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朗读者音(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国资系统征集作品

百姓的事儿大如天

2017-09-26 10:06: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学习选段

大家好,我是李佳,今天我要为大家朗读的内容,选自《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

在正定,有一份记忆,珍藏在许多人的脑海,历经30多年不曾褪色。

在正定,有一种情感,沉淀在许多人的心里,历经30多年不曾消减。

1982年3月,29岁的习近平来到这里,写下了自己从政经历的第一笔。

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

为百姓吃饱肚子,他勇于担当,为“高产穷县”减少征购跑省进京,实事求是反映人民心声;

为乡亲致富,他不断找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路子;

为了正定的未来,他关心教育,从校舍抓起,要求每个村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

“明天,我就离开正定了,这点儿钱留下给孩子们买图书吧。”1985年5月赴厦门任职前,他仍牵挂着孩子们。

习近平牵挂着正定,正定人民也牵挂着他。

离休老干部闫月芬养成了追着习近平任职地电视台看新闻的习惯:“他上了福建我就看福建台,他上浙江我就看浙江台,他到上海我就看上海台,他上了北京我就看中央台。他心里有我们,我们心里也有他。”

“老书记好!”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两次到正定塔元庄村调研指导,当欢迎的人群中响起一声声“老书记”时,他高兴地将手伸过去,与群众一一握手。

在正定人的心目中,无论习近平走到哪里,职位多高,依然是当年那个心里装着百姓的“老书记”。

学习感悟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了三年多,和正定人民朝夕相处,“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至今让正定人民感念不已,追根究底,是因为他有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大到全县老百姓,小到一个娃娃,都无时无刻不被总书记牵挂着,由他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民情怀。有这样的总书记,我们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国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