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节油灯的启示

2019-09-18 10:26: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如今,我已70岁了,退休在自己家。住房,实现了上个世纪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奢望。每天在亮如白昼的晚上,和孙辈们一起学习英语、做作业、看电视、玩电脑……享受着天伦之乐之余,为了节电一家人也不忘随手关灯。

这是由妈妈的那盏油灯得到的启示。

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唐山丰润农村,那时没有电,从我记事开始,家家点油灯。妈妈的那盏油灯是一个不大的旧瓷盘,灯芯是用旧棉絮搓成的细长线团,所用的灯油更是从节省出发,几经更迭,最开始用“黑油”(食用油渣)、以后用棉籽油、最后用“洋油”(煤油)。由于煤油挥发快,有异味,灯就改用墨水瓶,盖上用钉子钉个眼,用线绳做灯芯。这些燃油的灯,不仅发光不亮,而且烟多味浓。妈妈就在灯旁放一根细铁棍,不时地用它挑灯拨灰。

妈妈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都不用灯,只有到了一家人穿衣换季时,精打细算的妈妈才点灯干活儿。在点灯的时间上也是“卡头去尾”。傍晚,非到看不见针线时才点灯;傍亮,只要室内稍微见亮她就熄灯做活。不论春夏秋冬,天还不黑,就让睡觉。妈妈说:“免得点灯费油。”为什么那时妈妈那么惜油如命呢?那时,幼小的我还不完全懂得老百姓的日子是怎样的贫穷和艰苦。

时空的跨越,丰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妈妈早已作古,我已到古稀之年,可妈妈的那盏油灯,我一直没有忘怀。往事激励后人,我要告诉子孙:你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好时代,真得是很幸福,但我们这个民族勤俭的好传统却永不能丢!(杨庆义)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