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村落 领略太行陉

2017-08-29 09:54:10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3年石家庄市入选全国首批传统古村落的8个村子中,有7个位于井陉县境内。2015年河北省确定199个立档调查的传统村落,井陉有58个,占到近三成。

每个村落都有世代相传的古老故事,有经历数百年风雨的古老建筑。怀着对古人的敬仰,对古建筑的热爱,笔者走进了静静伫立在太行深山里的井陉古村落。

文/赵梅锦 杜建文

画/尹一峰 篆刻/王新民摄影/柏燕彬 李立华 张郭鑫 赵璇

【井陉】

巍巍太行八百里,北起拒马河谷地,南至沁河平原,一共有八陉。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史书记载:八陉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这八陉就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陉口一般设有关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井陉为太行八陉第五陉,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便是晋冀交通要喉,为兵家必争之地。韩信背水之战的古战场、秦皇古驿道、天长宋古城、井陉窑遗址、皆山书院……承载了厚重历史的井陉,文化积淀同样深厚。

地都

原来叫帝渡

地都村位于冀晋交接井陉县西部,与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山水相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聂荣臻元帅曾在此指挥战斗。村子还有两个名“圪台”和“帝渡”。

相传汉帝刘秀“走国”路过此地,在此渡河赐名“帝渡”;另一种说法是晋文公重耳,在“骊姬之乱”后,外出避难路经此地渡河而过并恩泽当地百姓,故此得名。后来逐渐演变为地都。

村落背依绵山,前临绵河(古称绵蔓河),石太铁路穿村而过。村南山有春秋时期中山国长城遗址——地都长城,秦皇古驿道从村中晋阳街穿过。东街、西街、十字街、二巷、后巷等若干街道连接着四个寨门。寨门多为两层和三层结构,远观门洞低矮,走进去却丝毫不觉局促。

1936年,井陉县南横口村马作霖请国民党华北水利委员会勘测1条“绵右渠”,西起地都村,东至柏山岩,干渠30华里,三条支渠25华里,图纸藏于家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施工,直至1958年3月8日,绵右渠正式破土动工,绵右渠建设分四期工程进行,至1977年历时19年全部建成。

说起人工建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位于河南的红旗渠,殊不知,红旗渠在建造之前,曾专门派人员来绵右渠取经,学习修建人工水渠的经验。

村中的观音庵,记载可考至隋朝,已历尽千年风雨。村子有保存完好的三座“村门”,旧时到了晚上,门一关,就是一个“自家大院”!

村中明清建筑保存比较好,三阁、八庙、二祠堂、30幢古宅院以自己的古朴悠远叙说着历史。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大梁江

擦出你的艺术灵感

大梁江不是江也不是河,而是一个韵味别致、地地道道的北方山地村庄。鸡鸣犬吠,炊烟袅袅,老人聚在墙根晒太阳,小孩在古戏台上奔跑玩耍。

村口有券拱寨门,有古碑,落款是雍正某年,门拱之上一堵屏风,屏风背后“襟山带河”四个字,代表此地山河壮美,村人胸襟开阔。城门之上有阁楼一座,似是小庙,既是烧香朝拜之地,又有抵御防护功能。阁楼的照壁以浮雕镶嵌而成,几何图案的中心是一个威风凛凛的麒麟。门下石块铺路,因年代久远,坚硬的花岗石已被车轮碾压得凹凸不平。

村庄布局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你家门前就是他家屋顶。街巷子均以石铺就,被岁月抛光得圆润平滑。若是小雨天去,雨水洒湿路上的石,撑把伞,悠悠然迈步,才只是想着,就有一种闲适的感觉自心升起,仿佛一不小心踏入了古代大梁江的生活画卷。

夕阳照古砖,青石苔痕绿。山民淳且朴,映我本心迷。有人说这个村最适合搞艺术创作,适合摄影写生,此言不虚。

梁家村

黄连古树击掌鸟鸣

梁家村位于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四面环山,旧有“六垴九嘴绕山庄”的说法。“九嘴”指的就是九个山嘴,喻九只鹦鹉,古时梁家村名叫鹦垴山庄,后更名为梁家村。

据井陉县志记载,梁家村建于元末明初,有600余年的建村历史,目前全村有150多户人家、440多口人,但只有一个“梁”姓,全村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家族。梁家家谱记载,梁家始祖梁士忠从山西平安娘子关迁徙到此。

梁家村有两大奇观:古黄连树和老宅鸟鸣。

村西南的千年古黄连树,高15米,周长3.8米,树冠20多米,根扎在一座圆形石垴的缝隙中。古树四季景色不同,当地有顺口溜称赞:“春絮夏绿秋叶黄,霜降之后穿红装,冬季挺拔傲风雪,历年三月才换装。”

村北一座上百年的老宅,房子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石砖木框架结构,门窗雕花,玲珑剔透,宅院名为“后府”,是梁家第十六代子孙梁成元所建。“后府”主上房的屋顶设有拦马墙,既保安又防洪,也可充当打谷场。只要有人站在这主上房的屋顶面朝院中央击掌,便会传回“吱吱”类似鸟鸣的清脆声音。据专家介绍,这种“鸟鸣”现象是典型的建筑声学现象,即声音传出去后发生反射,出现了“声染色”。“后府”远山环绕,形成一个圆弧状,“后府”又位于中心位置,是声音聚焦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使拍掌声形成连续的颤动回声。此外,“后府”屋顶上沟和垄的排列十分均匀,屋顶的材料为石瓦类材料,十分光滑,令鸟鸣现象更明显。

天长镇

中西合璧古今通

天长镇始建于唐朝,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呈簸箕形,周围城墙长1500多米,是全国独一份用鹅卵石垒砌墙体的城墙。天长镇与307国道隔河而邻,东城门外一座古桥跨河而过,至今还通车,桥栏杆柱头雕着各式各样的石狮,颇似卢沟桥。

穿过一座带瓮城的城门,就进入宋古城了。路两旁都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有的大门依然气派森然,有的房檐却被房顶和岁月压变了形状。只有门前一对对门当,还依然将刻镂清晰的纹理故事呈献给每一位来访者。

“天长王府”位于城内南门街西侧,是一座气宇不凡的深宅大院,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任山东青州博兴县知县王涟卸任后定居于此。

1677年,康熙帝西巡“驻跸井陉”,在此居住。乾隆年间,刘墉为康熙住过的西跨院题写“晴雪山房”匾额。院内一照壁砖雕小篆“百寿图”及两侧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为清代左宗棠手书。民国期间,孙中山曾在此小住,东城门外大石桥因此而又名“逸仙桥”。院内两套中西合璧式四合院,为北洋政府段祺瑞与山西军阀阎锡山所建。

抗战期间,王涟十一世孙王景岳曾任井陉县伪县长,并对该院进行了扩建,修建了地下庭院直通县衙门和南城门。该院整体布局为双喜字结构,占地15亩,房舍162间,是一组构思新颖、建筑考究,融合明清古建、中西合璧的大型庭院建筑群,是天长镇的一张名片。

古建筑我们不内行,无法一一言说清楚,可是随处可见的砖雕却时时夺着一行的人眼目,让人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

沿着主街东行,过天长镇城内学校几十米,便是树叶掩映的皆山书院了。书院的门是锁着的。可以从学校里面进入。细心的同游者发现,校长的办公室在皆山书院的老院子的西厢房。虽然其旧败难掩,可以依旧在使用的旧宅,却不可遏制地焕发着生命力和新机。

小龙窝村

秦皇古道穿村过

小龙窝村原叫龙窝铺、龙窝村,位于天长镇西8公里处,古今两条国家级道路穿村而过:秦皇古驿道和307国道。

据传,该村始建于隋朝,公元600年左右。公元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后,炀二公主和三公主沿秦皇古驿道东逃,曾在此停留百日,终因当地鸡鸣犬吠不宁而离去,最终二皇姑到雪花山、三皇姑居苍岩山修成正果。

小龙窝村历史遗存甚多。古老的石臼、石碾、石磨、碌碡与村子里的古屋、古庙、古桥、古树一起,在现今龙窝村人的生活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小龙窝村仅有一百多户人家,附近却曾有古庙十余座。村西的龙窝寺石窟很值得一观。村子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是管理者也是研究者,他们在村委会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座寺院,名为龙窝寺。

石窟是寺庙的后山墙。该寺始建于北宋,原有山门、大殿、僧舍等建筑,到明清已颇具规模。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后,只留下了崖壁上的石窟。

石窟离地数米,本来是在一座佛殿山墙里面,石龛顶上能看到尖型顶的痕迹,佛殿傍山而建,其梁直接插到石壁上。石窟有十余个石龛,内有佛像浮雕60余尊,若眼力好、心够静,细细观瞧,可以看出雕像虽饱经风雨,却依然神态安然,身姿优雅。尤其是一龛水月观音坐像,璎珞衣褶,几似在随风飘动, 这尊自在菩萨像已断代为唐。

小龙窝石窟造像年代无考,据艺术风格估计,最晚为宋代。山西寿阳人清朝军机大臣祁隽藻,偕母从京城到山西老家,途经龙窝寺,留下了一首绝句: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龙雨,莫教余怒决平川。

南横口井陉窑

“笼盔”建筑

南横口村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旧日村民多以烧制瓷器为业,村中因此有了无数废弃的匣钵(俗称“笼盔”),而这些匣钵则被村民广泛地用于村中的建筑上,别具风格的墙体在游客相机中的出镜率相当高。

村中古窑址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选择了静默。它们或在主街拐弯处,或在坡路的底部,只可惜门锁隔开了我们联系的纽带,但那份历史的沧桑感,穿越时空扑面而来,却是无论如何隔不开。这一道道风景记录着这里曾经繁盛一时的陶瓷制造,记录着井陉窑当年的辉煌。

井陉窑与定窑、邢窑、磁州窑齐名,为河北古窑之一。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代,井陉窑已烧造了成熟的白瓷。

南横口村位于县城南部约8公里,绵河、甘陶河交汇处的西南丘陵上,居民多姓马,成村于西汉,是井陉窑三大片区之一,也是井陉现代陶瓷业的发源地,遗存县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瓷窑遗址。

南横口古瓷窑遗址地层丰富,断代连续完整,最早的古窑遗迹见于金元时期,现存窑场为清或民国所建,是全国独此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馒头窑。

按布局状况,南横口传统村落可划分为马家大院、南场、半坡儿、礼让街、古瓷窑遗址五大片区。保存至今的清、民国民居约有50多座。其中清代咸丰、同治间南横口士绅马席珍、马贡珍兄弟之宅院,现被称为“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是马家的后人。他说,这个院子是两进的院子有九道门。老人让与我们同行的井陉文联作家到屋中取钥匙,开门带我们到后面的院子。屋子是井陉特有的窑洞。老人家步履稳健,神态安然,守护着这份在今人看来依然令人羡慕不已的家业,守护传承了几百年的精神家园。

于家村

气节清白传家远

于家石头村,是一部用石头写的村落史诗,村里于氏都是明代名臣于谦后代。全村95%以上是于氏家族。在明代成化年间,于谦之长孙于有道从井陉南峪村迁居于此,繁衍至今已20多代。

500年来,于家人就地取材,修梯田、盖房屋、雕石器……于家石头村有“不到村口不见村”的说法,村庄四面有门,农居顺势而建,石房、石窑、石街、石墙,组成了一个个石头四合院。古村古景风采依旧,明、清建筑完好无损。村中有300多座四合院,无一雷同,各有神韵。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建于明天启年间,先后走出12名文武秀才的石楼四合院。

“清凉阁”建于明万历年间,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此阁上层是砖木结构,下面两层为全石建筑;石墙石壁、石拱石券、石梁石柱、石阶石栏、石门石窗、石鼎石案、石榻石龛、石磬石匾,比比皆巨石,累累成石山。

更为奇特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石块巨大惊人,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巍巍然,凛凛然,耸立于山间村首,蔚为壮观。在古代条件下,如此巨大的石块、巨大的工程,如何完成,难以想象。

吕家村

红色与远古并存

吕家村在更深的山里,太行深处的这个小村,比梁家村还清净,还小。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官房碑记》记载:“吕家村,环村皆山,接壤平定,洵正定之锁钥焉,而民风淳朴,风俗近古”。

村里除了一外迁户外全姓吕,是井陉境内吕姓最为集中的古村落。据吕氏谱书记载,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6年)就有人居住在此,后本县南障城洪河槽有吕氏迁居此处,因吕氏家族人丁兴旺,改名为吕家村。

目前村里的明清时代建筑共有76处,其中吕考勤院、绣楼院、吕聚怀院、吕拴科院、吕玉峰·吕俊庭院、吕兵拴院、福寿古宅和吕增琳院(新院)保存比较完好。这些老屋冬暖夏凉,目前仍是吕家村村民主要的居所。

抗战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就是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邓小平旧居,是一座占地两亩许的石头四合院,邓小平就在这里指挥的长生口战役。此宅坐南朝北,大门为抱厦门楼,门厅为二层建筑,石墙瓦顶,有石砌屏风。南上房为石头拱券式建筑,共四间,依次为警卫室、作战参谋室、邓政委办公室、邓政委卧室。东西各厢房均为指挥部、科室人员办公室。

尾声

古村落的木雕、砖雕、斗拱、脊兽、门当、户对,秦始皇东巡时走过的古驿道,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战和百团大战的战场……小细节与大历史共同勾勒出井陉的文化脉络。

井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井陉拉花”曾在全国秧歌大赛中获四项大奖。此外,还散落着“跑灯”“放火”“花会”“点火竿”“打铁花”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近年来,到井陉游古村落的游客越来越多,古村的保护成了一个新的课题。2016年2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一致通过在井陉县设立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保护区规划范围包含井陉县天长镇、于家乡、南障城镇、秀林镇四个乡镇的24个村庄。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