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隆尧招子鼓)

2019-09-24 15:08:21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项目序号:639 

项目编号:Ⅲ-42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隆尧县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招子鼓是河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布于隆尧县境内。隆尧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南部,境内有午河、河、滏阳河、澧河、小漳河。古时河水时常泛滥,百姓束手无策,为祈神灵庇佑、精神安宁,村民常常敲起大鼓,后逐步形成招子鼓,原称“鼓会”;又相传李世民兄弟争位,手足相残,为逃避追杀藏于鼓中,故爱鼓,每逢喜庆,必鼓之。“鼓会”大约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 

招子鼓表演时,舞者腰系雅鼓状扁形革鼓,背插高约五尺左右的木棍,木棍顶端扎有俗称“鼓招子”的彩色鸡毛掸子。表演中舞者时而大幅度劲摆,时而小幅度快抖,顶端掸子随之突突颤动。整个舞蹈豪放洒脱、刚劲舒展,生动有趣。   招子鼓表演舞姿优美,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分为行进表演和定点表演两种方式,人数可多可少。行进表演时,队伍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般由四路纵队组成,中间是两队小鼓,两侧各有一队大铙或大钹,总指挥手持令旗,掌握着队伍前进的速度和节奏,另有两名丑角手持小扇、脚踩鼓点节奏在鼓队中来回穿花、逗乐,别有情趣;第二部分是一部机动车(过去用马车),上架一面直径1.5米至2米的大鼓,由四人轮流或同时击打,两侧有四至六面小马锣,车头上方插一面鼓会的会旗,队伍在阵阵雄壮的鼓声中行进,集表演、音乐于一体。定点表演时,大鼓和马锣停在表演场地一侧,小鼓和大钹大展雄威,队形在有力的鼓声中展示无穷的变化。场图包括二龙出水、五股穿心、插花、跑对角、串八字、大围场、龙盘柱等多种样式,表演以小碎步、蹲步为主,风格飘逸优美,动作变化多端,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源远流长的招子鼓中熔铸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显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时下因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等状况,招子鼓表演技艺日趋荒芜,对这一优秀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责任编辑:伍松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