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遵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和成熟做法。
围绕所有教学要素夯实“三进”工作基础
形成“1+2”教学模式
学院拓展“三进”工作课外实践教学力度广度,逐渐形成“1+2”“三进”工作教学模式。“1”,即思政课课堂教学。“2”,指围绕“1”而展开的两方面工作,即课外实践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是“三进”工作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建成“3+1”教学机构
学院根据“按课程设置教研室”的要求设置了3个思政类教研室,再加上既有的1个人文素质教研室,构成了以思治课教研室为骨干,以人为素质教研室为补充的“3+1”教学机构,并形成相应的课程群。
强化“1+1”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校内调整、校外引进不断壮大学校“三进”工作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建立“三进”工作校内兼职教师人才库和校外专家库。
构建“2+2”教材体系
与“3+1”课程群相适应,把统编教材(2种)和校本教材(2种)相结合,形成了“2+2”教材群。
围绕关键教学要素健全“三进”工作机制
健全实践教学机制
一是出台《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试行)》;二是实施《关于思政课一学分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三是购置汉服唐服,开展相关活动,形成大学生体验式教学的长效机制。
健全队伍建设机制
一是出台《思政课教师参加校外研修活动的基本要求》,健全了教师参加校外研修活动的机制。二是依托内部长效机制或平台,推进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培养日常化。三是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学习。
围绕基础教学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指导
依托学校五级听课机制,实现教学督导常态化。围绕督导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校内培训会。
无纸化考试
围绕关键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根据2018版教材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将“三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确定实施“综合考量,突出重点,有先有后,计划推进”的“三进”工作改革创新基本理念和思路,以理论教学改革为牵引,带动精品课(金课)建设,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集体备课、优秀讲义(教案)、网络资源建设,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实现纲举目张。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已经顺利实施期末无纸化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