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投票

书信变迁

2018-11-12 18:05: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且不说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书信在交通和通讯并不发达的时期是连接家庭、社会和亲人的纽带,也是励志教人的教科书。

家规家训启蒙就是家书开始: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就教我给父亲写信,写信是当时与父亲交流的最佳方式,用文字记录下这点点滴滴,没有现在人们所谓的代沟隔阂。

父亲是我们村当时“出门”的佼佼者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参加工作了,在天津药材公司做文秘工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父亲一直有着“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在工作之余还努力学习,取得了夜大的大学文凭。

父亲经常用书信鼓励我要好好学习。我记得父亲那时常给我寄《活页文选》,都是介绍古今名著的精品。我也从读书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快乐!我在回信中除向父亲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还给父亲讲述老家农村的年景和生产队里发生的新鲜事儿……

等我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帮母亲担水了,当时我们村子里没甜水井,得担着水桶去邻村小郝庄减河边的井里担甜水。因为人小力气也小,哪里会用扁担摆水桶,我们家乡把小水桶叫微大罗,只得用绳子提。如果遇上我们村和邻村的叔叔伯伯们就太高兴了,他们每次都会帮忙把水桶给提上来。从井边到我家足有一里半地,每次担着微大罗压的我一摇一摆的,晃撒的水比担回家的还要多,肩膀也被磨得红肿。由于从小就饱受农村生活的艰辛,心里就有着通过读书离开农村的想法。每年去天津看望父亲,总会看见父亲床头摆着一摞家书和在《天津日报》上剪下来自己的发表的文章。我也萌生了写文章的想法,于似乎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把这种爱好延续至今。领略到了“积财千万,不过读书”的道理,延长了生命长度和宽度!

和父亲的通信中,让我从父辈人身上看出上一辈人的公私分明,廉洁自律。长期以来,父亲一直从事文秘工作,但父亲从不用公家的信封和邮票,这也是父亲做人的原则。由于历史原因父亲在职工作时一直没能入党,但老人家对党的信仰是忠诚的,刻骨铭心。直到离休后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到病危还嘱咐我们别忘了给交党费。笃定信仰终生许党,不留余饭留精神。

如今想来,当时寄个信不就8分钱的邮票和2分钱的信封吗!沾这点光算的了什么。当我在机关单位特别是检察机关工作以后方才明白,大贪往往从小沾开始的,防微杜渐就要从小处着眼。记得中央第一任纪委书记陈云给家立下“三不准”,要求不仅自己不拿公家一针一线,家属也要公私分明。我想这才是一笔思想境界的财富。

和父亲通信感到荣幸的事很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特别严重。亲戚乡里知道父亲在天津药材公司工作,少不了让我写信买一些稀缺的药品。父亲经常搭钱搭功夫求人情帮大家,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亲把这种帮人的善行作为一种美德,他说“帮人就是帮己。在别人有难处的时候帮一把是天经地义的事。”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那天父亲离我们而去了。他那时已经是患肝硬化的第十个春秋了,在他离休后还纂修了老家小田庄的《田氏家谱》,用生命的烛光点燃了家族的希望,也为我们留下来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厚重。父爱如山,父亲虽没给我们留下家产,却留下一笔精神富矿,让我们受用永远……(田恩中)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