众、记录日军暴行的国际友人,颁发“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表达江苏人民对他们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义举的崇高敬意。

……

忆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展未来,那将是一段永不会被尘封的记忆。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举行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习主席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这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6字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经过。

公祭鼎静默无言、岿然不动,与成千上万的中外参观者对视,诉说这段无可辩驳的历史以及全人类对和平永恒的追寻。

不忘历史的传承

83年过去,曾经沾染鲜血的残垣断壁之上,矗立着一座繁华的大都市。昔日金陵,今日南京,古城与新城交相辉映,文明与活力相得益彰。这座城市和人民曾饱受创伤,而今天的南京在和谐发展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不懈地追寻和平是对苦难历史最好的继承。正是因为这场浩劫,南京人民对和平的重要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2016年,重点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成立;2017年,南京成为全国首座、全球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今年10月24日,2020南京和平论坛开幕……南京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

此外,南京还积极利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众多军事遗迹和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

“身为南京人,每每谈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总是感觉很压抑,但‘行前一课’让我认识到,要正视这段历史。深入了解史实,才能更明白和平的可贵。”11月18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行前一课”的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7)班学生陆欣然说,这是她人生中一堂特殊的历史课。

“行前一课”是南京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际和平教育方面的一次特色创新。据了解,江东门纪念馆将与南京市教育局合作,对全市18所普通高中国际班即将出国留学的约1600名学生继续开展“行前一课”教育,学生将分期、分批次在江东门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

“目前,南京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都不少,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在出国前打牢中国人的底色,让他们出去后不仅成为历史的传播者,也成为和平的传播者。”一名参与活动的纪念馆工作人员说。

2020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35周年。建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观众上亿人次,尤其是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迅速增长。2014年以来,每年有约800万人次参观。“35年来,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始终是我们的重点,我们要给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打牢历史的底色,让他们明白生活在今天不能忘记过去,要为未来努力,靠自强自立赢得中国人的尊严。”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