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逝芳菲尽秋来意更浓 寻踪觅迹赵邯郸故城

2017-11-14 16:28:35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48年前,我曾与古城邯郸结缘,被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一有空,就穿行在那些古街巷,去浏览,去寻觅。赵王城、插箭岭、学步桥、回车巷,当然去的最多的还是邯郸人俗称的“城里”,即从南关口到北关的学步桥,当今人们叫“城中街”。

退休以后离开了邯郸,却已经把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故事,都留在那个古城小巷里。只要回邯郸,我一定会去那里,沿着曾经熟悉的小巷,回忆过去的时光,回首那渐渐逝去的历史。

古,旧,清冷,走着走着,我想起一个词叫“春逝芳菲尽”。这里悠久的历史留在了老人们期待的眼神里。和那些空心村一样,老城也会空心。

邯郸,华夏大地上一个三千年没有改变名字的城市,几千年的传承让它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故事。故城已老,然而这个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邯郸人的地方却并没有逝去,仍努力点燃炳烛之明,凝视着大千世界的今天。

文/图 郭书生 网名一介书生,一个爱摄影、爱旅行、爱分享的退休企业家。

一城一名三千年

邯郸曾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首都。邯郸城邑,肇起于商殷,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遗址,位于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邯郸曾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据考查,廓城兴起于春秋时期, 战国加以扩充,是赵都主要组成部分。

邯郸故城包括赵王城(宫城)及大北城(郭城)两部分。它的布局比较特别,宫城与郭城截然分开,而组成宫城的三个小城也彼此独立,宫城以西城为核心,东城和北城为郭城。赵王城之东北,有大北城,为当时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这里不仅还留有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而且从地名中还可以画出古城的清晰的位置。

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走街串巷 寻觅故地影踪

行走在古城里小巷里,似乎可以让人穿越。那古朴而斑驳的旧墙,那精美的木刻砖雕,那久远的历史,似乎近在咫尺。

沿着城中街的两侧有许多条小巷,回车巷就是最为典型的一条。现在人们无法描摹出历史原来的模样,只能在故地,让思绪插上翅膀去畅想。

赵邯郸古城是古赵文化遗址集中地,武灵阁、秦始皇诞生地、荀子故里、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学步桥等历史遗迹荟萃。串城街里依稀还可以看到百年以前的“河北银行”、曾经邯郸最高的领导机关“邯郸专署”大院,这里还有“毛主席纪念堂”。

历史沉淀在街市的地名里,沉淀在那一代代的城中人的记忆中。记得我曾在西安兵马俑看到,秦始皇的出生地是邯郸,再回邯郸之时,我就有意在那一条条老街里寻觅。茫然,困惑,感叹,不知道是哪一条街,也不知道哪一家的院子,中国第一位皇帝的出生地就湮没在其中,但是可以肯定它就在我们的脚下。如果不是人民路与城中街交叉口的石碑,你绝不会相信,这张照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邯郸故城”。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邯郸,当时邯郸最大的政府机关——行署大院,也就是当时的“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就在城中街路东一个几排平房的大院里。

城东街有一条“行宫巷”,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自西安回銮,曾在这里驻留。巷口对面就是“邯郸专署招待处”,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门口的牌子上依稀可以看到曾经的字样。如果推算不错的话,应该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邯郸最高规格的接待部门。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越铺越大。只有城中街依然保持了几十年前的旧模样。

“邯郸要复兴”

毛主席曾经说过,“邯郸要复兴”。邯郸复兴的步伐始于100多年前京汉铁路通车,真正的复兴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钢铁、煤炭的繁荣,邯郸一步步发展起来了。

说今天的邯郸,几乎没有人会提起这个“老城”。我不是历史工作者,看不出哪一些是有价值的文物。只是觉得最珍贵的是这块老地界,维持了三千年不变名字的“邯郸”。

真正不变的还有邯郸人传承的赵文化的精髓。邯郸人以赵文化而荣耀: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那种开放、进取、包容的态度,那种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至今仍熠熠闪光。

春逝芳菲尽,秋来意更浓。邯郸那生生不息的文脉,随故城每个流转的日月,永久传承。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