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姥姥的一辈子

2018-12-17 14:12: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我的姥姥,若今天还在,也有九十高龄了。

姥姥的幼年时代,盛行着裹小脚。我小时候很长时间都住在姥姥家,那时发现,同姥姥年龄相仿的婆婆们基本都有一双尖尖的小脚,走起路来颤巍巍的,而我的姥姥却从来都是大步流星,来去如风。问起原因,姥姥说,她在小时候也被家人强行裹脚,可是她“阳奉阴违”,裹了两天后就自己偷偷放开,恰逢战争爆发,大家三天两头躲“鬼子”,跑得快才有活命的可能,所以家里传统的老人也不再关注裹脚了,姥姥也算因祸得福。

姥姥的青年时代,充满了贫苦和战乱。现在的我们根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痛苦,经过内战和抗战的洗礼,国家贫弱,民不聊生,能活下来都是极其不易的。当时,村里的教育基本就是私塾先生教读书认字,而且只有大户人家才请得起。姥姥的家里并不宽裕,只能供家里的男丁去读书,姥姥在跟着学了一两年私塾后,就被要求辍学去干活了。可是姥姥是真的爱读书,往往在干农活的空隙,偷偷溜到私塾窗下,偷听先生的讲课;等哥哥放学后,会借他的书翻翻;随手捡来的树枝,也会在沙地上勾勾画画。不能读书成了姥姥心中的一根刺,后来她暗暗发誓,以后她的孩子,不管男女,她都会倾力支持他们读书。后来,我的妈妈、姨妈、舅舅,只要是读书方面的要求,姥姥无一不满足,这在当时的小山村里,都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姥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流行着包办婚姻。很多与姥姥同时代的老人们,都是在结婚那天才初见另一半,合适不合适也就是一辈子了。姥姥不认命,在同姥爷认识之前,也是推了好几家的提亲,不是嫌人没文化,就是嫌人家里不和睦。后来,媒人介绍了姥爷,姥姥也是考察了许久,确认这个小伙子会读书写字,孝顺父母远近闻名,模样也算是干净顺眼,也不管父母同意与否,自己就把这门亲事定了。姥爷性格善良、宽容乐观,干农活不是很拿手,但是爱读书,写的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断不了被左邻右舍请去写大字。每当村里好事之人说闲话,笑话姥爷只会读书写字,干活却还不如姥姥时,姥姥总是替姥爷打抱不平,甚至还用姥爷教她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来回应,自然吵赢了架。自此,这句诗就成了姥姥的“文化标签”。

姥姥的前半生,都在奔波操劳,那种日子,怎一个“苦”字能够概括?但不管日子多苦多累,姥姥对书的敬仰仍始终如一。自我识字起,总能从姥姥和姥爷那里获得“好东西”——诸多年代久远、页面发黄的“老书”。这些书虽然很老旧了,但仍看得出来主人对他们的珍惜,封面都包了书皮,破损的地方也是规整的贴着白纸。每次去姥姥家,我都像侦察兵一样,各处搜罗奇书异志,姥姥和姥爷也乐得把他们的珍藏拿出来给我看。后来才知道,因为学习成绩好,只有我和姐姐有此殊荣,对于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哥哥弟弟,姥姥可舍不得把她的宝贝拿给他们“糟蹋”。每每考试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我都很乐意告诉姥姥,因为总能看到姥姥笑得皱纹都绽放的样子,能看到姥姥发自心底的欢欣,当然,姥姥还会难得大方地从用手绢包着的一卷钱中抽出几张,“给,奖励你买好吃的去!”

姥姥这一辈的人,对生活的变化最有话语权。用姥姥的话说,“现在的日子,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在我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姥姥问我:“新闻上说用电脑就能发简历、找工作,这是真的吗?这怎么发啊?发给谁啊?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啊!”我也不知如何解释,就说:“就像写信一样,只不过现实的邮箱变成了虚拟的电子邮箱。”姥姥闭着眼睛笑得呵呵的,摇着头说:“闹不明白哟……现在的技术真是厉害啊!”如果姥姥还在世,看到现在都不必买纸书,用一个巴掌大的Kindle就能看成千上万本书,那该有多惊讶!

姥姥一辈子没读什么书,就把她的愿望加在孩子们的身上,从紧巴的收入中挤出足够的教育经费,供四个子女上学。子女们也争气,一个个也都算是当年村里的“出息”人,因为读书有了文化,都走出了山村,迁入了城市,远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待到孙子辈,更是能远赴重洋,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每当回忆起姥姥的种种,脑海中总能浮现出姥姥佝偻着身子、一笔一画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写字的样子,总能回响起姥姥得意的念叨着的那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石家庄市高新区宣传处)

责任编辑:韩文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