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碑店春松多次创业助力残疾人朋友们脱贫

2020-05-18 22:17:05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在高碑店市残疾人阳光创业就业扶贫獭兔养殖基地,张春松(左)和基地职工交流獭兔饲养的技术问题。高碑店市残联供图

河北日报记者 薛惠娟 刘冰洋

人如其名,张春松,心如春天般温暖,人似青松般坚强。

他自幼患戈谢病,肝脾肿大、双侧股骨头坏死。虽因病致残,却身残志坚。17岁开始学习家电维修,后来又自己创业,打拼奋斗,挣来生活富足、家庭幸福。

品尝过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他想帮助更多残疾人。2015年5月,他成立高碑店市圆梦残疾人互助协会,2017年自学养殖技术,带领50多名残疾人发展獭兔养殖、实现就业增收,他也因此获得“河北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自主创业把“苦日子”变甜

42岁的张春松,是高碑店市新城镇宋庄村人。5月13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没有拄拐杖,走路有些慢,身体略向右倾斜,“股骨头坏死,两条腿不一样长,我这左边鞋底垫要高近2厘米。”

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病。这种对很多人来说陌生的疾病,一直折磨着张春松。

12岁切除了脾脏,生命得以延续,但落下终身残疾。都说命运不公,但张春松不信这个邪,“我虽然身体残疾,但还有健全的大脑和健康的双手,不想做个废人。”

他坚信,残疾人也能抬着头生活,和正常人一样,“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

父母经营建材电料生意,家境不错。初中毕业后,他不想拖累父母,到技工学校学习家用电器维修技术,学成后开了一家电器维修门市。

第一次创业,他挣钱了,不仅能养活自己,还有了不少积蓄。“与其整天抱怨,不如自立自强。”之后,张春松卖过电器、摩托、建材,开过工厂。肯吃苦、够努力,他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畅,慢慢把“苦日子”变成甜。2001年,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一个善良懂事的邻村女孩,结婚生子。

也是从这一年起,张春松开始接受免费赠药治疗。“治疗戈谢病,只有一种进口药,需要天价的治疗费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通过坚持服药,疾病得到基本控制。

他一直心怀感恩,想要回报社会。

全国符合条件接受赠药的戈谢病人仅有100多名。一名湖南籍病友因家庭贫困,拿不出一年往返北京领药的5000元交通费,想放弃免费赠药机会。张春松得知后,主动提出承担这些费用,“他特别感动,跪在地上连声道谢。”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张春松,也让他有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的想法。

2015年5月,张春松成立高碑店市圆梦残疾人互助协会,担任会长兼理事长。在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协会共帮扶了50余名困难残疾人及家庭,捐款捐物累计金额12.5万元,同时引导残疾人就业创业,鼓励大家自强自立,得到社会好评和赞誉。

再创业助更多残疾人自立

“春松哥,我这儿需要技术指导。”5月13日10时左右,张春松接到南五里村陈贺芳的电话。

“他也是一名残疾人。去年,我们给他免费提供50只种兔,现在需要给种兔摸胎、打疫苗。”挂断电话,张春松马上派技术人员到陈贺芳家免费服务。

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很多传统的帮扶与救助办法往往只能缓解一时之需,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春松深知残疾人的苦,“我想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找到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

2015年,他出资流转了邻村108亩废弃林地,建成了圆梦残疾人互助农场,“在这里,残疾人通过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农疗方式,从事农场的蔬菜瓜果种植及采摘等劳动,改善身体状况,解决了生活和就业问题。”

租地建农场,不但无暇顾及生意,还会把已经挣来的大把银子扔在那片废地上,朋友不理解,家人不支持,“放着自己丰衣足食的买卖不做,偏要自讨苦吃,弄不好会摔得很惨的。”

尽管大家百般劝阻,但张春松认准了这件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几十位残疾人朋友努力下,第一年就小有收获,大家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獭兔体型小、占地少,易饲养、繁殖快,投资少、效益高,适合残疾人养殖增收。2017年,在高碑店市残联的支持下,张春松在互助农场建起了高碑店市残疾人阳光创业就业扶贫獭兔养殖基地,引进了第一批100只獭兔种兔。

对张春松来说,100只种兔就是宝贝。为了照顾好它们,他每天早晨4点半起,晚上11点半睡,观察獭兔的生活习性,还买来很多学习资料,半年时间完成了常人两年的学习内容。为实现科学化、规模化养殖,他又组建了防病防疫、人工授精、健康喂养等专业团队,成员都是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

一年多来,基地种兔存栏达到3000只,商品兔存栏12000只,安排残疾人在基地就业37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獭兔养殖技术培训大厅,对接高碑店市技工学校免费开设了残疾人獭兔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已举办了3期,培训残疾人145人。

截至目前,基地示范带动起了两个新的残疾人獭兔养殖基地,扶持了3个残疾人个人养殖示范户。

无惧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绿色的苜蓿随风摆动,杨树林沙沙作响,一排排兔舍规整地排列。5月13日,在位于恩赐庄村的扶贫獭兔养殖基地,张春松正在和张海明聊着獭兔饲养遇到的问题。

张海明是雄安新区的一名残疾人,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拿到了毕业证书,并留在基地工作。还有30多名像张海明一样的残疾人,通过在基地学习技术、实现上岗就业。

23岁的赵梓铭是智力残疾二级,在家中全靠父母照顾。张春松把他带到基地,通过在基地锻炼恢复,现在他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当起了保安。

55岁的王立东是智力残疾三级,2018年到基地负责厂区卫生,解决了吃住问题,每月还可以拿到1500元的生活补贴……

“对他们说,这里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家。”张春松说,“每年除夕,我都要和大伙儿一起吃年夜饭。”

创业总会遇到坎坷。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张春松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坎儿:兔肉收购商不来了,本地销售价格下跌;獭兔皮毛卖不出去……

“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面对一天几千元的费用,工人要吃,兔子要喂,哪样也不能少。”面对困难,许多朋友劝他解散基地、重操旧业,“如果基地散了,这30多名残疾人可咋办?”

没有退路,就得扛下去。他和团队成员奔波于市内各大商超、酒店等,想办法、找销路,同时在网上拓宽销售渠道,“市里的一家超市帮我们销售了5000斤,现在白沟的一家烧烤店每天要30多只兔子,我们也打算搞活动,大家上街搞促销。”

高碑店市残联领导想方设法给他找资金,帮他解一时之急;市技工学校将组织残疾人专题培训,其中一项就是獭兔养殖的自媒体运营和销售……

困难总会过去,希望还在明天。一路走来,张春松相信,“做生活的强者,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立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