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燕赵·善美家风展示专题>>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2020-10-14 10:47: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家,成长的第一空间,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及其所居住的地方。

家风,一种综合力量,是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习惯及其他心理状态等因素的综合体。

家风,一种潜在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也是无声的典籍、无言的范本。

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讲“岂因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先忧后乐的范文正公曰“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饮冰子梁启超有“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敦煌女儿樊锦诗说“一见敦煌定终身”。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孟郊心里的三寸春晖到杜甫梦中的香雾云鬓,温暖我们的从来不是金樽清酒或是玉盘珍馐;反之,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悠然更加能够拨动心弦。

家风是写在纸上、装裱在画框、挂在墙上呢,还是在长辈细细碎碎的叮咛里,抑或是自小藏在心间、融入骨血的观念里?我们只是平凡人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震撼人心的故事,甚至没有固定的家训;有的只是一蔬一饭的小节,一笔一墨的小事。

小时候,家里房间门背面有一张识字图画,大、小、上、下、左、右,这样简单的字和指示标志涂满了纸面。姥姥抱着我,细细念叨着上面的字和图画,一遍、两遍、三遍……对文字的好奇就这样悄悄地埋下种子。待到小学,姥爷用那辆陈旧的墨绿色自行车载着我去学校,短短一刻钟的路程中,背诗词和古文、讲故事和笑话……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长大,这样的日子长一点、再长一点。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不敢说是书香门第,家人们也实实在在都是爱书之人,书柜、阳台、桌椅、床头,无一不被书报杂志“占领”。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也有法医秦明这类大火的小说;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也有四大名著;有专业书籍刊物,也有散文杂文集。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号、朋友圈、贴吧、论坛也被纳入获取知识的渠道。订阅号中有人民日报、新华社这样国家级别的,也有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这样地方级别的;有法律、经营这样专业性的,也有插花、家务这样充溢着生活气息的。读书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家里的餐桌便成了会议桌,在各种新闻评论、生活技巧、读书心得的探讨里共进餐食成了家里一道“风景线”。虽有违反孔夫子“食不语,寝不言”之嫌,却也实实在在成为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印象里多是姥爷戴着花镜仔细阅读报纸,并一字一句地写着心得笔记的场景。每当遇到不解之事,便缠上去要姥爷讲解一番,总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姥姥在客厅摇着蒲扇,听着戏曲,兴起之时,轻轻哼唱一段,竟不比专业演员逊色几分;爸爸对着电视,专心听着新闻联播;妈妈捧着书本,时不时出声诵读。好读书,亦求甚解,从书本中汲取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情感滋养,想来这就是我从小被别人称为谦和有礼的重要原因。

从懵懵懂懂的幼年走到天真烂漫的童年,从勤学善思的学生时代到独立干练的职业生涯,家风伴我一步步坚定地行进在人生阶梯之上。童蒙养正,少年养志,青年养气,中年养身,老年养心。

读书志在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家风,是心口相传的人生箴言,是生生不息的治家格言,更是家业兴旺的动力源泉。“温良恭俭让,爱敬谦诚雅”,十字箴言会伴我走过漫漫人生长路。我们用行动歌颂伟大的新时代,歌颂新生活;而端正的家风,优秀的家训又何尝不是这实际行动的组成部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论岁月变迁,世事多变,而总有永恒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亿万家庭良好家风共同凝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昌盛繁荣。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千百年来,正是这样良好的家风浸润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让我们触摸到了生活的本色,进而在人生的梯级上更上层楼。(作者:河北旅投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吕竹青)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