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一个中心,统筹协调课堂教学、实践育人以及网络课堂三条主线,融合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新媒体等多种育人元素和环境,探索构建“1+3+N”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新模式,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在大学生“理论认同”上下功夫
坚持全面“进”、系统“进”、动态“进”,构建“一核三环”的全课程体系。以“六创优”为抓手,夯实思政课阵地,建有2门思政理论课省级精品课,1门河北省首批在线开放课程进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选序列。
将“三类型八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拓展通识课领域,共开设27门通识核心课,248门通识选修课,每学期共计十余万人次修读。实施课程思政“双百工程”,通过建设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编写100个优秀案例,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14门课程进入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序列。
坚持教材选用规范化,教学内容时代化,教学方法个性化,将新思想的知识观点、思想理念、说理方法和精神气质融入课堂教学,运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新思想的发展动态,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积极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在大学生“情感认同”上下功夫
注重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灵活性,采用主题实践、学术报告以及沙龙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重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综合运用点面结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理论认识与亲身体验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四种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认同规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着力推进育人环境建设融合
在大学生“行动认同”上下功夫
深化“三全”育人格局,构建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离校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国防安全教育和重大纪念日仪式教育等为主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体系;依托学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统筹学生发展各模块,全面启动校企合作运作模式;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开课大赛、“我最喜欢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和我最想对习总书记说的一句话”微视频征集;开展青年大学习、“河你聊”主题云团课以及“同心抗疫”辅导员系列微课;开展“勠力同行担使命•风雨同心盼春归”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创作抗“疫”文化产品2200余部,20余部作品获学习强国、央视频、团中央官微、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