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剧评评选>>名家评戏

坚守戏曲艺术本体

2018-10-15 17:55: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8年9月28日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省会石家庄拉开大幕后,9月29日,展演的三个重要研讨会之一“新时期梆子声腔剧种发展路径专题研讨会”由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牵头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专家、院团长二十余人围绕着梆子声腔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观众的需求,更好地传承发展,就声腔改革、人才培养、传播推广、戏曲进校园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研讨会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张刚主持,并点评各位专家发言,互动交流。

坚守戏曲艺术本体

河北省剧协原副主席刘仲武:梆子声腔系列都是从山陕梆子演变而来的,结合了本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产生自己的声腔。梆子是允许有一点山陕味的,我们《大登殿》里边,“端端正正,正正端端”是山陕老梆子的东西。如果说我们还按照京剧那么唱,自己的地盘会越来越少。比如说我们的唱,很多人按照湖广音唱,湖广音是京剧的专利,为什么京剧唱湖广音?想当初京剧的开门人程长庚是安徽人,他的唱里有安徽的口音。余三胜是湖北人,他的语音是汉调的。特别是京剧到了北京以后,经过北京方言的演化,成了现在的湖广音中州韵。提醒我们的地方戏,我们的梆子声腔系列,一定要站稳自己的脚跟,把自己打造的更坚强一些。

剧作家陈家和:我同意仲武老师的观点,我觉得梆子戏不要走大众化的道路,不要想成为京剧,成为京剧就没有梆子了,要守好自己这块儿地。原来山陕梆子有老味的,继承这个传统,加一点我们河北的方言,形成自己的特色,唱腔和道白一定要是一致的。要小众化,守住自己的方言,守住自己的特点。没有听说哪个豫剧说普通话,《花木兰》是说普通话?还是《朝阳沟》说普通话?只要说了普通话,向京剧一学,这个剧种就完了。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导演段士威: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中,一些新编传统戏一味追求大制作、新奇独特,使得我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不得不摒弃了上下场、圆场、水袖,屏蔽了辅助演员深入刻画人物心理行动的抖髯、跪步、搓步等技巧,也屏蔽了完整的程式性的行动,比如趟马、走鞭。一开灯演员就在那儿站着,一关灯就走,上场下场没有,你抛弃了这些技艺,伤害了戏曲的本体,观众会说你的戏没看头、不过瘾。艺术创作可以推陈出新,可以百花绽放,无论是戏曲新编、戏曲现代戏、戏曲音乐剧、戏曲清唱剧等等诸多艺术形式都可以出现,唯独不可以没有戏曲的虚拟性、程式性,如果失去了戏曲本体,就失去了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我认为传承跟发展其实是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承的工作,有承才能传,先承后传。应该着手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对经典优秀的剧目剧本、导演手稿、乐谱修改稿以及老艺术家们的排练、演出、说戏、授课等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做抢救性的整理,尤其是现在在世的老艺术家,更应该抓紧时间搜集整理。另一方面,应该对经典传统剧目进行原汁原味、不打折扣的复排录制,邀请老艺术家们参加录制,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保证经典剧目能够留得下,进而传得开。第二个是传,戏曲是口传心授的艺术,梆子声腔也不例外。现在部分年轻演员,不问路,只看录像,只学皮毛难得真谛,特别是武戏,动作看似相同,看内里的精髓相差甚远,只有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引导。我觉得每个剧种,特别是河北梆子,要聘请各行当、各专业领域的优秀老艺术家,邀请他们现场说戏、传戏,请他们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让年轻一代真正学到正确的本领,才能在传承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它的纯粹性。

保定艺术剧院院长刘麦穗:我们从业人员应该从唱念做打等基本功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昨天晚上饰演的罗通演员,他有很高超的基本功,不用唱,他一走戏就来了。戏曲的程式性很有魅力,唱念做打要高标准的要求,我不相信梆子声腔传承吃力,如果我们有戏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前途是很好的。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艺术中心原副主任张刚:因为每一个剧种都是依托方言发展起来的,每一个方言里都带有民族感情和文化特征,我们听四川话、河北话、山西话、陕西话,都会有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舞台上都是普通话,恐怕对戏曲艺术的侵害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能理解,不同的地方语言,在交流上会有一些障碍,怕别的地方听不懂,都上了普通话。但是大家都用普通话来表达情感的话,我们所谓的音域同质化也就出现了,这也是我们在戏曲音乐创作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王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