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自身言行 诠释家风

2018-11-25 16:00: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改革开放第二年赵素贞一家其乐融融(1979年赵素贞家老院)。

“礼孝忠厚勤俭敬业”是赵素贞家庭的家风家训。在河北省任丘市麻家务镇南卢庄村,一提赵素贞,那是老幼皆知,人人敬佩。街坊邻居们都称赞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快快乐乐广场舞队的姐妹们称她为知心好大姐。她先后被评为任丘市孝老好儿女、任丘市道德模范。

赵素贞是献县人,1971年和高中同学卢建中结婚,远嫁到了任丘市麻家务镇南卢庄村。公公婆婆都是因为疾病缠身,在1966年提前离休,回老家休养居住的。婆家兄弟姊妹七个,她夫丈是长子。夫丈和其它兄弟姊妹,都不在父母身边,或市里或省城,于是,她就承担起了照顾公婆的重任。公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动脉硬化、静脉炎、肝硬化。上世纪六十年代,公公50多岁时,医生就给判了“死刑”,嘱咐回家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吧。公公婆婆都是有毅力藐视病魔的人,在他们自己精心调养下,在大儿媳赵素贞无微不至地照料和伺候下,身体状况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家的日子都不宽裕。远嫁任丘的赵素贞,心里十分惦挂着一百多里地外的父母。每年总要带着孩子骑自行车回娘家几趟看望父母。父母膝下一双儿女,赵素贞的哥哥在献县县城工作,自己远嫁任丘。每次两个孩子一听说去姥姥家,都高兴地蹦跳起来,却不知妈妈要付出多少汗水。有一次骑车带着孩子回娘家,骑到半路上起风变天了,是逆风前行,还是返回呢?当她看到孩子哀求的眼神时,她毅然前行,骑一会儿,下车推着走一会儿,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才回到娘家。看到爹娘都结实,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苦和累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的好女儿、好儿媳,老天也嫉妒,跟她开了一个能把她压垮的玩笑。1994年赵素贞的哥哥突发脑出血不幸辞世。那年老爹82岁,老娘84岁。赵素贞没有垮,她把哥哥的丧事办完后,给哥圆坟的那一天,把爹娘接到了任丘的公婆家。用赵素贞自己的话说:“从此开始了东屋是公婆,西屋是父母的生活。”1994年公公81岁,婆婆72岁。赵素贞诙谐地调侃说:“四位老人,三百多岁,两付重担,一人挑起。”爹娘在公婆家住了四年后,1998年88岁的老娘患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每天给老娘喂饭喂药、洗脸梳头、擦屎接尿.....一直到两年多后老娘90岁去世,近一千天日复一日地、不厌其烦地、耐心周到地伺候着老娘。

公公全身都是病,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医生判“死刑”的人,却奇迹般地活到了91岁。和这个大家庭的和睦、儿媳们的精心照料无不关系。公婆家是个大家庭,逢年过节兄弟姊妹们都携家带口回老家团聚,都在三十口人以上,那是一个热闹。赵素贞做为大儿媳,从来不嫌烦,伺候了老人,还要热情款待兄弟姊妹。公公在世时,常对其他子女说:“你大嫂这人,心眼好,对人实诚,还热情。这热情是真心实意的。”婆婆称赞她是家中的四面墙,是屋里的顶梁柱。

赵素贞的老爹在她的伺候下,在公婆家住了18年,18年来,都是赵素贞给老爹洗头理发刮胡子。每次给老爹洗澡,都是让老人座在凳子上,用淋浴给老人一点一点的冲洗,用手给老人搓身子。一百岁那年,老爹摔了一跤,大腿骨折。赵素贞为了照料老人,和老爹住在一个屋里,伺候老爹的吃喝拉撒睡。三个多月瘦了14斤。

从1971年结婚,到2012年老爹去世,41年间,赵素贞先后送走了两位九旬老人,一位百岁老人。今年二月份,婆婆也已95岁的高龄无疾而终。

赵素贞是个热心公益的人,看到左邻右舍经常因为打麻将而闹矛盾, 2011年,她牵头成立了快快乐乐舞蹈队,老伴儿卢建中负责摄影录像,现在舞蹈队已发展到几十名队员。如今的南卢庄,再也不闻麻将声,取而代之的是欢快的音乐、悠扬的歌声戏曲声、优美的舞姿。村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大家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倡导美丽庭院、争做好儿媳、争创最美家庭……为了让大家走出去学习经验,从2012年开始他们参加历届任丘大鼓会;在新裕华市场广场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麻家坞镇首届广场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现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家庭团结了,邻里和睦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村庄也漂亮了。

赵素贞一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自家的家风家训——“礼孝忠厚勤俭敬业”。她把尊老敬老养老作为自己的本分,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真心实意地孝敬公公婆婆,无怨无悔地照料亲爹亲娘。引导身边的姐妹们向善向美,用她那金子般的心,诠释着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演绎着尊老敬老的人间大爱。(赵素贞)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