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行>>新闻聚焦

拒绝“千村一面”,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促江苏乡村旅游模式升级

2018-05-25 16:19: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月24日,“聚焦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2018全国重点媒体江苏行继续进行,苏南线的20余名记者在开幕式后的两天里分别前往了常州金坛和无锡的山联村、红豆村等地进行采风。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着江苏乡村旅游的旧貌新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旅游正成为全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江苏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早,早在2009年,江苏就曾在常州溧阳举办第一届江苏乡村旅游节,至今该节日已成为江苏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江苏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拥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9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3个,各类旅游经营乡村旅游经营户3.7万家,江苏乡村旅游规模不断壮大。

常州:高端化、商品化的乡村旅游模式升级

离开南京的第一天,苏南线采访团循着江苏乡村旅游发展的路线,来到了常州金坛。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常州许多地区就已经先人一步,开始发展农家乐及相关产业,到了90年代末,常州市政府更是系统地对乡村旅游做出规划,对相关地区进行了专项治理和整顿,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在工厂的选址、排污方面都得到相应重视。进入21世纪,江苏农村的产业不断升级,旅游产品也逐渐增多。如今的常州乡村旅游发展完善,众多条件优越的村落都开始着力打造旅游度假村。它们纷纷以空灵的生态环境,热情优质的服务与特色商品吸引着四方游客。

一号农场种植的有机小番茄

“小番茄33元一斤还供不应求,这样的事在我们一号农场可谓是见怪不怪了。有位客人在我们这里采摘品尝了小番茄之后,买了1000多块钱的。客人说,这里的小番茄和童年的味道一模一样!”位于常州金坛的一号农场占地2000亩,计划总投资2.3亿元,是常州金坛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之一。

作为以有机农业为主、集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于一体的全产业有机生活服务商,一号农场以传统农家乐为基础,进一步挖掘人们对于健康有机产品的需求,不仅让自身的农业产品走向高端,还促使游客从过去的观赏、采摘,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亲自了解有机产品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常州乡村旅游从农业观光到以民俗、亲子游为代表的多主题游玩的模式升级。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乡村旅游产品也不断增多。最初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体验旅游逐渐失去吸引力,使得特色民宿、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地等新业态纷纷落户江苏乡村。在常州金坛茅山脚下,就有这么一片“半边山下”民宿聚集地,在满眼翠绿的山林水涧中,民宿间偶有飞鸟清鸣,隐然有一丝世外桃源的气息。

“半边山下”民宿群

据半边山下文化顾问海平老师介绍,该民宿聚集地项目毗邻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两大景区,平日里甚至“不提前预约,肯定是没有房间的”。自2016年底至今,“半边山下”民宿先后投资了1600万元,新建了九龙潭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商业店铺及各项基础设施。2017年共有二十余家相继开始营业,可接待近200名游客入住。

目前,半边山下民宿项目由“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共有24户农户参与经营。“普通农户一年赚个三五万,完全不费事。肯花心思经营的农户,一年可以赚二三十万,成功为当地的农户增收,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江苏的乡村振兴。”与此同时,海平老师还表示,当地除了对民宿的整体规划与环境改造方面着墨颇多之外,在民宿的运营方面也同样花了很多心思。

在海平老师看来,普通的管家式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新兴的“板娘文化”则成为了“半边山下”民宿最重要的运营模式,即一位板娘负责打造一栋具有个人特色的民宿。“我们现在已经成功招到了第一位板娘,她是一名在新疆工作20年的女记者,是个有故事的人。客人都很喜欢她打造的每一个细节,也喜欢听她的故事。”

相较于扬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来说,常州传统旅游资源较为匮乏,然而事在人为,通过多年来的创新与挖掘,常州凭借后天打造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使得“常州恐龙园”“环球嬉戏谷”等景点享誉全国,让常州一度成为华东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常州“点石成金”的能力让全国侧目。近年来,常州将目光放在了金坛茅山革命老区,用相同的方式,将这座曾经的“废弃盐湖矿”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另一大标志性景点——东方盐湖城。

东方盐湖城

“江南神奇山镇”“道教文化展示”……东方盐湖城有着诸多的标签,也毫不遮掩自己志在必得的野心。采访团漫步于东方盐湖城之中,也不禁为这里优美的环境与清心的道教文化氛围而深深吸引。

据悉,这座坐落于茅山旅游度假区的东方盐湖城,占地27.8平方公里,投资近百亿元。以茅山的“山、水、盐、茶、药、泉”六大自然资源及道文化、金坛地缘文化为依托,打造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文化展示、互动体验、山地旅游等主题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道教文化、感受湖光山色、领略茅山风土人情,还有各种表演、展览和亲子活动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无锡:借物为媒,金色与红色织就的美好乡村

作为较早“吃螃蟹”的省份,江苏走在了全国乡村旅游的前列,也率先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此,江苏省多年来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尤其是乡村旅游经济模式,近年来更是不断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公司化”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产业园区”模式等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又以无锡市锡山区三联村为代表的“公司化”模式最为有代表性。

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虞嘉晔介绍当地农产品

山联村位于无锡、常熟、江阴交界处,十年前曾经交通闭塞,据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虞嘉晔介绍,当年以采矿为业的村民们因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导致垃圾遍地、灰尘漫天,满目疮痍,被定位为区级经济贫困村,“最困难的时候,全村集体负债共1400多万,每年要外借200多万发工资。”

也正是在2008年,山联村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痛定思痛,决定进行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尝试以农富农、农旅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势必要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十年后的今天,当采访团来到山联村时,满眼望去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自然生态园,从猕猴桃到草莓,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以不间断地采摘。” 此外,村里还将养殖业与物联网相结合,简称了物联网黄鳝养殖基地,养殖者可以用手机实时监控温湿度、二氧化碳等,并一键实现放水、增氧等操作,为游客提供多种游玩的选择。

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虞嘉晔介绍山联村

农业、养殖业虽多,但真正让山联村闻名全国的,却是那一朵金黄色的菊花,虞嘉晔更也因为不遗余力地推广村里的皇菊产业,被人们称为“菊花哥”。据悉,山联村多年来一直大力发展黄菊产业,并且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了皇菊花茶、菊花伴植物饮料、菊花米酒、菊花枕头、菊花酵素、菊花润唇膏、菊花酥、菊花奶昔等综合产业链,同时引进食用级的菊花,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包含菊花沙拉、菊花火锅、菊花馄饨、菊花面筋、菊花闷蛋在内的全菊宴,让“金色山联村”的名号传遍全国,也让菊花成为山联村的一张金色名片。有数据显示,2017年旅游接待人次突100万。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0多万元,人均收入3.2万元。

很难想象眼前一派欣欣向荣的山联村,在十年前竟然是一个贫困村,并且在当时还负债1400多万。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举行了村与村的结对大会,在全国选出来12个优秀村跟12个贫困村结对。山联村是12个优秀村之一,跟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干乍村结对,山联村有菊花,干乍村有黄芪、当归。山联村运了一万株菊花苗过去,准备在那边打造另外一个金色山联。

有着1500年历史的红豆树

跨过金色的山联村,采访团又来到以红色为底色的红豆村。“这棵红豆树据传是南梁昭明太子亲手栽种的。它被选为‘江苏十大寿星树’,排名第七。”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村的讲解员向采访团面向着一棵有着1450岁高龄的红豆树,向采访团介绍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历史上王维所咏叹的红豆树,便是我们面前的这一棵……”红豆村因一棵红豆树而得名,但发展乡村旅游光有一棵树是远远不够的。在红豆村党委书记吴敏东看来,与其他发展发展成熟的村镇相比,红豆村无论是在自然景观资源还是基础配套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只有7.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却也有着被传颂1500年的“红豆相思”的故事,也正因此,爱情文化也就成了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主题。

象征着“红豆相思”的红豆院

近年来,红豆村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基础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水蜜桃和花卉种植业为主,陆续建成百花园、千亩花卉研发基地和3500亩的“金顾山”水蜜桃基地,实现一村一品生产格局,每亩地每年的纯收益能够达到一万元以上,2017年全村居民人均收入达4.1万元,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而种植的千亩花海也承载着红豆的美好寓意,让红豆村成为当地见证爱情的“网红打卡地”。(华贤东)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