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杨义宝(秦皇岛)

交些朋友种些地,帮人等于帮自己。自从在母亲那听到这句话,杨义宝就把它刻进脑海,这句话也成为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赵润起夫妇(保定)

自2000年赵润起夫妇创办免费婚介—花园婚介所以来,他们共帮助1100多对有情人成功牵手。

卢英红(石家庄)

16年来,卢英红带领爱心无限网的志愿者,组织公益活动1100多次,行程10万多公里,迄今已资助7900多名贫困孩子。

张红琢(唐山)

“不能让烈士流血,再让他们的家人流泪。”9年来,来自唐山的张红琢已成功为全国近600位烈士寻得亲属。

杨爱功(邯郸)

在涉县左权将军墓,一位白发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26个寒暑,穿梭其中,守墓护墓。

姜雪梅(廊坊)

20多年来,她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始终担负着全村近千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

高立军(廊坊)

香河县环卫局局长高立军把办公桌“搬”到了马路上,带领一班人在短短几年间树立了香河环卫人的新形象。

徐培培(邢台)

“贫瘠之地,往往是成才的沃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比玉兰、学玉兰、做玉兰’,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于月春(沧州)

今年是他们结婚三十周年,虽然生活历经坎坷,但他们依然相濡以沫。

张志旺(衡水)

十八年来,张志旺精心照顾患病的母亲,十几次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至今还是孑然一身。

闫兰祥(石家庄)

几年来,闫兰祥主动承担起疏导员的角色。每天6时到8时,18时到20时,都会出现在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王建辉(保定)

从11年到现在他坚持24小时免费汽车公益救援,几百次在车主最需要的时刻来到他们身边,用爱心温暖市民回家路。

张忠斗(邢台)

张忠斗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20多年,2000年注册创建公司,不仅自己走向了致富路,还去帮助弱势人群。

杜西武(廊坊)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乡亲们养育我长大成人,我要报答他们。”他坚持40余年义务理发,愿做当代“活雷锋”。

崔立伟(石家庄)

自加入巡逻队以来,崔立伟在正定县城驾驶摩托车行驶近20万公里。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成了其他同志学习的楷模。

刘鹏(保定)

他助人为乐,舍小家为大家,展示新区城管风采的真正含义,被保定网友称赞为“最美城管哥”、“保定正能量”。

郭启志彭继云夫妇

38个春夏秋冬,郭启志彭继云夫妇一直默默无闻地值守着,为国家省市地震部门提供了许多详实的数据资料。

卢巧凤(石家庄)

她是平山县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先后赡养了公婆、亲生父母、养父母和“义父母”共八位老人,她的故事传遍十里八乡。

宁颜峰(秦皇岛)

自1988年以来,宁颜峰一直照顾着高位截瘫的妻子王俊玲。26年,他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丈夫”二字的内涵。

梁义(承德)

滦河“梁家豆坊”第四代传人梁义,在生产经营中通过讲诚信站稳市场,讲良心赢得长久利润,讲信誉受到人们尊重。

李济周(邯郸)

李济周从1991年5月开始担任村里的义务收发员,25年来经他手的报刊邮件数以万计,从没有向乡亲们要过一分钱。

刘福顺(廊坊)

俯首银针指上飞,半百岁月鬓间过。刘福顺记不得自己走了多少路,不清楚到底用掉了多少针,更算不出治愈了多少患者。

温太英(石家庄)

这位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老人说,他“拾荒”除了贴补家用,更多的是将积攒下来的钱捐献给灾区。

李孟拴、李彦芬夫妇

学员是智残人,授课的是老太太,家里老先生给打下手。两位年龄加起来149岁的老人,告诉大家,格局、担当、大爱……

李树亮(石家庄)

李树亮为了信守承诺,报答李混混当年对岳父母一家的帮助,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像亲生父亲一样赡养。

杨军(张家口)

十多年来,杨军在蔬菜生产经营中以诚信为本,重合同守信用,受到北京等地超市、菜商、菜农的一致称赞。

刘胜法(石家庄)

从1978年开始从事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刘胜法行程5万多公里,演出2000多场次,观众达8万多人次。

刘传军(廊坊)

刘传军是公司的铁算盘, 在后勤工作上,哪怕是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他都会坚决做到“勤俭节约,减少浪费”。

赵强、秦换影夫妇

赵强秦换影夫妇用近30年的时间诠释了“孝老爱亲”这四个字,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郭秀莲(张家口)

郭秀莲,一个下岗女子,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变故,她收起眼泪,抹去伤悲,用不离不弃的爱,演绎了一曲夫妻绝唱。

梁文生(保定)

用5年来形容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得出贵在坚持的道理。然而安新县的梁文生,却用5年来书写了一桩爱心传递的故事。

谭秀菊(保定)

20年前,她把一对老年夫妇接回家,至今仍把一位老人当亲娘一样照顾,乡亲们对她的善行赞叹不已。

爱心救援队(辛集)

辛集爱心救援队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个以汽车亏电对火、更换轮胎、送水送油等简单救援为服务内容的公益志愿组织。

司玉良(石家庄)

司玉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奉献给了慈善事业。他奔波各地搜集贫困学子信息,通过公益网站发布,让这些孩子得到资助。

王兆辉(秦皇岛)

作为民警中的一员,他默默无闻;但在有人落水时的危难时刻,他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人民警察的英雄本色。

陈金生(邯郸)

自18岁当上人民教师后就与“红领巾”结下不解之缘,43年的教师生涯甚至退休后至今,他一直奋战在少先队工作的最前线。

车志忠(保定)

车志忠筹集款物价值484万元,捐款24万元,救助对象达到了1303人,建成希望小学6所。

张宁宁(石家庄)

她是全省首家新闻媒体建立的城市公益网站“石家庄失物招领网”和“石家庄失物招领志愿服务支队”的发起人之一。

张侠(廊坊)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子,都知道张侠书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侠骨柔肠”。

卢秀环(廊坊)

卢秀环十几年寒暑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全身瘫痪的丈夫石应孝。很多人不知道,卢秀环与石应孝是一对“半路夫妻”。

马广杰(廊坊)

大厂县大厂镇小厂村有这样一位老人,担任义务文化宣传员17年,以实际行动为村街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王正臣(承德)

王正臣是一名退休干部,他放弃了退休后安逸、舒适的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的真谛。

赵春杨(唐山)

6月初,赵春杨紧张忙碌了一个月,终于赶在学生放暑假后正式开馆,这成了附近中小学生暑假读书的好去处。

“铲车英雄”群体

洪水来时,他们开着铲车救出了200多名被困村民,大家把他们称为“铲车英雄”。

吴和春(保定)

40年来,老人行程数十万公里,奔赴地震、泥石流灾区进行救援。他为灾区群众免费维修电器2000余件。

孙志宇(邯郸)

30多年来,他凭借精湛的医技,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一名农村医生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牛爱国(保定)

30多年过去了,现在老牛的山上共有松柏90000多棵、洋槐14000多棵、黄连木10000多棵,荒山终于变得绿油油了。

徐鸿忠(石家庄)

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医疗废物,徐鸿忠却每天都要跟它们打交道,而且一干就是18年,风雨无阻。

郭艳彬(石家庄)

18年时间,郭艳彬共行车5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13圈,期间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

贾淑莲(廊坊)

虽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只要提及她孝敬公婆的事迹,邻里街坊、周边村庄的乡亲们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

未淑云(秦皇岛)

每年春节未淑云都拿出2000元分别送到区民政局和区残联,这件事她从1999年至今一直都在做。

任晓飞(石家庄)

面对洪灾,他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顶着暴雨破堤放水排险,使遭遇险情的23户63口人成功脱险。

张娜(沧州)

两年多来,在东光县残联上班的张娜,利用空闲时间,每周为盲人朋友录制有声读物,目前已录制了100余篇。

李子木(石家庄)

这个11岁的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已两年多,被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评为“最具影响力志愿者”。

宋建亮(秦皇岛)

他先后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参加地秧歌的义务演出, 2010年5月,他还将昌黎地秧歌扭到上海世博会上。

刘三润(石家庄)

7月23日,从重症监护病房到普通病房第一天,刘三润就直接回村,迅速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韩文斌(保定)

改造大山,让家乡绿起来。这位军人放弃了含饴弄孙的人生乐趣和安逸的城市生活,一个人苦扎八大岭,建设八大岭。

张海英(石家庄)

张海英坚持扎根乡村近20年,没有节假日,全心守候着全村人的健康。她也被全村人称为最美的乡村医生。

吕庚付(石家庄)

当人们问他能坚持多久时,吕庚付说:“人活着要讲究个良心,只要“岳母”活一天,我就会耐心地伺候她一天”。

刘孝福(石家庄)

从1989年开始,刘孝福就担负起照顾师傅冯彦芳的重任,为给师傅治病几乎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但刘孝福无怨无悔。

瞿廷芝(保定)

近30年,她执教于易县大山深处的同一个校园;整整8年,她独自一人坚守,老师、保姆、炊事员、保洁员……

回振铎(沧州)

每天生活费不到20元,却把毕生6万元积蓄捐给贫困生,对自己抠门,对贫困生却“一掷千金”。

贾玉平(保定)

她在保养自己的同时也坚持“保养”村容,义务清扫村里的街道,这一扫就是12年。

陈占学(保定)

陈占学,他就有一双这样的手,勤劳地开创了自己辉煌的事业,也为千家万户30年来不断地带去愈来愈好的生活道路。

张贵豪(石家庄)

他在这个市场卖豆浆10多年来,始终坚持“拒绝使用消泡剂,做纯豆浆”,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崔彦生(石家庄)

崔彦生献身深泽坠子戏事业迄今已四十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燕赵群星奖、首届燕赵文化之星等诸多荣誉集于一身。

程德庆(张家口)

观测站建成初期,偏僻、荒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值守员程德庆从22岁那年来到这里,每天做着重复、单调的工作。

孙增来(沧州)

十年来,有2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了乡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叫孙增来。

刘占虎(保定)

43年无悔坚守,刘占虎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默默耕耘在大山深处,用无私奉献书写着一个乡村教师的人生理想。

谢娟(沧州)

30岁的谢娟和25岁的弟弟谢金城,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故事在清州镇八里庄村悄然传开。

编辑:高薇 | 美编:梁玉 | 制作:梁玉 | 技术:牛洲平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562054
  • 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0311-67563500 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0311-67563200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