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墙材建设美丽河北>>视频访谈>>

河北绿色建筑位居全国前十绿建专家做客直播间深度解读河北省绿建新政

2017-05-27 10:3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5月24日15时,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郁达飞,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肖文静,河北九易庄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排水专业总工程师潘书通做客河北新闻网网高端访谈节目,与主持人就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访谈实录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建筑品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规定,指导和规范全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工作,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冀建【2016】21号),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针对《要点》相关话题,本栏目邀请了三位嘉宾进行解读:郁达飞,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肖文静,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潘书通,河北九易庄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排水专业总工程师。

主持人:首先请郁主任介绍一下绿色建筑。对老百姓而言,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有哪些好处?

郁达飞:“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通俗的讲,绿色建筑就是“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的建筑,也叫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布局十分合理(节地),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节材),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节能),为居住者创造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对老百姓而言,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有三方面的好处。

首先,发展绿色建筑能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随着我省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灰霾天气经常出现。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为改善大气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其次,购买绿色建筑能为老百姓节省使用成本。拿绿色建筑中二星级建筑来说,一栋二星级绿色建筑其建造成本比普通的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只增加30元/m2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0m2左右的居住建筑,每套住宅增加的成本为3000元,这相对于一套售价在100万元左右住宅来说,增量成本不到0.3%。而一套100m2的二星级绿色建筑,在河北,每年每平方米可节约8度电;按照1度电0.52元计算,每年可节电费416元,每年每平方米可节水0.44m3,按照1立方米3.7元计算,每年可节水费162.8元,全年节水电共节约578.8元。也就是说,初次增加的成本在5年内能收回,5年以后的几十年,将长期节约使用费用,以一栋建筑使用寿命70年计算,则一套100m2左右的住宅,长期使用节约的能源费用约为5万元。

最后,绿色建筑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绿色建筑小区,由于布局合理、减少了小区热岛效应,夏季小区内相对阴凉与通风,冬季室外不会出现强烈的吹冷风感,适合人们一年四季室外休闲和活动。绿色建筑因为其屋面、外墙、外窗的隔热效果好,夏季可减少空调使用能耗;春秋季节,由于绿色建筑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室内不会出现燥热与闷热感。

主持人:河北省是如何推广绿色建筑的?

郁达飞:近年来,我省从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示范引领,从组织机构建设到能力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绿色建筑规划、建造、管理经验。我省对绿色建筑发展总的要求是规模化发展一星级绿色建筑,适度发展二星级绿色建筑,高水平建设三星级绿色建筑。

政策体系方面,一是启动我省绿色建筑立法工作。编写完成《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送审稿),现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并已上报省人大;二是印发了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示范项目监管和验收、河北省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评审、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目前江苏、浙江、贵州、广西已出台了绿色建筑相关条例,大大推动了当地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我省要完成国家要求的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的指标,任务重,压力大。今年,我省起草完成了《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送审稿),想通过对我省绿色建筑发展进行立法,来规范绿色建筑相关工作,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以确保我省绿色建筑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绿色建筑涵盖的环节多,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因此想通过立法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节能评估、设计审查、施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

技术体系方面,颁布实施了与我省绿色建筑相关的评价标准、运营标准和施工管理三部技术标准;编制完成了《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正在组织编制强制性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以保证绿色建筑的建造真正做到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全过程管控。

示范引领方面,2014-2016年,共使用专项墙改基金5000多万元,全省支持了156个示范项目。通过持续资金支持,有力推动了全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新型建材(墙材)推广等工作开展。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行为引导,2016年,全省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31.5%;新增评价标识项目109项,评定建筑面积642.03多万平方米。全省累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316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累计评定标识面积2869.91万平方米,实现了我省标识个数和面积逐年稳步增长,绿色建筑数量和面积都在全国排名前十位。

主持人:为什么要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的出台会带来什么影响?

郁达飞:我省是全国率先探索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与施工图审查合一方式的省,力争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另一方面,积极调动我省33家审图机构(900左右审查人员)的技术力量,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技术服务,以确保实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的指标任务。一是通过施工图审查强制推行一星级绿建标准,促进我省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二是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实现对设计质量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市场行为的同步监管。

《要点》中分别对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和施工等单位做了明确要求。1、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设计要求,要提高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水平。2、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将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与常规施工图审查同时进行,提高审查工作质量。3、建设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修改已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相关设计文件,确需修改的应报原审查机构审查。

主持人: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有法可依吗?

郁达飞: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的法律依据,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了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的审查内容,第(三)款要求审查“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开展施工图审查——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是2017年4月发布的《河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

主持人:《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针对的是什么群体?

肖文静:《河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1 总则;2 基本规定;3 建筑专业;4 结构专业;5 给排水专业;6 暖通空调专业;7 电气专业;1个附录,即附录A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表。还有36个附表,分建筑、结构、水、暖、电五个专业给出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五大部分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的审查要点。

针对的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

主持人:我看到《要点》里涉及很多专业,专业性很强。接下来请肖工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专业技术要求。

肖文静: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涉及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其中,结构、电气专业所占比重较小,建筑、水、暖专业是重点。而建筑、暖通专业大都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已经纳入传统建筑节能的设计、审查要求中,所以水专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主持人:有网友问到涉及建筑专业的突出问题,是建筑前期方案设计如何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有网友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在方案设计阶段没有考虑绿色建筑要求,在施工图审查阶段发现该项目不满足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的要求:在节地与室外环境部分,居住区人均用地和绿地率得分很低,场地风环境也不符合要求,由于位置稍偏,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也不能得分,只能用景观得分、雨水收集等,但这些做难度比较大,投资也大。问这种情况该如何把握?

肖文静:这种情况只能调整设计,直至满足绿色建筑要求为止,代价会很大。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色建筑前期设计的重要性——前期不重视,后期代价大。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结合项目策划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确定设计方案。如果前期不考虑,在设计后期,也就是到了施工图阶段再为了做绿色建筑而设计,很容易陷入简单的产品、技术的拼凑和堆砌,并不得不以高成本、低效益作为代价。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涉及的技术要求中,有近40%的条文内容需要在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中落实或考虑。绿色建筑在常规建筑考虑的功能、空间、美观等需求之外,重点关注建筑行为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常规建筑设计所考虑的“功能-空间”,绿色建筑设还应同时考虑“环境-资源”,要求设计方案不仅仅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更要考虑如何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价值观念的转变。

主持人:涉及暖通专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关于电采暖的问题。我省正在积极推行煤改电的工作。但有网友说,如果工程项目利用电采暖,则一定不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是这样吗?

肖文静:热能根据其温度的高低可分为低品位能源和高品位能源。高品位的能源是指电力、机械功、燃气和液体燃料等,是相对那些不易利用的易造成浪费的能源而言的,所谓低品位能源包括热能、生物能等,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高品位能源转化到低品位能源的效率可达到100%,而低品位能源转化到高品位能源的效率则低得多。 

我国建筑能耗中80%是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用太阳能、地热能等低品位的能源可以达到相应效果。北方地区尤其是我们河北省电力90%以上为火力发电,目前燃煤发电效率可以达到35%,不考虑输送损耗,若直接电采暖的热转换效率为95%,则从热源的用户的煤热转换效率仅为35%x95%=33%,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所以现行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我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明确规定了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的条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控制项5.1.2内容是与节能标准一致的。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化以及电力事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包括控制大气污染的要求,国家及地方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居民供暖领域推进“以电代煤”。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是提高电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电能替代,有利于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带动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和地方均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电替代,所以在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集中供热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合理采用电采暖作为一种供暖补充形式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绝对否决项,要看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主持人:涉及到水专业的问题比较多。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性自然资源之一,是其他自然资源无法取代的有限性资源,水也是经济繁荣的保证。请潘总简单介绍一下我省的水资源情况。

潘书通:河北省地处气候脆弱带,属于资源型缺水省份,同时由于污染问题又属于水质型缺水省份,官方数据显示,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水资源承载力极度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发展。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作为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重要的评价指标,是符合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建筑节水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的控制性评价指标有哪些?

潘书通:首先要做好用水的顶层设计,即合理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其次是给排水系统的设置要合理、完善、安全,保证用水质量和用水安全;再者通过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采用景观用水的部位应采用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严禁采用自来水,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娱乐性设施用水应循环处理使用,避免大量补充新鲜水,因此把以上四项指标作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强制指标执行。

主持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可以通过哪些技术措施得分?

潘书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得分项可通过具体技术措施来实现,主要从节水系统(目的是减少水的使用)、节水器具与设备(目的是提高用水效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目的是开源节流、寻求替代)等三个不同维度设置具体措施,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的技术,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主持人:绿色建筑中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绵城市”有何不同又有何关联?

潘书通: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绿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是针对建筑小区或建筑单体而言,不是指城市,所以不能照搬“海绵城市”的做法,而是要依照其设计理念,结合项目自身特点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解决雨水合理利用问题。雨水的利用应参考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原则,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生态水系、土壤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一种或几种技术组合,实现综合利用。例如:海绵技术中的“渗”技术在地下水位高或填海区利用具有局限性,“滞”技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具有局限性。

主持人:还有两个网友关心的问题。

郁达飞:我们建立了400多人的全省绿色建筑微信群,群内有10余名省级权威专家、各市绿色建筑专家以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随时在网上解答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打通了政府与群众的通道。

主持人:施工图审查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什么关系? 

肖文静:从国家层面讲,在绿色建筑工作起步阶段,是通过开展绿建评价标识工作让开发、设计、审查、施工、物业等部门相关人员以及老百姓来认识什么是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手段,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是必须执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两类。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可认定为设计标识项目,如需申报运行标识可根据相关程序,进行自愿申报。

主持人:这个政策什么时间开始执行?和普通百姓相关吗?

郁达飞:自2017年5月1日起,所有的新建民用建筑均应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这也意味着,我们老百姓以后购买、居住的房子都将是绿色建筑,当然从设计到审查到建设验收,还需要一段时间过程。

结束语

郁达飞:绿色建筑不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某一个专业能够完成的,绿色建筑的实施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多维度评价,并注重技术的整合、多专业协作,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最优化。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只是手段,宗旨是强调在建筑设计阶段明确绿色建筑的水平,关注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通过各专业的协调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使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验收和评价形成闭合管理,提高我省绿色建筑的水平,并为河北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王亚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