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有票证购物真难 无票证购物真好

2018-12-03 10:29: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从40年前粮票布票的使用,到今天现金交易、刷卡消费、网上银行再到现在的手机支付,消费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让人们切实感受到40年来发生的巨变真好  “票证”时代真难

    上世纪六七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票证开始了,布票、菜票、油票、粮票等一系列票限制了人们消费。就从粮票说起吧。我有一次骑自行车去唐山办事,本应不用吃饭就可以回家,可是回家路上遇上开大顶风 又累又慢,实在走不只有进一家小饭店吃饭,自己有钱没带粮票,今店后先要一碗开喝水,再看看有啥可吃的,心头一亮,便问服务员,‘’熟猪肝要粮票吗?‘,服务员回答説:“不要,我花两角钱买了半斤,喝水吃猪肝,饱了,再骑车往家走。如今饭店吃饭不用粮票了,只要有钱就随便吃,老百姓赶上好时候啦!。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有“第二货币”之称。1974年3月19日我女儿出生,地方国家规定女人生孩子供2斤红糖,我马上找到大队(现在叫村委员)开信,再到公社(现在叫乡)盖章,再到供销社办公室换2斤红糖票,再到供销社门市部拿着票才能买道红糖,整整跑了一天,有人说这还是快的,不顺利吧得二三天才能买到。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各式各样的票,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1978年秋天我结婚需要布票,做被、买衣服,发给我们家的布票发不够,一个是借,再一个是买布票再买布,等于买了高价布。 在那个年代,出差、探亲、大学生去外地上学,都要带上一沓子用地方粮票换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有钱没票真难”,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感受。

    “无票”时代真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票证制度也开始松动。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1993粮油全面敞开供应,粮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历史使命,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出现成为人们支付方式的一大转变。前年女儿在城里筹备开小吃部,孙女要帮助姑姑网上购碗餐具,打开电脑,找到卖家后,经过网上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5.1元一套,网上k宝网银之付,足不出户当天就收到了货,真是又快又好。‘’现金、刷卡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结账的时候,一句司空见惯的简单询问,背后却是中国40年来支付方式的变迁——从“粮票”购物到“网上支付”,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一个大国的崛起。 人们费理念的改变和进步 中国人进入新时代,感觉真好!  (杨晓阳)

责任编辑:韩文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