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和谐家风暖人心

2018-11-25 13:31:18 来源:秦皇岛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6月15日,海港区驻操营镇拿子峪村,夏日的阳光里,村路旁、院心里,绿意满枝的核桃树弥漫着阵阵清香,村民牛绍奇、唐宝荣夫妇家,厨房里,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薯面窝头蒸熟了,大儿媳钱秀梅帮着婆婆揭锅,轻轻地把刚出锅的窝头一个个捡到盆儿里。老人不时就想起过去日子的老口味,灶台边,是昨天晚上秀梅按婆婆要求蒸的桲椤叶饼。“想吃什么,马上就给做。”钱秀梅疼爱地看着婆婆。

61岁的唐宝荣患肾病好多年了,从开始一年两三次到北戴河281医院住院治疗,到后来的一周两次、现在一周三次到医院依靠肾透析维持生命,大儿媳、二儿媳、大儿子、二儿子全都积极行动起来,带母亲治病,照顾父亲,地里、家里所有的活计,四个人各尽所能,同心协力分担着大家庭里所有的责任。

大儿媳秀梅常年守在公公婆婆跟前。早晨4点多,天只要见亮,秀梅就到地里忙一家人3亩多地的活儿,干到6点多钟,公公婆婆、还有要上学的儿子要吃早饭了,秀梅放下地里的活儿,赶到家来为老人和孩子做早饭。等老人、孩子吃完早饭,孩子坐校车上学走了,照顾婆婆的事安顿停当,“我就再上地接着干活儿。”秀梅笑着说,以前婆婆没生病时,开理发店、帮助照顾孙子,秀梅说那时她和丈夫还有小叔子两口子都出外打工挣钱,但自从婆婆7年前肾病严重,她和丈夫还有小叔子夫妻俩就不出远门打工了,丈夫在海港区圆明山做森林防火员,小叔子两口子在祖山开理发店。大家商量好不出远门打工就是为了母亲有个啥事儿招呼他们能马上就到。

钱秀梅的公公说,老伴儿的病这两年越来发展得越严重了,透析次数增加,体质很弱,坐不了长途汽车,二儿子就凑钱买了辆二手的夏利车,专门接送母亲去市里医院做透析。唐宝荣每次去医院透析回到家,大儿媳都已经把一家人的饭做好了,屋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水桶里接满水。“俩儿子俩儿媳都是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能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牛绍奇和老伴儿倍感欣慰地说“好儿媳妇都让我家摊上了”。

尽好这一份家庭责任,日日做起来充满细枝末节的劳心与付出。40岁的秀梅从义院口村的娘家嫁到拿子峪村婆家来的时候,因为是家里的小女儿,做家务少,“刚嫁过来时我连大米粥都不会煮。”秀梅笑说,现在,不只是桲椤叶饼、蒸焖子、炸千子这些农家土菜都会做,婆婆想吃什么了,她就上网查这样的饭菜都怎么做,然后马上尝试做给婆婆公公吃。婆婆患病需要给做些顺口的,儿子正在长身体,也需要做些应时的有营养的饭菜,婆婆爱吃韭菜馅儿的包子饺子,可儿子不吃韭菜喜欢吃大米饭,“我就先择韭菜,然后做米饭。”秀梅说,自己这么紧忙活,但每每看到婆婆和儿子都吃上满意的饭,自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

家有重病人,医疗费支出大,平常生活开销秀梅就尽可能地想办法,夏天地里种的菜多的时候,就晒些豆角干儿和西葫芦干儿,留着冬天吃。“我们都吃惯了秀梅做的饭菜,吃别人做的还不习惯了呢。”秀梅的婆婆唐宝荣笑着说,这不,昨天我说想吃桲椤叶饼,秀梅马上就择韭菜、剁馅儿。拮据、紧张、心理压力大的这些年这些日子,因为一家人一心一意地团结奋斗而其乐融融。

照顾好一个大家庭,照顾好重病的婆婆,作为长媳的秀梅竭尽全力把地里的活儿打理好,因为它关系到一家人基本的生计。一大家人的3亩多地里,种着苞米、谷子、高粱,还有小豆,“我能干的比如说秋天收苞米我就都掰下来,等我家那位和小叔子他们谁家来再从地里拉出来。”秀梅说,因为拿子峪村都是山地,没有能上去车的地方,地里的很多活计都要靠人拉肩扛,实在弄不动的,丈夫和小叔子家来马上就会上地把剩下的活儿干完。

太阳正在下山,屋外不是晌午那么热了,婆婆想出去走走,秀梅扶着婆婆在家门口的小路上慢慢地挪着步,婆媳俩边唠嗑边走几步歇一歇,牛绍奇在村口做森林防火值班员,望着婆媳俩的背影,牛绍奇感慨地说:“一家人就这么同甘共苦地往前走,未来的日子谁也不知道,但一家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就是要这么相互扶助地往前走。”(秦皇岛日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