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财要注意了,这种诈骗要小心了,骗子太阴险了

2019-03-07 14:57:26 来源:长春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目前,老年人已成为高价保健品销售对象和各种金融、电信诈骗对象,致使众多老年人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危害老年人财产安全,乃至整个家庭的财产也受到影响。

长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长春晚报社,开办“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专栏,同时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

7月27日,“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宣讲团”走进二道区荣光街道丰泰社区,以金融类案件为主,提高老年人金融防骗知识。

吉林刘继业律师事务所郑禾鑫律师解析了经典的金融诈骗套路,长春二道农商村镇银行乐群支行工作人员王京讲解了假币的识别知识及购买理财产品的注意事项。

金融诈骗套路深 投资千万要谨慎

郑律师重点讲述了一个经典案例,让老年人明白金融诈骗的套路。

从2015年开始,某市公安局陆续收到上百位老人报案,他们都被名为“中侨”的生物科技公司所骗。

一位75岁黄姓老人,把自己的积蓄及向女儿借的5万元共计31万元投入到“中侨”,年利率是24%。如此计算,一年投资收益7万多元。女婿的父亲突发重病,急需用钱,老人想把钱撤回来,但却要不回来。

经调查,“中侨”公司在很多省市设立分公司,以推销保健品为由,引诱老人听课洗脑,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向他们进行借款融资。为了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中侨”公司会不定期组织各地的老年投资者,到深圳公司总部参观。靠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公司,让这些老年投资者对它的发展前景和资金安全深信不疑。“中侨”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吸收资金1.2亿元,涉及全国各地1100多名受害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年人。

郑律师表示,犯罪分子抓住老年人信息更新慢,对金融产品了解少的弱点,利用高额利息为诱饵。第一点,“伪造光鲜亮丽的身份”:只有小学毕业的“中侨”公司的董事长赖某,在宣传刊物上宣称自己是生物学硕士、医药学博士。第二点,“异地集资,难以求证”:公司总部设在甲地,却在离甲地比较远的地方设立分公司。为了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不定期组织投资者到总部参观。如果老年人意识到受骗 ,因为距离较远,很难快速找到幕后经营者和相关负责人,长距离的维权让很多人力不从心。第三点,“瞄准年老体弱的老年人”:老年人金融和防骗意识薄弱,容易听信他言。第四点,“承诺高额回报”: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向他们进行借款融资,让老人头脑发热。第五点,“伪造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公司”:在“寸土寸金”的甲地,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外加6000万元的注册资本,让资者对它的发展前景和资金安全深信不疑。

人民币真伪 理财投资 老年人都应该注意

老年人比较缺少金融知识,对此也比较陌生,但它却和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银行工作人员王京从识别人民币的真伪,到金融理财的注意事项,为老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金融课。

老年人要多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可以到银行领取宣传页,里面讲解得非常细致。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水银线辨别,假币的水银线一般采用印刷的形式。

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坚持“两谨记、二不要”的原则。“两谨记”,一是要谨记安全第一,警惕高风险产品。选择产品时,要弄懂产品性质、收益、风险等级;二是要谨记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查看金融机构是否具有销售理财产品的资质。购买时,确认销售人员是否具备资质。

“两不要”,一是不要轻信预期高收益。高于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实际收益,很多老年人把预期收益当成实际收益,并在一些销售人员刻意夸大收益的情况下,不自觉地踏入收益陷阱。二是不要贪图小便宜。“限量”“赠品”“双倍积分”多是利用老年人“贪便宜”心理搞得促销手段,老年人理财防骗要防贪心。

责任编辑:刘振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