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从线下到线上、从人工到智能、从单一到多样……历数邯郸公积金建制25年来的变化,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吕波涛感慨良多:“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服务都有了质的飞跃,办理业务由原来全部需要到柜台发展为80%以上的离柜率,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实现了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职能转变。”邯郸也因此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公积金贷款全境域、全要素、全流程一厅式、一站式办理的城市。
改革,从打破传统开始
党的十九大为住房公积金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新浪潮下,作为窗口服务单位,转变工作观念,提高服务效能,成为公积金管理部门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8年初,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贷款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时发现,仍有部分开发商拒绝使用公积金贷款,放款慢、周期长,是客观原因之一。而放款慢,主要是因为办理公积金贷款涉及部门多且分散,办理手续繁琐、程序复杂等。
办理一笔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需经住房公积金中心受理、房管局合同备案、国土局不动产登记、税务机关纳税证明、担保机构风险防控、银行签订合同6个部门办理,个人需提供申请表、个人身份证明、户口簿、婚姻证明、夫妻收入证明等材料。面谈面签、办理合同备案、抵押登记、审查审核、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放款手续,办结至少要跑6趟;而贷款下来,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这样的程序、速度让开发商望而却步,也大大减弱了办理群众的热情和信心。
服务事项改革这场大戏该怎么唱?怎么才能有声有色地唱到群众的心坎上?
吕波涛认为,只有打破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传统机制障碍,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背动局面。为此,他们向邯郸市政府提出建设一站式公积金贷款服务大厅的构想,得到肯定和支持。
邯郸公积金中心积极借鉴发达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模式。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逐项分析哪些工作环节可以精简,哪些工作流程可以整合,哪些工作内容可以进一步调整完善,以达到高效有序衔接,最大限度缩短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公积金贷款“一趟清”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一趟受理,七日放款”的工作目标。
从多次跑到不见面、一趟清
互联网时代,提速提质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吕波涛带领团队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高标准打造涵盖门户网站、网上服务大厅、手机客户端、微信、12329短信、12329热线、微博、自助终端八大服务渠道,新增、提升、完善了支付宝城市服务、刷脸认证等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了信息化服务渠道全覆盖。
归集业务跑趟最多、耗时最长,因此他们重点对网上营业厅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网上营业厅包括单位版、个人版,分别服务不同的用户。单位专管员摆脱了每月跑一趟的烦恼,在单位就可从网上营业厅直接办理日常全部归集业务,实现了“不见面”。退休职工通过网上营业厅直接申请办理退休提取业务,由原来的最少跑三趟,变成足不出户办理,也实现了“不见面”。
通过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邯郸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由“面对面”变为“键对键”,为提升业务离柜率提供了平台保障。
在对各类业务量统计研究时,吕波涛和其团队发现公积金还贷提取、退休提取柜面业务量最大。而通过提取和贷款系统有效衔接并与银行还款账户互联互通,贷款职工账户即可自动提取、还贷,可实现公贷提取“不见面”。为此,他们打造了实时结算金融模式,与各委托银行结算应用系统接入贯标,使公积金提取全部做到实时交易,资金当场“秒”到账;通过与管理中心、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单位可现场实时缴存。
吕波涛精心改建了公积金中心的贷款服务大厅,涉及个人贷款的6个办事部门全部入驻,设置了统一的服务窗口,集中联办,为贷款一趟清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6个入驻的办事部门明确了各自审批责任、协作模式,优化各部门业务流程,对全流程近50个环节逐一梳理,逐项压缩时限,将各环节办理时限精确到小时;协调六部门资源整合、信息互联,形成柜台统一采集信息,6个部门共享的“化零为整”模式;全部手续在各部门之间无缝流转,六部门业务深度内化融合,实现贷款业务所有面签一次预签完成。办理贷款由之前至少跑6趟、一两个月放不了款,压缩到一趟办结、七个工作日放款,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一趟受理、七日放款”的服务承诺。在全国开创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速度最快的先例,充分释放了改革潜力。
做好简政放权“减法”,统一实行“中心内部授权”管理模式,工作的重心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变为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对服务窗口和管理部充分授权。将原来由市级中心统一审核批准住房项目改为各管理部负责本辖区内项目备案,使房地产企业准入更加高效;取消了管理部主任对住房贷款和提取业务的最终审批权,使原来的三级审批改为二级审批,提高了业务办理实效;取消缴存单位提取审批权,职工可以自主提取自己账户上的公积金;取消二手房评估环节,减少了职工费用支出。经过一系列简政放权,职工和企业办理业务的冗余环节大大减少,办理实效大大提高。
从“论斤称”到无纸化
在大刀阔斧实现“不见面”“一趟清”后,吕波涛没有停止脚步,继续深挖细节,对每一项业务提出了“去纸化”改革,全面实现了影像资料代替纸质档案,为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节省了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吕波涛回顾,原来办理一笔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需提供申请表、个人身份证明、户口簿、婚姻证明、夫妻收入证明等多项证明,需提供的原件复印件能按“斤”计算。改革后,取消了沿用20多年的提取申请表,群众办理提取业务不再需要单位审批,省去了单位与公积金中心之间的往返奔波。同时通过信息结算平台与银行账户实现互联,以“业务驱动资金”方式完成公积金提取的“秒到账”,职工提取只要携带银行卡,即可实现“10分钟办理,一秒钟到账”,大大方便了职工办事。
从市区试点到全域铺开
市区贷款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后,吕波涛充分总结经验、自我加压,在市区以外的15个县(市、区)全面启动贷款“一趟清”改革工作。
为确保改革工作不脱离当地实际、不流于形式,吕波涛部署人马,对全部县(市、区)进行了充分调研,详细梳理各地业务量、业务特点、办事场地等情况。以市区集成服务模式为基础,创造性衍生出两类适合各县(市、区)业务特点的贷款一趟清新模式:预约办公模式和授权委托模式。
预约办公模式主要针对日常业务不均衡或暂不具备引入协作部门专线的县(市、区)。实行贷款项目集中预约,需批量办理时,搭建联合办公平台,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或该县(市、区)综合服务大厅)。授权委托模式主要针对有条件引入协作部门专线或贷款业务量较小的县(市、区)。
依托上述三种模式,邯郸15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贷款一趟清改革工作。既做到兼顾各相关部门利益,不浪费资源,又保证了贷款效率,独创了制度灵活、适应范围较广、可复制的公积金贷款一趟清“邯郸模式”。
从昔日的来回奔波到今日的方便快捷,从昨天的颇有怨言到今天的喜笑颜开,吕波涛用改革为群众铺就了住房公积金提取绿色通道,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