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剪纸——窗棂上的诗意

2018-01-19 09:55:47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它浓缩了汉文化的传统理念,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嚓嚓几下,随着剪纸人手中挥动的剪刀一张一合一来一回,纸屑徐徐落下,经过雕剔,纸张上的故事和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这些地地道道伴随传统民俗且深受庄户人喜爱的花样,曾随着艺人走街串巷的脚步,传遍河北省内外的无数城镇和村庄。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浓郁喜庆。

同样是“刀与纸”结合的艺术,河北不同地域的剪纸有着怎样的区别?千载而下,不同地方的剪纸行业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本期赏物之旅,我们为您收集“窗棂上的诗意”。

蔚县剪纸

老手艺做成大产业

剪纸是我国民间非常普及的一种工艺,在国内众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都有“剪窗花”的习俗。但是在这众多的剪纸艺术中,河北蔚县剪纸自成一派,堪称剪纸艺术中的奇葩。

因为蔚县剪纸不是“剪”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它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据了解,蔚县至今已经形成了28个剪纸专业村、1100户剪纸专业户,从业人员近4万人,产品畅销美、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突破4亿元。

传统的剪纸技艺拥有者主要是女性群体,剪纸技艺属于女红——所谓“家传的剪子”。直到刻刀介入蔚县剪纸,男性也纳入了进来。从业人员的增多和技术的革新,推动了蔚县剪纸的产业化进程。

早在清光绪、宣统年间,蔚县县城中出现吕、翟两姓的剪纸家庭作坊。20世纪30年代,在民间艺人王老赏对蔚县剪纸人物造型与刻染技法进行改造、规范与丰富之后,蔚县剪纸风格趋于成熟,终成一派。

1956年,蔚县政府将分散的蔚县剪纸艺人组织起来成立窗花社,后改为蔚县剪纸厂,通过整合蔚县剪纸资源,从而发展剪纸社会事业。

1970年代后期,“文革”之后蔚县剪纸厂重新投产,剪纸艺人重操旧业。 1980年代,个体户主要刻染“上街货”窗花,蔚县窗花厂生产的窗花主要销往国外,俗称“出口货”。

1990年代始,随着蔚县剪纸市场的不断扩大,县办剪纸厂、南张庄村办剪纸厂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众多窗花艺人纷纷办起了自己的剪纸厂。

尤其在最近20年里,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蔚县剪纸走上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从一个农村副业,逐步发展为事关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

现如今,依托于蔚县剪纸而建成的蔚县剪纸产业园区,如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中国剪纸第一街、中国剪纸第一村(南张庄村)以及剪纸学校等。蔚县剪纸在集聚、丰富当地文旅产业链条的同时,还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搭建平台,直接促进县域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打树花(火树银花)以及蔚县秧歌的发展一起,共同成为蔚县文旅产业的三张王牌。

目前,在全国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蔚县正依托南张庄村打造“剪纸小镇”,着力打造融合剪纸、民俗、古堡特色的剪纸风情小镇。

蔚县剪纸传承人之高佃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被联合国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84年高佃亮创建了蔚县单堠剪纸厂,2002年在蔚县“蔚州文化中心”——鼓楼成立了“蔚县剪纸城”。近二十年来用他的精湛技艺培养出一大批剪纸新秀,先后创作刻制了数以万计的剪纸作品。

丰宁满族剪纸

源远流长的塞外之花

丰宁剪纸,作品不入史籍,作者不见碑传,然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历经风霜而经久不衰,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民间艺术土壤之中,盛开在塞北燕山深处。

丰宁地名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清乾隆年间,剪纸就已在县内广为流传,至光绪初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时任清县衙小吏的秦敏清曾著文评述了清代丰宁满族剪纸的艺术风格。

与蔚县剪纸的技法相反,丰宁满族剪纸则是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丰宁满族剪纸是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其刻画细腻,有深厚的生活底蕴,追求自然,题材广泛,花鸟鱼虫、树木山石、劳动生活场景皆有,漏光能力强,典雅艳丽,多以窗花、棚花、葫芦、卦签、喜花、寿花等形式出现。

而且每幅剪纸多有寓意:牡丹、白头翁相配称“富贵白头”,菊竹配以鹌鹑称“居住平安”,佛手、石榴、桃象征“福、禄、寿”(亦称“三多”),“喜上眉梢”“五谷丰登”等更是寻常可见。

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近年来,丰宁剪纸在传统手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在内容上又增加了彰显承德地区风貌的人文景观,如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名胜景致,既可点染,也可单色,造型质朴,雅俗共赏,将艺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年销量近千万件。

如今,在当地的凤山、大阁两镇,仍存有专业作坊数百处,经营窗花的艺人近千人,两镇每年腊月都有销售窗花的市场。

丰宁满族剪纸传承人之张冬阁

丰宁满族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45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 满族,号泥香室(阁)主,国家一级美术师。幼即自习书画,后受业于齐敬之先生,长国画、人物、花卉、行书。1974年开始民间剪纸研究和创作,1987年以来致力于满族民俗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张冬阁还自筹资金创办了家庭博物馆,共展出7000多件剪纸作品,除系统介绍丰宁满族剪纸从产生到成熟的历程外,还介绍了中国十大剪纸之乡中另外九家的艺术风格。馆内剪纸作品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无极剪纸

秉持“文人剪纸”的艺术风格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只用不同的剪纸作品内容区分风格与特点,用地域划分类别,其实还可以用“剪”“刻”者不同身份的人群和不同的工艺流程来区分类别。

按照这样的方式,剪纸大致可分为:女红剪纸、工匠剪纸、文人剪纸。无极剪纸就属于“文人剪纸”系列。

无极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陟

过去在民间,能写写画画的人很少,在能写会画的人中对剪纸感兴趣的人更少。但有一些落魄的文人,他们把无处施展的才智用在了剪纸艺术上,这些文人把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刻等各类艺术技法运用到剪纸当中,丰富了剪纸的技艺,也把他们对剪纸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剪纸作品创作当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剪画聪明胜剪花,飞翔花鸟清萍鱼,任它二月风光好,剪出垂杨恐不如。”清代诗人陈文述这首《画林新咏》正是形容文人剪纸的艺术风格。

为无极剪纸注入“文人剪纸”风格的,是无极久负盛名的剪纸高手李荣姐。

李荣姐是无极县东侯坊村人,生于清末,自幼剪纸就小有名气。她的丈夫是一位中医,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写会画。每次李荣姐剪纸的时候,她的丈夫总会在一旁观看指导,慢慢的就演变成,她的丈夫进行艺术创作,李荣姐来剪。这就为无极剪纸注入了写意的成分,使得无极剪纸从单纯的窗花剪纸作品发展到文人剪纸。

之后,受山西剪纸和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无极剪纸很快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剪纸概念,无论是剪刻手法还是创作风格都体现出浓重的地方特色。作为李荣姐的后继传人杨素苗(李荣姐孙女),是无极剪纸公认的艺术大师,其6岁能剪花鸟作品,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她的剪纸作品在石家庄、河北省,甚至全国广为人知。在她一生八十多年的剪纸生涯中,创造了近万幅剪纸作品。其中二十多幅作品,曾在省和国家大展中获奖。

2006年,无极剪纸被河北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无极的众多剪纸艺人加大了对无极剪纸探讨和挖掘的力度,他们总结了“三刻”“三套”“五大刀法”“九十二字诀”的剪纸技法。目前无极剪纸具有代表性的艺人有任丽丛、王志如、于伟玲、赵玉琴、牛世民、王分棉、李芝等,其中,任丽丛、牛世民等剪纸艺人还将无极剪纸带到澳门、韩国等地进行交流和讲学。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