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我的家风故事

2018-11-25 15:47: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4年的时候,我们单位开展了一次面向全市的家规家训征集活动,当时好多市民踊跃参加。我整理稿件时,每每看到格式整齐、措辞严谨的某氏家训、某氏家规,就心生敬佩与羡慕,心想,这就是所谓的“大家族”吧!反观自己的家庭,哪有这样的传家宝?这次让我写写自己的家风,坐下来细想,反而豁然开朗。其实家风家训不一定是已然成文、世代传承下来的铁规,也可以是父辈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教诲,植根于生活,却深入骨髓,深埋入心。

对我来说,我家的家风全都来自父母的身体力行,那就是孝顺。

我的奶奶有五个孩子,我爸爸行三,我有两个伯伯,两个姑姑。一大家人一直和和美美,兄弟姐妹、婆媳妯娌间从未有过隔阂。每到过年,一家人都聚到奶奶家,欢声笑语不间断。直到现在,每当过年,我还是会和老公讲起小时候在家过年的各种趣事,那种幸福与快乐就在我的心里,永远也抹不去。2013年的国庆节,对我家来说真的不是个好日子。那天,爸爸他们在奶奶家过节,吃完饭收拾完,就各回各家。奶奶家在中捷住,我家在黄骅,妈妈说那天的情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我爸妈和弟弟刚回到家,屁股还没坐到沙发上,就接到了二伯的电话:“快!咱妈动不了了!”

到了医药,经确诊,奶奶得了脑栓塞,因为当时她已经80多岁了,所以医生直接告诉我们,以后恐怕她要瘫痪在床了,而且,会影响说话。就是说,以后奶奶也不能动,也不能说了。

我的爷爷比奶奶大9岁,当时已经需要人服侍,一直是奶奶照顾爷爷,现在,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情况就是:两位老人不能自理了。从那天起,我的爸爸妈妈,伯伯、伯母们就开始了服侍老人的生活,这一服侍就是三年。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拿出了十二分的细心、耐心,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服侍父母。2017年,爷爷奶奶相继含笑辞世,两位老人在人生的最后的时光,即使瘫痪在床,生活的依旧有尊严,有质量,很幸福。亲朋好友去看望奶奶,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这哪像瘫了好几年的人啊,这模样多好看!这哪像俩瘫痪老人住的屋啊,一点味儿都没有!

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的父辈们却以每天看似简单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以我的父母为例,每天早上,妈妈负责奶奶,爸爸负责爷爷,负责的内容是什么呢?洗脸、刷牙、净手、大小便、按摩、喂饭。看,全是简单的事吧,可天长日久做起来,真就不容易。就说吃饭吧,奶奶牙不好、胃不好,吃的食物一定要是流食;爷爷牙口好,不爱吃黏黏糊糊的东西,因此,每天的早饭都要两样着做。即使奶奶只能吃流食,妈妈她们也从没让她每天吃一样的,而是每天换着花样做,有时候是炝锅面条打成糊糊,有的时候各种杂粮打成糊糊,还有的时候是包了小饺子打成糊糊。如果哪顿老人吃的少了,做儿媳妇的可就愁坏了。我妈那时候常说,轮到谁家“值班”,最愁的就是做饭,她不怕花钱不怕麻烦,就怕老人不爱吃。每年清明节前后,是黄骅皮皮虾上市的时节,那一年,二伯家一家子吃着皮皮虾,想起老人,觉得不是滋味,第二天就把新鲜的皮皮虾肉用手剥出来,剁碎了给奶奶包成饺子,打碎了吃……老人们常说,人啊,是往下疼不往上疼,照顾起孩子是全心全意,而照顾起老人却是“略尽心意”,可是我的父母们,却把年迈的父母当成孩子,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甚至有的时候,得像哄孩子似的哄着。

爷爷脾气不好,几乎每天都发脾气,家里所有人都被他骂过,尤其是我爸爸,被骂的时候最多。俩姑姑有的时候被骂的直掉眼泪。我妈说,我爸也被骂的红过脸,气的不行,有的时候气的开门就走了,可不一会转个圈又回来了,因为他知道,不能离开太久,该给爷爷按摩了,该给奶奶翻身了,该做饭了……奶奶因为病,说话含糊不清,我们是一句都听不懂的,但是妈妈他们却能神奇的翻译出每一句话,这是成年累月的陪伴练就出来的本领啊!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故事,很细碎,似乎也不值一提,可爱正是从这些经年累月的细碎中流露和累积,形成了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指引着我的幸福人生。(于佩杰)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