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我的2017 见证跨越发展 共话美好未来

2018-01-19 09:22:57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文/林庆荣 郑晓飞

日历撕下今页,岁月翻向新篇,2017即将走过,我们有幸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2017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变革中把握大势,我们看到,无论是制度建设的创建者,还是具体工作的参与者,亦或是行业发展的受益者,或多或少,都在成长。

趋势是一股洪流,每个旅游人都是其中的一滴水。我们关注他们,因为每一滴水里都能折射出太阳。

亲历第二届省旅发大会——

希望更多企业搭乘旅游发展的“快车”

讲述人:高鹏(新奥集团天女小镇项目副总经理)

在今年秦皇岛召开的第二届省旅发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中,祖山脚下的石门寨镇车厂村,被规划为集生态康养、运动康养、禅修康养等新业态于一体的“天女小镇”。

祖山秀丽的风景和长在这里的珍稀花卉“天女木兰花”,吸引了河北著名企业新奥集团跨界投资旅游的目光。这个美丽小镇占地面积约1500亩,从今年4月初开工建设,到9月18日接受旅发大会嘉宾的观摩,短短几个月,游客接待中心、商业步行街、民宿区等设施便拔地而起。

高鹏亲历了这场时间紧任务重的“战斗”。“我们挂图作战,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山门、迎宾水系、换乘广场、迎宾花海、中心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及民宿的基础建设。”最让他难忘的是9月16日旅发大会的前一天,这天软装家具进场,天女小镇进行最后的装点,全体员工手搬、肩扛、布置、摆放,昼夜不休干了一天一宿。后来,大家翻看这天的照片发现没有一个人的衣服不被汗水浸透。“我们必须给自己竖个大拇指!”高鹏说。

天女小镇的筹建,使车厂村“蝶变”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风景秀美的新村。不仅承接着祖山景区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实质性地提升了秦皇岛区域旅游品质,而且丰富了秦皇岛旅游的业态结构。精心打造的天女小镇在旅发大会上惊艳亮相,相继迎来了6个观摩组,得到了嘉宾的一致好评。

石门寨镇车厂村有121户村民,主要以务农务工为主,年均收入5000元。如今,这里青山拱卫、碧水环绕、林木葱郁,不仅成为一个游客喜爱的的“世外桃源”,而且还带来1000多个就业岗位。“是旅发大会的举办,旅游项目的打造,才带来这样的变化。”高鹏表示。

旅发大会之后的国庆超级黄金周,祖山景区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宜人,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仅10月1日一天,天女小镇接待中心一层的美食大牌档日接待游客就达两万人。

高鹏说,今年亲身经历了第二届省旅发大会,企业对河北旅游业的大机遇和大发展看得更清晰,“我们对天女小镇的前景也更有自信,精心打造的滑雪场12月24日正式营业,同时举行冰雪嘉年华活动,给秦皇岛的冬季旅游再添一个好去处。”

民宿小老板的“后旅发时代”——

城里人都向往我的生活

讲述人 :李宾(保定白石山景区风凉沟村金龙农家院经营者)

2015年,白石山玻璃栈道开通,在天津工作了八年的李宾辞职回到老家,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农家乐。

“干了大约一年,收获倒是还不错,但有点越干越没劲。”李宾说,景区虽然不错,但周边环境很差,他经营的小店门前马路上垃圾遍地,车辆乱停,周边拉客欺客现象很常见……这些让曾经长期在大城市工作的李宾不适应,他心里开始怀疑“家乡的旅游能持续发展下去吗?”

转机从首届省旅发大会的筹备开始发生。白石山被确定为主会场和重点提升项目之一,李宾和乡亲们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一天一个样,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不过分。”

李宾回忆说,2016年那段时间,他们每天沉浸在憧憬未来里就像打了鸡血。“我家在这,到时候就是一条商业街了”,“我家在这,不久就是新式农家院啦”……短短几个月的施工,风凉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整齐的二层仿古建筑拔地而起,很多农家院焕然一新,有的人家在院子里种上绿色有机蔬菜,游客可以随时采摘,免费品尝。

回头客们也认不出来了。今年7月,来自廊坊的王先生第二次来白石山旅游,想住李宾家,却刚到景区就迷路了,被他接回来后感慨说:“变化太大了,开车一路过来,房屋到处是青砖灰瓦,马路两边绿树成荫。都到你家门口了,愣没认出来。”

在李宾看来,“后旅发时代”的白石山进入了旅游发展的“黄金期”。2017年,景区人气爆棚,风凉沟村的村民们腰包也飞速鼓起来,家家户户开上了小汽车,还有很多村民在城里买了房子。前几天,乡亲们组团去香港澳门等地旅游了一圈,回来后大家议论说赶紧办个护照,到时候去国外玩就方便多了。“现在,连城里人都向往我们这样的生活了。”李宾感慨地说。

如今的李宾不再迷茫,每天在自己的店里忙碌,心里很充实,他说:“有政府和政策的支持,白石山景区一定越来越好。我要把农家乐搞出特色,搞成精品。让游客住得称心,吃得满意,玩得开心,临走留下好评,回去后介绍推广。让每一位来住过的游客都成为白石山的推广大使。”

奋斗几代人,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

我热爱这壮丽的绿色事业

讲述人 :李大林(塞罕坝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7年,不仅对于塞罕坝还是对于李大林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塞罕坝建设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并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一年,塞罕坝旅游人荣膺“河北省工人先锋号”;这一年,李大林本人获得了省委宣传部和省旅游委共同评选的“最美旅游人”荣誉称号。

一件件大事、喜事激励着塞罕坝旅游人。2017年,李大林与同事们积极推进美丽景区建设,精心打造旅游产品,细心美化旅游环境,让八方来客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塞罕坝感受生态美,享受心情美。

为了守护绿水青山,他们加强客流统计监测,实施文明景区建设,引导员工文明服务、游客文明旅游、商户文明经营,使文明之花开遍塞罕坝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品质的提升,2017年,塞罕坝旅游收获颇丰,全年入园总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6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在塞罕坝旅游的带动下,周围更多的老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最近,李大林正在进行智慧景区建设和谋划冬季旅游项目。他说,这两项必不可少,智慧景区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冬季旅游市场与产品的开发,将把塞罕坝不同的体验和美的感受带给游客。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被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为塞罕坝的旅游人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把塞罕坝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的塞罕坝早已成为一颗塞外明珠,这里的人们依然牢牢记着“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和使命。李大林说,“我生在塞罕坝,又在塞罕坝长大成人,我热爱塞罕坝,更热爱这壮丽的绿色事业,我要与同事们共同谱写塞罕坝二次创业的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这是塞罕坝人的热忱与决心。

从“7·19”洪灾里走出来——

历经“生死”的红崖谷更美丽

讲述人:杨明华(河北白鹿集团董事长)

2017年12月24日,红崖谷玻璃吊桥开通。在这个日子里,杨明华感慨万端。一年多前,因遭遇7·19特大洪灾,红崖谷景区建设项目一夜之间处于毁灭的边缘。她说,那是“不堪回首、不愿回首的一段日子”。

红崖谷是白鹿集团为与旗下白鹿温泉互动而投资的新项目,2015年3月开工,一期投入资金10亿元,包括红崖古镇、孔子塾院、四合院、水系景观、林溪花海、环山云梯栈道等,2016年7月12日总体完工并对外开放。

然而,开业仅一周之后,连续三天的特大暴雨袭击华北地区,引发了大面积的山洪、泥石流。红崖谷景区也没有幸免:基础设施及绿化风景带被全部毁坏;水系景观和林溪花海被冲毁;计划开工的玻璃索桥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环山栈道浸泡、毁坏严重;从温塘镇通往景区公路也被冲毁10多处。损失额总计达1.9945亿元。

回忆起当时的惨状,杨明华依然心情沉重,“从1996年创业至今,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与困苦,从来没有掉过眼泪,但在7·19之后,我第一次失声痛哭”。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杨明华选择坚持下去,她带领员工立即投入灾后重建。

洪灾给红崖谷景区带来了约20多万方的泥石流清理任务,每天动用机械设备50余辆,用了13天的时间才全部清理完毕,同时开始恢复景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8月20日,景区灾后重建方案论证完成,9月底就完成了景区外延后入口的服务中心工程。今年5月16日,不到一年时间,一座美丽灵秀、古朴典雅的风情古镇终于呈现在人们眼前!而随着玻璃吊桥的开业,红崖谷又将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兴奋点。

历经“生死”,重生的红崖谷更美丽。

把村里的老院子变成北京人喜欢的“灵魂居所”——

创业梦想的实现离我越来越近

讲述人 :李建华(香河县特色民宿品牌创建者)

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洪流中,廊坊可谓一道“绿色清流”。在“京津乐道 绿色廊坊”理念指引下,乡村游成为他们抓住差异化、吸引京津休闲游客的重磅一环。国安第一城、葡萄庄园、生态农场、万亩荷塘、蒋辛屯乡村旅游片区等景区景点纷纷崛起。

而在现代乡村旅游体系中,有特色、有风味、有文化质感的民宿又是主要支撑点之一。于是,在廊坊这片热火朝天的环京津全域旅游建设蓝图上,安放了越来越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的创业梦想,吸引京津人才回流的趋势隐隐形成。

民宿创业者李建华是其中一个。

在京闯荡十几年,香河小伙李建华干过广告传媒,做过旅游规划。去年,他偶然发现蒋辛屯镇的“民宿潜力”,决心在此迈出创业第一步。

“我不是心血来潮,是详细了解国家全域旅游和廊坊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后做出的审慎决策。”他说。

蒋辛屯镇的北吴、仓头、王店子3个“省级美丽乡村”分布潮白河沿岸,旅游资源天赋异禀,和对岸北京通州区即将建设的京郊湿地森林公园遥相呼应。

然而,与周边美丽风光对应的是,风雨侵蚀下,村中许多闲置民宅日渐破败。李建华却偏偏看上了这些老院子,他说,“在我眼里,这是宝贝。”

他带领团队考察承德滦平唐乡、北京密云古北村、江苏南京水墨大埝等地民宿,参加旅游部门组织的民宿培训,然后结合当地民俗,创建了主题各异、具有主人文化、温馨服务的“香居小筑”, 客源锁定北京成功人士、家庭周末休闲、民宿体验爱好者等群体。

在今年4月举办的首届“廊坊市最美民宿大赛”中,“香居小筑”凭借理念、创意、模式脱颖而出。9月,“香居小筑”部分试营业,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接待入住游客268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15万元。

到今年10月,余舍、国粹堂、松息别院、九雅歆居、潮白心居等10家主题民宿已经建成。目前,李建华的公司跟40户农民签署闲置房长期租赁合同,计划两年内完成民宿改造。

“创业梦的实现离我越来越近了。”李建华对自己和“香居小筑”的未来满怀信心。

一名记者眼里的文明旅游——

文明旅游正在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

讲述人:刘冰洋(河北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

刘冰洋是河北日报“文明河北”版的一名记者,因为职业需要,他做了不少有关文明旅游的选题和稿件。他说,“我感觉近一两年来,文明旅游正在逐渐演变成人们自觉遵循的行为规则。”

他笑言,各种赏花节越来越多,这类旅游节庆活动最能见证游客的文明素质。美景赏完,现场往往“花叶折损、一片狼藉”。

今年4月,一所大学举办“樱花节”。刘冰洋也去了,各处走动,却是在留心观察游客的行为。有几次,他发现有的游客伸手想制造“花瓣雨”,却抬头看到警示牌,再看看周围游客,脸上闪过不自在的表情,自动终止了不文明行为。

“有些人觉得文明旅游只是一种提倡,是虚的口号和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但通过加强各种措施引导,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是会落在每个人实实在在的行为上。”刘冰洋说。

让他真正感觉到文明旅游建设效果的,是今年的另一场采访。11月,他走访石家庄周边几处旅游景点,在今年市旅发大会举办地的正定古城,尽管是节假日,游人众多,却秩序井然,景区内外清清爽爽。工作多年的保洁员告诉他,旅发大会之后,古城环境整顿大变样,游客的文明程度也随着提升了,自己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很多人一看周围这么干净,自己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了”。

让他更惊喜的是,采访中他发现,加强旅游文明建设的举措不再只是停留在提倡和宣传。国庆前,石家庄市旅游委倡导旅游经营者和游客践行文明旅游行动,维护旅游行业整体形象。不少景区因地制宜推出体现效果的好招实招。

在正定县荣国府景区,他看到很多游客拎着空饮料瓶,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到“垃圾兑换点”兑换面巾纸、口香糖、鼠标垫等小物件。“这是一种参与和互动。东西不在大小,游客很开心,能够激励他们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刘冰洋说。

今年的采访中,刘冰洋明显感觉那些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大大减少,互帮互助、文明礼让却越来越多。他说,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文明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引导游客在出行中自觉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觉得特别有价值、有意义。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