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投票

老房

2018-11-28 09:40: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老房(大门口)  始建于1970年4月

照片的宅院,我们家习惯称“老房”,年代70年建造,又因为产权是属于我家的第一套房子。

70年代的房子并不算老,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斗拱澡井,可以说是再普通不过了。房子的原产权是景章叔叔的,是我家又花400元钱买了回来。原议定600元,叔叔只要400元,为此还来过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多年来,我对老人﹙奶奶﹚管的少,你们一家管的多,再说你刚分家过日子,也很困难,我少要200元。”

买房后,经过大约一年的努力修建,在老父亲的帮着操持下,逐渐圈起了围墙、加盖上了配房、装上木门窗,镶上玻璃,达到了居住的条件。一家在这里生活了7年头, 1978开始布置,1980年搬进的,1987年搬出的。

老房的故事很多,我对老房的感情很深,老房在我心目中的胜过我住过的任何地方,包括现居住的楼房。

老房(正房和厢房)  始建于1970年4月

实事求是的讲,在老房居住的这段时间,是家庭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主要经济来源是我每月41.10元的工资,400元的房款要付,院落要建设,家庭要生活。别的不说,单就老婆孩子的吃饭问题,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那时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多了些,但我家的粮食还是不够吃,多次在农贸市场购买小麦,换成面粉,补充家用。有一次我买了几十斤小麦,因没有经验,是带虫子的,虫子俗名叫“牛子”,潮湿的小麦才会有这种东西,只好在阳光下晾晒,结果亏了十多斤,很是心疼。这件事发生在我在工业局工作时期,至今还记忆犹新。

因为经济上困难,修建院落的时候,自己出力就多,我学会了砌墙、抹房,吊顶棚等。盖配房的红砖是自己烧的,围墙是我一段一段垒的,房顶的水泥板是一块一块模制而成,就连屋中内墙面“细泥”也是自己抹平,类如现在的装修,这在农村算是技术活了。

有一次,大雨冲垮了猪圈的砌砖,没等雨停,我便挽着裤腿,光脚站在猪圈里,冒雨修补,雨停了,猪圈修好了,并且从此再没有坏过,这都是家的组成部分的附属。

日子过的艰辛,但充实,家庭生活是温馨的,在老房居住的这几年,正是两个孩子的幼少年时期,也是我班后回家最多的时候。在半工半农岁月中,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正如院中新栽下小树苗儿,悠忽四季变化着。

家庭经济条件好起来。

85年以后,房款还清了,院落全部建好,我的工资待遇也调高了,有了改善生活的能力。夏天添了蚊帐,冬天砌了煤火炉,院里养着鸡,养着狗,养着兔子,外面圈里呦呦待食的猪。院落整洁而宽敞。几棵榆树、枣树也远远没过房顶。初春,嫩绿的榆叶钻出枝桠,5 月金黄的枣花透着蜜一样的香气,秋天,丰硕而红宝石般的果实低垂在枝头,红火热烈,生机盎然。把小院衬托的更加美丽。长夏里天长,可以帮妻子干点零活,多少减轻一点妻子的负担,冬天天短,也能看看孩子的作业或是给孩子讲讲故事。冬天班后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又冷又累,把饭桌放在土炕上,喝口小酒,问一问孩子,吃着妻子做的热面汤,也就没有了劳累,老房毕竟是我固定的窠巢,更是心灵的寄所。

后来,陆续添置了几件重要的家具,立橱和写字台,财质是水曲柳,当年叫得响的名牌儿,由当地木匠手工打制,做工和材质实惠,家具现在还有。大约在1985年的时候,还买了一台电视机,用的是妻子种棉花攒下的收入, 14寸黑白电视,在当时的农村,也是很时髦的,算是转到电器时代了。

2008年,老房拆除了,把院子重新规划建造 ,没有经济压力,对外包工,轻轻松松的一个月的时光就完活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而漂亮新房,坚固而实用,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但我忘不了的仍然是当年那所老房,一如继往的称之为老房。(白建堂)

                                   

                                  

责任编辑:王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