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霸州宋辽古战道 走入沉睡千年的“地下长城”

2020-07-31 11:49:42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文图/卢刚    ■编辑/白澄宇

image.png

霸州古称益津,北依燕京,东牵渤海,西揽太行。数百年间,这里一直是畿辅重镇,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之说。北宋名将杨延昭镇守于此,留下了许多英勇抗辽的故事和传说,以及神秘的“地下长城”——宋辽古战道。

宋辽古战道其实是“宋拒辽进”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分布在雄安新区、霸州、文安、永清等地,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可见其规模庞大。早年,当地人偶然发现了这处曲折幽深的地下建筑。1989年,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8个历史、文化、考古、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研究认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它所起到的作用不逊于万里长城,堪称“地下长城”。

古战道是何时何人所建,目前尚无定论。主流说法是由杨六郎杨延昭在“澶渊之盟”订立后主持修建。当时,雄县、霸州、永清一带为宋、辽交界之地,两军在这一带形成对峙局面。因为与辽军距离太近,中间没有条件隐蔽修地下工事,宋军便在地上以修建新庄作为掩护,实则在地下暗修战道。战道修筑完毕,远远望去瓦屋一片,其实内藏精兵战马。

如今,战争的云烟早已消散,见证了刀光剑影的古战道却留存至今,让我们得以置身其中,一探历史的痕迹。

霸州境内的古战道景观全长500余米,入口位于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中的益津关。当年,益津关是北宋抗辽的前沿阵地,后来消失于历史之中。如今,壮观的城墙、箭楼和瓮城都得到复建,还原了昔日的边关景象。

沿青砖路走进城门,穿过箭楼,面前是宽阔的瓮城。瓮城西侧城墙的底部有一道暗门,这就是古战道的入口。暗门材质采用与城墙相同的灰砖,远远望去,与城墙浑然一体。

走进暗门,便是另外一个世界。在微弱的光线下,砖墙泛着淡淡的青色,灯光散发出朦胧的黄色,依稀觉得可以看清一切,又好像深不可测。

古战道以大小一致的青砖砌筑,由甬道和洞室构成,设计精巧,结构复杂。有的洞体分上、中、下三层,最浅处距地表1米左右,深处则达四五米。造型上,洞体高矮各异,宽窄不一,走向不定。其中最大的洞室内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矮处高度仅有0.6米。

蜿蜒曲折的通道中,还藏有许多巧妙机关。例如,用以迷惑敌人的迷魂洞,洞内四通八达,其内设有机关翻板,不熟悉路线的敌人误入至此便很难走出;高大宽阔的藏兵洞,不仅可以藏驻士兵,还可以把马匹牵进来,既可作为休息场所,又可在交战时奇袭敌人。除此以外,还有翻眼、夹壁墙、掩体、闸门等设施,细细看来,便可知晓如何利用古战道藏兵运兵、监测敌情、传递情报,惊叹于古人非凡的军事智慧。

一路行走在地下,不知不觉间,便来到牤牛河的对岸。走出古战道,已经身在另一座雄伟城楼——霸台,整个过程仿佛穿越一般,让人意犹未尽。

TIPS

古战道内设置的水缸耐人寻味。起初,人们以为它是生活设施,实际上它却有着军事功能——当辽军的骑兵入侵时,马蹄踏在地面的声音可以从远处传到水缸里,从而起到预警作用。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