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花书包

2018-09-25 16:10: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晚上下班刚刚回到家中,老伴便告诉了我一件惊奇事,说是远嫁承德的小妹给正在读书的小侄儿购买了一个新书包,竟然花费了三百多元。

远嫁承德的小妹心地善良,每年放假后孩子们都爱到承德他姑姑家住一段时间,除了给孩子们做好吃的,小妹每次还会给孩子们送礼物。

前段时间,小侄子到承德他姑姑家住了几天,临走时,小妹便从网上给他购买了这个价值三百多元的真皮书包。

也是在那一刻,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我儿时的花书包。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唱着儿歌《读书郎》长大的孩子,直到如今儿歌里的歌词都已经令我耳熟能详的同时,更是倒背如流:“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夸我懒呀!没有学问,没脸见爹娘。”

改革开放初期,在那个没有电灯,没有电话,吃不饱,更穿不暖的贫困年代里,想买个书包根本是不可能的,除了家里穷没钱买之外,就是有钱的农户想买个书包,也没有。因为那个年代里,就没有什么工业,更没有制作书包的工厂。

记得我刚上学时,学校里发放了书本,因为没有书包,母亲便用麻线给我搓了条麻绳,用来捆绑书本。

以至于那时候上学时,我总是将书本分开,分别捆绑在麻绳的两端,俨然将书本做成了人见人爱的“流星锤”,舞动起来还会呼呼生风。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便给我做了一个花书包,令我真是爱不释手。

花书包是利用过年时做新衣期间裁剪下来的碎布条,一缕一缕对接在一起,然后再缝补成一大块做成的。记得当时家里的碎布条不够用,母亲还到姥姥家与左邻右舍家里借来了碎布条,才做成了那个花书包。

与其说是个花书包,其实俨然就是一个花麻袋,只是多了两根挎带,可以挎在肩膀上或脖子上做书包。

尽管那个极其普通的花书包很是一般,但却一直令我爱不释手。

记得母亲那天深夜在油灯下将花书包做好交到我手里之后,我便将花书包抱在怀里,美美地睡了一大觉。睡梦中还梦到了我背着花书包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是那么的神气,又是那么的自豪。

记得因为那个花书包,我还将男同学李军给揍了个鼻青脸肿。

那是三年级晚自习课上发生的事情了。当时下课后我便去了趟厕所,而当我返回教室时,却发现李军竟然把我的花书包铺在地上当座垫儿坐,可把我给气坏与气饱了,于是愤怒之下我便冲了过去,并抓住他就是一顿好打,连给他个还手的机会也没有。

也是打那之后,其他同学也就再也不敢随便碰我的花书包了。

那时候上学,记得因为家里穷,连个本子都买不起。为此,花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有一根石笔与一块石板。也就是说老师布置了作业之后,当天就要写在石板上,让老师批改了之后,才能擦掉。

也是因为花书包里装着石板的缘故,在放学之后回到家里,因父母下地干活紧锁着院门,我便会将花书包高高抛起扔到房顶上,或者隔着院墙扔到院子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将花书包里的石板摔碎之后,我没少挨父亲的好打。

记忆中,上学的时候,下课后或放了学,我用花书包捡拾过同学们丢弃的红薯与窝头,并用花书包装回家喂猪。

放学后,我用花书包到山坡上采过山韭菜花,以及其它野菜,拿回家做饭吃。

甚至,我与弟弟还将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妹放进花书包里,抬着她玩耍,也让欢声笑语伴随着花书包一起飞,一起长大。

我上五年级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党的富民政策惠及到千家万户,日子越来越好过,越来越宽裕,在花书包破旧得也不能再使用时,母亲便给我与弟弟一人购买了一个新书包。

后来,随着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书包也就更新换代得比较频繁了,甚至所谓的书包还演变成了电脑包与行礼箱,价值几十元,或者上百元的书包也就屡见不鲜了。

可如今从小妹给侄儿购买三百多元的书包这件事上,也让我看到了书包更新换代的历史,也是改革开放历史由贫穷走向富裕与富强的一个历史缩影,也让我这个改革开放的亲历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以及农民由贫困一路走来,走向富裕与幸福的美好生活。(曹盟口述 刘会强代笔)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