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8-11-25 14:52: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我,是一个典型的八零后女孩,活泼、开朗、热情、自信。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他们竭尽所能为我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教会我善良、勤学、自立。成家之后的我,一直与公婆居住在一起,我把婆婆家亲切地称为我的“再生家庭”,在这个温馨和谐家庭的滋养下,我能够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快快乐乐地去生活。十几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再生家庭”带给我的爱与温暖,也汲取到了人生奋斗的力量。我曾先后荣获邯郸市劳动模范、邯郸市青年岗位能手、峰峰矿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我深知这荣誉的背后凝结的是全家人对我的支持,我理应把这份力量传承发扬。

我的“再生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虽然人口较多,但家庭成员又都好像蒲公英一般分散各地,为自己的追求忙碌着,奋斗着,只有婆婆、我和我的孩子“扎根”在家。刚结婚那三年,我爱人在徐州矿院上学,我小姑子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研究生,我的公公因工作需要调动到井陉集团派驻山西工作,一家人真正团聚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但那几年,我们只要聚到一起,最爱围坐在客厅,听老人给我们讲讲过去的事。说它是家庭会议吧,它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预想的主题,只是大家凑在一起聊聊天,气氛很轻松,但聊天中,我们又能深受启发,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惑。

尤其是我公公,我们都爱听他给我们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他的讲述中巧妙地给我们点燃了求学的梦想,指点了生活的迷津,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他身上有很多光环,他是河北省劳动模范、石家庄市劳动模范、河北省最美国企带头人等等,退休回家的他抱回来的荣誉证书足足有两大箱,但他从来不以此自居,对我们子女包括我这个儿媳都要求很严。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家里也从来没有明确用语言来表述过我们的家风是什么?但十几年间,我在聆听他的故事中感受到,他就是在言传身教中传承着我们的家规家训,那就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学习,靠勤学求知立身

公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不能正常去上学,他每天上午从家搬着小板凳到学校听课,下午在家务农看弟弟,就这样他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公公从农村招录到煤矿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只上了几年跟读班的公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靠着这样零敲碎打的挤时间学习,他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快就成了单位的团支部书记,从众多的煤矿工人中脱颖而出,开始走上了领导岗位。然而,在他的心目当中,一直渴望能够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很多次进修学习的机会都与他失之交臂。甚至,曾经有一位北京矿院的教授带着学生来矿上实习,临走时要带他去北京学习,当时公公考虑到还要养活爷爷一大家子人,就毅然放弃了这个别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正因为自己没有文凭,也意识到未来社会知识的重要性,他坚定信念要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当时,矿上还没给提供住房,公公就在附近的农村租了一间房子,把婆婆和两个孩子接过来住,让孩子们到矿上学校上学。婆婆没有工作,公公的工资一部分还要拿到老家贴补家用,两个孩子来矿上上学后,原本捉襟见肘的日子就变得更难了。但公公说,再难也要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多年之后他觉得自己做得最明智的事之一。我爱人和妹妹也没让他老人家失望,妹妹一直学习成绩优秀,从小学到大学本科再到研究生直至博士生毕业,都没让家里操过一点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的妹妹现在国家统计局工作。我爱人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也来到煤矿工作,2006年峰峰集团组织统一考试招录人员到徐州矿院学习,当时煤矿的效益很好,如果出去学习四年,经济上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原本就有大学学历的爱人,完全可以不去学习,但公公觉得学习的机会难得,应该趁着年轻多学习长本领。就这样我爱人又踏上了去徐州的求学之路,现在矿上的采区担任工会主席。

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公公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不管担任什么职务,他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歇。记得那年奶奶去世了,全家都在忙奶奶的丧事。可事情就偏往一块堆儿凑,单位通知公公去太原参加煤矿管理人员资格考试,时间就在奶奶出殡的前一天。公公白天忙活奶奶丧事的大小事宜,晚上安静下来之后,他又守在奶奶的灵前坐在地上看书学习,为考试做着准备,那个场面就像一幅画定格在我脑海中,每当想起,内心总是泛起一丝涟漪,满满都是感动,给自己坚持学习注入无穷的力量。身教胜于言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这些晚辈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又怎能不做到认认真真学习呢?我也常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希望他们也能像爷爷这样认认真真学习。公公退休之后依然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刚退休那一段时间,他把我买的九本厚厚的《毛泽东年谱》整套书很快就读完了,我惊讶极了。我总是因为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看,两年多的时间也就断断续续看了三四本,可他老人家两个多月时间就全读完了,还经常给我们讲其中一些内容。在他的感染下,我们全家人都开启了自己的阅读模式,书香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了。

踏踏实实做事,靠勤奋工作立业

我和爱人、妹妹虽然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但大家在工作中都是兢兢业业,我经常开玩笑地跟婆婆说,您瞧咱全家人在俺爸的带领下,都成了工作中的积极分子了。公公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告诫我们晚辈,工作要踏踏实实干,锻炼真本领,否则,即便走上领导岗位也干不好。他老人家这位老党员就像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党支部书记”似的,在日常的聊天中就给我们这三个晚辈党员上了堂生动的微党课。

那年,矿上因为周边个体小煤窑的乱开采,造成了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当时公公从采区区长调整为调度室主任不久,但二十多年井下工作的经历,他早已把矿井下的情况熟记于心,每一个巷道,每一个作业面,每一处的地质情况,他都能如数家珍。事故发生后,峰峰矿务局的局领导和救援抢险工作组全部进驻,面对突发的险情,救援队又不清楚井下具体的情况,急需一位熟悉情况的人来指挥。危急时刻,公公被局领导临时任命为抢险总调度,指挥抢险工作。为了找到出水口,他不顾个人安危,只靠腰间的一根保险绳,下到井下行走在齐腰深的水中寻找出水口,为最快拿出有效堵水的方案立下头功,节省了上百万的抢险资金。三天三夜没合眼的他,在得知水被堵上之后瘫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听了他老人家讲的这些,我们都好奇地问,爸,那么危险,您下井找出水口的时候就不害怕吗?他娓娓道来,井下情况复杂,是有那么一点点担心,但更多的是自信,这自信源于平时踏踏实实的工作,我在采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对井下的境况太熟悉了。如果平时的工作没有那么认真,就不会有危急时刻的这份自信。也正是这次的抢险工作再次改变了公公的命运,让只有初中文化且年龄已超过45岁的他破格提拔为副矿长。在得到这个消息时,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也从来没敢往那想过。这个故事也成了矿上很长时间的一段佳话,很多人都说他是大水冲出来的矿长。在我看来,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又有着一定的必然,那就是天道酬勤,没有多年勤勤恳恳工作做基础,就不会有之后偶然发生的这个故事。

在公公的引领下,我们这些晚辈对待自己的工作也从不敢懈怠。公公当上副矿长之后就是我爱人单位的主管领导,但我爱人从来没有一点优越感。有一次,爱人连着打了几个连班,当时我们全家还在矿上住,离家那么近却几天没回来。婆婆打电话问情况,他说有事想休息,这几天连着上几个班,想把休息时间空出来。婆婆说,真有事你给单位请个假呗,何必赶这么紧。他笑着说,找俺爸签字就能请假,但我不想去,不想让别人说我搞特殊,自己导几个班就解决了。这件小事让爱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许多。

2009年初,我到三年大变样办公室挂职锻炼,当时大宝儿还不满一周岁,单位的工作模式是五加二、白加黑,我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全家搬迁到市区居住,婆婆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担。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才得以全力以赴的去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熬夜写材料更是习以为常,有时真的感觉很累,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做的距离公公这个榜样差距还很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1年我被评为邯郸市三年大变样工作模范个人,享受邯郸市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作者待遇,我想这个荣誉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我的家庭。

老老实实做人,靠勤勉修身立德

吃亏是福。这是公公婆婆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做子女听的多了,慢慢也就真正的理解了。做人不要总想着沾光,谁也不爱和沾光的人相处,在单位是这样,在社会上是这样,在一个家庭中更是这样。

公公兄弟六个,大大爷和二大爷都是奶奶嫁到爷爷家时带来的,跟公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亲兄弟是四个,公公排行老二,但亲大爷十几岁就被飞行学院招到部队当兵了,复员转业后也随大娘落户到了河南焦作。可以说,自打大爷被招飞之后,公公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经济困难,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他无力再求学,急需挣钱贴补家用。十几岁的他就开始在村上生产队当队长,给社员们记工分,就这样开始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后来,到矿上上班挣钱往家里寄,供三叔、四叔上学,给家里盖房子,帮大爷回家筹办婚礼,料理三叔四叔的婚事,家里的大事小情事事都得操心。当时的交通还不方便,从煤矿回一次武安老家,公交车每天就一两趟,有时还赶不上。后来,流行骑自行车,开始公公还买不起,就借别人的车回家,一骑就是多半天。再后来交通就相对方便了,回家的路就变得不再那么漫长了。这蜿蜒曲折的回乡路也记载了公公对这个家庭的无私付出,无论是金钱的付出、时间的付出、精力的付出,公公都是首屈一指的。俗话说,家里有个填憨的,家庭才能更和谐。在外人看来有点复杂的家庭结构,正是因为有公公这样的付出才格外的和睦,兄弟之间互帮互助,妯娌之间亲如姐妹。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当官都是一时的,只是组织给了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不是什么资本,更不能目中无人。公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到山西左权一个煤矿工作之后,职位又高了一级,但这么多年他对自己总是要求很严格,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很有温度。工作上高标准要求,生活上细心关照,很快就赢得了大家对他的信任。初到山西,本就跨越了两个省,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处事方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工作的矿有井陉集团的股份、有山西瑞泰集团的股份、还有山西一个个体老板的股份,那座煤矿正处于国家回收个体煤矿的时期,可以说情况错综复杂。既要和山西的合作方搞好关系,又要与煤矿附近的农村建立良好的工农关系,还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见到效益,初来乍到的公公,剥丝抽茧搬捋顺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总算让煤矿步入正轨。事后人们都对公公说,就认你这个人了,要不是冲你的为人,合作根本不会这么顺利。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有把人字这一撇一捺真正写好,把德行真正树立起来,才能在人生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百善孝为先。公公退休之时,也正好赶上爷爷身体日渐衰弱,年逾九十岁高龄的爷爷脑子不太清楚了,急需有人在他身边照料。公公单位的领导和山西合作方的领导多次打电话希望他能返聘留下继续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人家都说从领导岗位退下之后会有落差,要适应一段时间,但从公公的身上我们丝毫没有看出什么落差来。他伺候爷爷尽心尽责,擦屎端尿悉心照料,没有半句怨言。作为晚辈的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孝敬父母不是挂在嘴上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家的好家风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家庭成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不变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怀揣这样的梦想,奋斗在追梦的道路上,把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引领家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邯郸市峰峰矿区实验小学 赵静)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