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水窑洼:太行山间 世外桃源

2018-12-03 16:59:34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本组摄影:席建林

水窑洼村位于井陉西南部的太行山深处。和名声在外的于家石头村比,低调的水窑洼更显幽深气质。这里既有垒石成墙的“石头村”特色,又有太行崖居的独特奇观,还传承着先祖——明代名臣于谦留下的家风家训。

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悠然闲适的田园生活,清介纯朴的民俗民风,把这座古村装点成一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找寻太行“世外桃源”

山回路转,柳暗花明——这句话,用在寻找水窑洼的路上再合适不过。

从石家庄市区出发,到井陉县城折向西南,由城入山。水窑洼村,便隐藏在这茫茫的太行山中。

一路曲曲弯弯,经过一个三岔路口,拐上一条羊肠小路,看到古朴的石砌小门楼,才算是来到水窑洼的门前。

闭塞的环境阻隔了水窑洼与外界的沟通,也保留下最质朴原真的古村味道。这里和大名鼎鼎的于家村相去不远,却少见游人,显得格外宁静。这里世代居住着于姓村民,据说都是明代名臣于谦的后人。

省村镇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席建林告诉我,水窑洼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于谦十五世孙于守贵迫于生计,带着家眷从于家村迁居到这里。因为地处水窑沟、大窑和窝铺洼三地之间,把村子命名为水窑洼,内含“取水养鱼(于)”之意。

也许是天气转寒的原因,走在村里,我们很少能遇到村民,却不时有“鸡犬相闻”。这种宁静,不由让人想到王维《桃源行》中的那句“行尽青溪不见人”。

依崖而居的神奇村落

石头房子、石头街巷、石头门窗……走在水窑洼村里,满眼都是石头。这一带的古村大多开山凿石,就地取材,用石头作天然建筑材料。在这些“石头村”中,水窑洼更有独特之处——崖居。    

水窑洼的先民在岩壁上开凿岩居洞穴,利用山石悬空的空间,把房子嵌入山体。这种看似原始粗犷的方式,打造出来的住所却一点也不委屈:正房、偏屋、门廊,不同功能的房屋组成了神奇的山中豪宅,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千锤万凿出深山”,祖先于谦的这条名句,倒成了后人开发生活居所的真实写照。

远观村庄,整体与山势相依,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依山势高低,“房上有院,院上有房”——下处的屋顶就是上处的院子,每户都不设院墙。阡陌小路穿梭串联,在山坡上画出优美的“之”字形。

席建林说,水窑洼村的选址与布局遵照中国传统风水学,十分考究:左青龙、右白虎,且遥对四周最高之山干。村民建房互为阴阳遥相对,村落保存完整程度,在河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

淳朴民风代代相传

沿着路向上行走,我们遇到一位隔门而望的老人,见我们走近,笑容自然地浮上脸庞,告诉我们可以随意参观。

这是一座规整的石头房子,用大块方石砌成。据说,砌墙时要在石块之间灌满石渣,再用锤子敲打到严丝合缝,这样造出的屋子承重力强、结构稳固。向门里看,光线幽淡,家具材质和造型都很朴拙。虽已到了深秋,屋里却并不气寒。

“两三百年了,结实着呢,冬暖夏凉。”看到我们对这石头房子摸来瞧去,老人很是热情。深秋时分,房前的果树叶子已经枯黄,庄稼地里散发着泥土芬芳,几只鸡踱来踱去,正逍遥地寻觅吃食。老人说,每逢收获季节,从树上摘果,从庄稼收菜,自给自足,闲适无比。

水窑洼人世代和睦相处,崇尚美德,与人为善。这种淳朴民风,源自祖先于谦清廉自守的遗风。据说,先祖曾为他们留下“毒人不可做,违法切莫为,忠孝首奉行,会道切莫随”的家训。四句话代代相传,所有村民都自觉恪守,如同融入血脉的基因。

草木岁岁枯荣,石屋风雨如磐,遗风代代相传。生机与恒久在水窑洼——这处鲜为人知的幽静古村里回转往复,抒写下历久弥新的桃源诗篇。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