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十大新闻 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三代接力书写绿色传奇

2017-12-12 16:03: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7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五)

【人物名片】

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热潮。

55年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集结河北省最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

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他们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1962年2月,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360多名创业者踏上沉睡的高原,迎接他们的是极端的寒冷和漫天的风雪,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尽管条件如此恶劣,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们第一年就栽下了近1000亩的树苗,但到了秋天,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春天,他们又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足8%。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激发出了更强的斗志。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咱自己育苗;苏联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咱自己改造。1964年春天,在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带领下,塞罕坝人打响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一次造林688亩,成活率超过了95%。由此,塞罕坝造林全面展开。

就在荒原上的绿色版图快速扩张时,1977年,一场罕见的“雨凇”给林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夜之间 ,57万亩林地受灾,损失成林5000多万株,好几年白干了。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又接踵而来,12万多亩落叶松被直接旱死,又是好几年白干了。

然而,这并没有使塞罕坝人退缩。他们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之后,带着前辈的嘱托,第二代和第三代务林人继续扛起了护林、营林,重塑生态的大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强调环境生产力理念,把“自然休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这给了塞罕坝人更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决心把“抚育森林”进行到底。

先坝上、再坝下,先顾树、后顾家。今天,尽管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但塞罕坝人的工作时间表里仍然满是辛劳与付出。

为了植下新绿,施工员需要连续作业,整月整月地吃住在山上;为了防治病虫害,防治员需要连续几个月半夜2点出发实施喷烟作业;为了防火安全,分场责任人需要驻守营林区,一待就是半年多……

现在的塞罕坝林场里,9座望海楼中有8座是夫妻共同坚守的。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塞罕坝的望海楼。他们在每年9个月的防火期里,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5000多次。

一代代塞罕坝人躬耕不息、接力不止,造就了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中史无前例的奇迹。

如今,塞罕坝林场内人工林已达1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塞罕坝的林木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文/记者李巍)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