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土坯房里走出的幸福

2018-12-10 17:09: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每当踏上回乡省亲的路途,脑海就会浮现出那幅画面:年过8旬的父母亲满心欢喜地又在张罗着两三桌的丰盛饭食。

家有健康长寿的高龄父母,在本村来说算得上独一无二的幸福家庭了。然而,年轻时期的父母亲,是付出了艰辛的。

父母亲上有高堂二老需要独自赡养,下有七个儿女需要抚育。瓜菜代时期,我爷爷在集体劳作中摔伤了右腿,落下终身残疾,不能下床活动。我的父母亲除了下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要轮流为爷爷翻身、擦身、喂饭、喂药。过年了,家里没有足量白面包饺子,就拿绿豆面顶替。白面的饺子让老人和孩子吃了,自己还要说“爱吃杂面的!”爷爷一躺就是八年,直到67岁辞世。几年后,小脚的奶奶也害了大病,左脚心的痦子恶化成了毒瘤。父亲每周都要用破旧的铁驴(自行车)带着我奶奶到40里外的兴济镇医院进行一次理疗。平时奶奶躺在炕上,父母出工了,姐姐上学了,弟弟妹妹都还小,7岁的我就成了奶奶的依靠。该吃药了,我准备;想聊天了,我陪着;有便溺了,我收拾。我上学了,又有弟弟妹妹顶上来,继续伺候着奶奶,一个接一个的传承着,坚持到1974年,我上初中时,奶奶去世。

家里祖孙三代、十来口人,居住在70平米的三间半的土坯房屋里,很多事都非常紧张。好在父母亲的行为深深影响着我们姐弟七人。

父母亲都是和蔼的人。我们家虽然是土炕,但每到农闲时节,天天都有满屋子串门的乡亲。每逢过年时节,半个村子的人都拿着红纸到我家求副对联,父亲都会笑脸相迎,让人满意而归。

父亲是位读书人,由于家境贫寒和其兄嫂的反对,在沧州一中上过一个学期,就被迫退学,成了终生遗憾。所以他给我们定下了严格的家规:用心读书 学有所成 物必有值。父亲虽有遗憾,但始终没有撂下文字。我们上学读书,他都要提前教会我们。让我们每天都有自豪感。

母亲是勤俭而手巧的人。小时候,我们穿着母亲一针一线缝制成的衣服,乡亲们见了没有一个不夸奖的。母亲经常用“东西中用”这样的话来教育我们,不要随便丢弃东西,要知道东西来得不容易。

那年月,每天一家人围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好不热闹,虽然饭菜都很简单。

那年月,每天吃着母亲腌制的萝卜、蔓菁,也觉得非常香甜可口。

那年月,好不容易改善一下生活,也只是一个咸鸡蛋切两半,每人只能分半个。万一有哪只不长寿的鸡死了,既不会把它扔掉,也不会炖着吃肉。为了多吃些时日,母亲会把它连皮带骨的剁烂,再掺些青菜或菜类植物的根茎,做成鸡肉丸子……

那年月,生活条件虽然艰苦,父母亲还是把我们都送进了学校。他们说,只要孩子能好好上学,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我还在上师范的时候,村里分了责任田。家里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转,白面多了,饭菜也丰盛了,饭桌上的鱼由鲢而鲤,由鲤而草,由草而鲽……

十几年过去了,父母亲操持着,我家添了三处砖瓦房。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七个姐弟中,有三人通过读书成了国家工作人员;一个学成手艺,成了本地农村小有名气的代步工具修理师,每天有应接不暇的电动车进院维修。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晚辈也都得到了家规的传承,出了两个硕士研究生,三个本科生,两个专科生。2014年,第一位硕士生已经回乡到河间市第九中学任教;2018年,第二位硕士生陪同导师在本院校迎接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以及南非总统夫人莫采佩的参观。

几十年来,父母亲一直为我们守候着那个老样子的家。只要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一有打算回家的,父母亲就把所有的家庭人员都招呼过来吃团圆饭,母亲从不喊一声苦和累。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父母亲都超过80岁高龄,他们精神矍铄,头脑灵活,都喜欢玩儿个小麻将。前几年,我为父母买了一台麻将机。乡亲来了,母亲就陪着玩几圈,父亲无忧无虑地听小视频戏曲;没有外人的时候,父亲就陪着自己的孙子媳妇们玩,母亲便高兴地张罗一家人的饭菜。

有父母的传承,我们姐弟七个都有了平安稳定的家庭,家家都有一个孩子经受了高等教育,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李锡禹)

责任编辑:韩文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