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学会礼让天地宽

2018-11-25 18:18: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走近历史的长廊,驻足凝望每个熠熠生辉的家族背后,总有一袭袅袅之音,给人以力量与向导,流淌在国人的骨髓血液之中,化为馥香,经久不衰。这股跫音就是家风,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信念,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它从未走远……

我的祖母今年83岁,早已到耄耋之年,却身体康健,精神矍铄,一生之中虽然遇到不少大风大浪,却依然心态平和,从容淡定。我坚信,这是奶奶身体力行,一生践行礼让的回馈。

犹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暑假,都会和堂哥堂姐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消暑,烈日炎炎的午后,繁星点点的仲夏之夜,院中的大槐树下总有奶奶陪我们纳凉讲故事的身影,从孔融让梨到六尺巷,从不学礼、无以立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奶奶耐心的为年幼的我们启蒙心智,礼让的道德情操自此从我们心理扎根,从小就让我们认识到,让,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智慧,学会换位思考,不自私,不狭隘,退一步,就能望见更广阔的天空,学会礼让天地宽。

小时候,我好胜心很强,凡事都爱争强好胜,一比高下。有一次,为了争夺玩具,不惜将小伙伴的脑袋打破,自己内心也惴惴不安,像装了只小兔子突突的跳个不停,跑回家看到奶奶时便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奶奶问明缘由,二话不说,牵着我来到小伙伴家里赔礼道歉,并将玩具送给了他。事后,奶奶给我讲了六尺巷的故事:两家为了盖房占地打的不可开交,甚至不惜动用家族朝中势力,可就是那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各让三尺,这才有了有名的六尺巷,奶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看,争抢往往导致两败俱伤,谁也达不成目的,你们玩游戏也是一样,互不相让,争得头破血流,都玩不好,所以为什么不让一步邀请小伙伴一起玩呢,有好胜心是对的,但是友谊要懂得让”。听了奶奶的话我虽懵懂,但是在以后的成长交友中我学会了让,非但没有失去玩耍的机会,反而收获了更多的朋友,更深切体会了奶奶一直坚持的“礼让一尺,还礼一寸”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

我的大伯当年与人合伙做生意,东奔西跑辛苦一年到年底才赚回一些家用,准备第二年为堂哥娶妻盖瓦房,可是与大爷搭伙做生意的同乡家庭突遇变故,好好的小康之家负债累累,家庭也面临支离破碎,急需一大笔钱,奶奶得知后,只说了一句话:把赚的钱除了生活必须就都让给小二(同乡)吧,乡里乡亲一辈子,谁都有急难的时候,钱可以再挣,家散了就回不来了。所以大爷毫不犹豫的将转来的绝大部分都让给了同乡,帮他度过人生的危难时刻,乡亲们知道后感动不已,大家一起出心出力帮大爷盖好了新房。奶奶教导父辈让,是利益的谦让,不局限于个人利益,这种失去是一种成全,舍了也得到了,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奶奶如此教育子女,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处处将礼让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村子里无论谁家操办事情,奶奶总是早早的赶去,女红、扫洒、蒸煮,能做的都默默的做了,吃的时候让别人先吃,行的时候让别人先行,选的时候让别人先选,鲜少争抢,看淡是非,一生谦卑礼让,与人为善,遵循吃亏是福,所以赢得了乡亲的敬重,在人民心中,她是老者,亦是长者。逢年过节,来看望奶奶的晚辈络绎不绝,礼让一尺,奶奶得到礼又岂是一寸能够丈量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奶奶融入骨血的礼让家风已深深的在我们的心中刻下烙印,我们的灵魂里谦让的精神永不磨灭,这是是我们小小家庭的优良传统,亦是我们做人的行为准则,礼让一尺,不在乎是否还礼一寸,只为坚守心中的那份礼数的净土……(东光县税务局 王凤娇)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