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好心态 享晚年

2018-11-25 13:29: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张秀华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9岁,老伴儿梁玉和是一名军转干部,今年 78岁。两人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公安系统工作,二女儿是幼儿园园长,三儿子在企业上班。说起孩子们,她最骄傲的是她们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共产党员。

张秀华虽已近耄耋之年,却十分自立,自己能做的事一定不给儿女添麻烦。她说:“人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质量,在家里面也不给儿女添麻烦,要能自立。做家务、做饭本身就是锻炼身体的机会,要把这点儿机会利用起来。”

张秀华的自立和她的心态有很大关系,言谈举止中也能感觉到生活中的她是一个乐观的老太太。对于婆媳关系,张秀华很开明。她说:“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平时我也不爱瞎管。”儿媳妇们对张秀华也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和亲家母的关系,张秀华也处得非常好。有一次她生病住院,儿媳妇陪床,儿子每天负责送饭,而做饭的便是张秀华的亲家母,张秀华觉得特别感动。

重节俭 育儿女

生活中,张秀华一直是一个节俭的人。虽然和老伴儿两个人工资水平提高了,但是她依旧很节俭。或许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关系,张秀华更加理解节俭的重要性。自己节俭的同时她也教育孩子要节俭,她总和孩子们说:“不要瞎花钱。”孩子小的时候,张秀华每次只给孩子定量的钱数。小时候三个孩子不理解,长大后也渐渐明白了母亲当时的良苦用心,总会跟母亲感叹:“妈,那时候您教育我们的方式真对。”

教育孩子上,张秀华常说的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捡到一分钱也不能要。”1974年来到秦皇岛以后,有一次,大儿子在路边捡到了一个东西带回了家,她看到后,非常严厉地告诉儿子:“这个东西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到哪里去,丢东西的人得多着急。”孩子嫌太远,不愿意送回去,张秀华坚定地说:“不管多远都要送回去。”后来,儿子将东西又送回到了原处。张秀华说:“是别人的就要给别人送回去,不能有私心。”

广爱好 小幸福

平时,张秀华喜欢看保健节目,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看电视。她说:“现在岁数大了,也不想上老年大学,就想把自己保护好了。老人就得有老人的样子,别给国家找麻烦,浪费钱;别给家庭找麻烦,儿女少受累;别给自己找麻烦,少遭罪。”现在的张秀华,脸上洋溢着幸福。她说:“现在我特别满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孙辈们也都大了,老伴儿身体也好。很幸福。”

张秀华平时还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平时她把吃完药的药盒剪开,攒到一起,留着写字、学习。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有用的她就拿起笔记下来,时刻感受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快乐。她说:“人不管到多大岁数,多高的文化都有再学习的能力,终身不能离开学习,社会在进步,不学不行。”

张秀华是个富有热心、爱心的老党员。她退而不休,无私奉献,退休后就投入社区的建设中来,加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新开里社区随时可见她辛勤笔耕的身影。每年寒暑假,社区里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课堂都由她亲自授课,通过引经据典,让传统国学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

家风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张秀华说:“勤奋,好学,简朴,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一直以来,她也坚守着这“六字家风”,并享受着这“六字家风”带给她的幸福和快乐。

平平淡淡一生 以身作则育人

来到海港区工人北里社区,正好赶上社区举办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老党员宣誓队伍中,一位瘦瘦小小的、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奶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她胸前佩戴党徽,高举右手,神情专注地面对着党旗,一字一句重温着入党誓词。她便是工人北里社区老党员张秀华。

入党仪式结束后,张秀华又跟着社区志愿者们去做了义务劳动,劳动回来才开始跟记者讲述她的家风故事。

虽近耄耋之年,张秀华和老伴儿仍坚持学习。

勤奋、好学、简朴是张秀华家的家风。(秦皇岛日报 记者 安淼 通讯员刘思彤)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