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解读:一成患者5年内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

2020-03-20 10:59: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潜伏结核感染(LTBI)指的是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存在持续免疫应答,但无活动性结核感染的临床证据。目前LTBI的诊断缺乏金标准,根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且绝大多数没有结核病症状且没有传染性。研究表明,5%-10%的感染者会在其一生中发展成活动性结核,且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后的5年内。

《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2018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LTBI管理更新的建议方针,具体指导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何系统性开展结核潜伏感染的程序化管理。该指南对LTBI的程序化管理主要分为了四个主要部分:识别高危人群-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检测LTBI-提供治疗,此外还包括几项其他的重点关注内容:监测不良事件、坚持完成LTBI治疗、进行检测与评估等。

识别高危人群

在众多LTBI管理的内容中,识别高危人群应是LTBI管理的首要工作,该指南将LTBI高危人群分为三类人群。

第一类人群为HIV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儿童和婴儿。指南建议应该对于感染HIV病毒、结核菌素皮肤实验(TST)结果阳性或未知、且不大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成人和青少年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该治疗同时也是艾滋病综合性治疗的一部分。

第二类人群为HIV阴性的家庭密切接触。指南指出对于5岁以下的HIV阴性的儿童,如果是经细菌学证实的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并且根据临床评估或国家指导方针下没有发现他们有活动性肺结核,则应给予预防性治疗。

第三类人群为其他HIV阴性高危人群。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的患者、接受透析的患者、器官或血液移植的患者以及矽肺患者,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进行系统的LTBI检测和治疗。此外在结核病发病率较低的国家,可以考虑对监狱囚犯、卫生行业工作者、来自结核高负担国家的移民、无家可归者以及使用非法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系统性的检查。

LTBI的诊断方法

对于如何检测LTBI仍没有一个金标准,目前可用的方法包括结核菌素皮肤实验(TST)以及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 ,这两种方法需要有效的免疫反应来鉴定结核感染的人群,两者均不能用于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指南根据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得出结论,同一人群中TST和IGRA在预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比较中,目前仍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一项优于另一项。

该指南对TST和IGRA用于LTBI的检测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卡介苗的接种降低了TST的特异性,但是指南指出卡介苗的接种对TST特异性的影响取决于所用疫苗的种类、给予疫苗的年龄和给药的剂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卡介苗对结果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卡介苗接种不应该成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性:使用TST进行LTBI的检测更为经济,受资源的限制较少,但是目前TST在全球经常性的缺货减少了其在LTBI管理方面的用途。对于TST,指南强调急需解决的是其全球缺货的问题。

(3)复杂性:与TST相比,IGRA需要的技术要求更复杂。首先IGRA需要静脉取血,这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对年幼的儿童;其次IGRA所需的实验基础设施、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检查设备等要求都很高。而TST虽然费用低,但是要求冷链运输、二次回访、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注射、读数以及结果判断需要进行培训。因此,该指南建议TST和IGRA用于LTBI检测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各国的可实施性和可负担性。

指南建议各国应制定国家计划管理LTBI的计划,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系统优先确定高风险群体。对于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人群,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当地的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确保治疗的完成。此外LTBI的程序化管理应包括与国家病人的监测和监控保持一致,并根据标准化的指标反战记录和报告的工具。

虽然WHO《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详细地指导了各国国家对潜伏结核感染的程序化管理,但我国作为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对潜伏结核感染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仍需要更深入的评估与探索。针对指南提出的“识别高危人群-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检测LTBI-提供治疗”的LTBI管理流程,我国需要针对各区域情况进行更详细的管理制度制定。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