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018-09-25 17:52: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儿时的我也曾是幸福的,爸爸是高阳一中的老师,妈妈在我们村子里教书,那时虽然清贫,但是一家也其乐融融。

1978年的时候,父亲英年早逝,时年哥哥8岁,我6岁,弟弟3岁。

我们兄妹三人就这样"与众不同"了。别人家孩子还在街上嬉戏玩耍的时候,哥哥就要跟着妈妈去地里浇地、收种。我也要一边背着弟弟,还要学着做饭,六七岁时我就会烙饼这样妈妈劳累回家,也好能稍稍休息一会儿。

自打爸爸走后,我总会感觉人们用一种异样看我们,还总是问我“想你爸爸吗”?我也总是说“想”。殊不知那是我们的最痛处。当时的农村都是用人力拉小车,播种、收割都是纯人力的劳动,妈妈每天要去学校教书,种地要起早贪黑的才行。我就在妈妈所教的那个班,记忆中妈妈每天走路都是急匆匆的,她说:"你爸爸不在了,我们不能让人看笑话,你们要记住,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你们要自强自立,奋发图强,不怕吃苦,穷人的孩子就要早当家,在最困难的时候谁帮助过咱要记一辈子!"

“自强自立,知恩图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就成了我们家的家风。

我们那时没有暑假,就是麦假与秋假。

一到麦收季节,经常闹风火天,就怕有风雨雷雹天气,那是要抢收抢种的,我们那时候年龄很小,妈妈怕镰刀剌伤我们的小手,就给我们俩每人一把打菜用的刀子,帮妈妈割麦子,学着拧葽打捆儿,锋利的麦芒扎得我俩娇嫩的胳膊,划出一道一道的血印子......收完麦子还要连夜用铡刀拦腰铡断,一头是麦穗儿,一头是麦秆儿,再各自堆垛起来,排队挨沟等着脱粒,妈妈哥哥负责往脱粒机输送,我负责用簸箕接住脱粒机的出粒口,再一趟趟的运到一边......紧张激烈的抢收过后,就要抢种了,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现代化的机井,那时候都是潜水井,经常不上水,又怕烧了泵,还是分工合作,哥哥和妈妈需要来来回回巡视着土渠的土埝儿是否有开口,要不就给人家白白浇了地,有时给人家跑了漏子,还遭人家劈头盖脸的埋怨。我则负责蹲守在井边,按照妈妈告诉我的,只要是井里不上水了,就要把电闸拉下来,估摸着三五分钟后再把电闸合上。还告诉我,只允许碰那个白瓷的闸头,不许碰白瓷头下面的金属片,碰了就电死了。小孩子就是对什么都好奇,我除了按照妈妈告诉我的反复的拉闸合闸,还好多次萌发了碰碰那几片金属片究竟能怎样,但是看到一合闸呲呲冒出的火光,可能还是怕电死吧,最终还是没碰,我每每想起这些,就好后怕,但是一个6岁的孩子最终还是坚守战胜了好奇,守住了妈妈说的底线,也守住了自己的生命!

转眼就到了秋天,白天要跟着妈妈去地里收庄稼,还要一小车一小车的往家拉。妈妈驾着车辕子,哥哥要傍着妈妈拉一个长套儿,(多添上点力气),一次,在哥哥拉套儿的时候,绳子断了,哥哥一个大马趴磕在了地里,那不是平地,那是长着满地高粱茬子的地!非常的庆幸,真是老天有眼,哥哥正好趴在了高粱茬子狭窄的缝隙中才躲过一劫。妈妈的眼泪刷刷的流了下来。秋收过后,地里没有着急的活计了,哥哥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就去地里挖仓鼠窝,哥哥可是个挖仓鼠窝的高手,通过经验和分析,就知道哪个窝里有粮食,哪个窝里没粮食,窝里有什么粮食都知道,每次都头头是道的说给我听,我只是傻傻的恩恩额的应着。最兴奋要数挖出粮食囤了,这个时候哥哥总是让我下到坑里掏,我身子小,好动转,用哥哥的话说,就是掏囤最过瘾,我们也有“奢侈”的时候,碰到有大粮囤的时候,小粮囤会不屑一顾,把仓鼠窝里的粮食运回家,用水淘了,再晒干,磨成面,掺到猪糠里就是猪最好的饲料,我们一秋天挖的仓鼠粮足足能够养出一头大肥猪!

除了劳动,功课也不能荒废,我们兄妹的功课都是出了名的好,我们知道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改变命运,我们穷,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一晃40年过去了,哥哥早已是北华航的大学教授了,我在邮政储蓄银行供职,弟弟虽说在家务农,但是要强的性格早已形成,我们三兄妹的孩子们也都已经上了大学,妈妈退休在家,儿孙绕膝,侍弄着自己的小菜园,享着天伦之乐。

时过境迁,我家40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不怕吃苦,自强自立,懂得感恩”已然成为了家风,我们将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正是:

从小生活多磨难,

自强自立度苦关,

知恩图报谢雨露,

善美家风代代传。

(崔晓娟)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