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区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县自评报告

    双滦区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市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的自评报告

(2016年10月21日)

    省政府食安办:根据《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冀食安办〔2014年〕13号),我区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自查,基本完成了创建各项重点任务。现将创建情况报告如下,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推进有力。我区将食品药品安全及安全县创建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民心的全局性工作来抓,认真履行政府职责,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区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区长赵振清任组长、主管副区长李秀宏为副组长的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委、区政府于2015年11月10日,召开了双滦区政府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动员会,区委、政府领导、区食安委成员单位、乡镇街道的领导、村协管员(信息员)共134人参加了会议,安排部署了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在4月、5月两次研究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7月召开了区食安委单位、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参加的食品安全推进会。通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食药安委会议、区长办公会议、创建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强化工作保障,执法能力建设有所提高。我区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完善了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双滦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双滦区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双滦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等等26个文件,细化和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落实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及各级食品药品工作机制。去年6月,我区根据省市食品药品安全机构改革要求和我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人力、物力分散等现状,完成了区质监局、工商局、食药局和食安办的合并组建,成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统一监管,市场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对执法能力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我区就把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向工商、质检、农牧等单位拨付专项资金80-100万元。2016年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拨付专项经费265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车辆、基本执法装备和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试剂;向全区的乡镇、街道食安办拨付8万元用于配发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为村(社区)协管员补贴工作经费11万元。这些投入有效的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调动了基层协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宣传教育,全民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在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工作中,我区把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系列法规、食药安全知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贯穿于监督、管理活动的始终,各部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大规模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广大消费者自身防护和识别能力有效提高。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制定《双滦区食安办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方案》,全区共集中举办宣传活动6期次,开展应急演练1次,制作播放食品安全电视专栏51期,制作《双滦区食品安全区创建宣传片》,发放创建资料、应急安全手册100份,并在政府和消协网站发消费提示17条,制作清洁厨房标示300个、餐饮安全示范店20个、立体广告塔1个、围档3处、电梯广告宣传40处、LED宣传1处、街道路牌20块、小区墙体乡镇11处、路灯标语80处、村街道横幅87条、墙体宣传橱窗 块。在双塔山御水大街打造了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示范一条街。在全区中小学发一份食品安全小知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活动,做到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意义人人尽知,安全县创建内容人人尽晓。同时,区食安办及各有关部门都明确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工作,建立了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引导社会舆。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统一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协管员、监督员、食品药品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员及检验检测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增强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从业素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等行业开展了从业人员及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各部门、乡镇街道都制定了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方案,定期对执法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仅2016年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已培训执法人员、监管员、协管员从业人员5000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000余份。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区政府编办在三定方案中,确定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分局负责全区食药投诉举报单位。制定了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了有奖举报电话(12331、12315),统一受理社会公众的举报投诉,2016年共受理投诉23起,核查回复率达到100%。继2015年9月23日受理举报假药案1起(属重大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当事人已批捕,正在司法程序中,由于未结案奖励暂时无法兑现。

    二、创建成效

    一年来,在区委区、区政府、市食安办指导下,我区以食品安全区创建、“六项个专项”整治行动等重点,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监管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区共出动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120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 6000多台次,办结食品药品案件41件(含39件当场行政处罚),罚没款2.6232万元。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双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双滦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双滦区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双滦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等等文件,细化和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落实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去年6月,我区根据省市食品药品安全机构改革要求和我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人力、物力分散等现状,完成了区质监局、工商局、食药局和食安办的合并组建,成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统一监管,市场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在充分发挥监管部门作用同时,全区9个乡镇街道也都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明确了主管领导,配备了专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同时启动“六员联防”机制,全区共聘任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19人,协管员、信息员87人,建立了覆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同时,区委、区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及安全县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所占权重达到考核体系的2%,区政府与乡镇(街道)、部门,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安全县创建“月汇报”制度,每月听取相关乡镇、部门进展情况汇报,区食安办、区督考办定期对各乡镇、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督导检查,责令整改问题,实行跟踪问效,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三)加强监管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利器,为全面整顿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强化源头监管。一是狠抓农资市场治理。在严格落实农药、肥料等投入品进出仓、使用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区市场监管局、农牧林水局多次组织执法行动,对农资市场进行整治净化,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开展食品、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今年以来,区农牧林水局抽检畜产品抽样70个,合格率为100%;完成畜水产品采样43个批次,合格率为97.67%,其中基地产品合格率为100%。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上市农产品240批次,其他食品50批次。有检测结果的160批次,不合格2批次。其他正在检测中,不合格 2个批次食品以立案调查。三是加强畜禽监管。重点加强对生猪饲养环节的“瘦肉精”和兽药的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肉食品安全和兽药销售的“GSP”认证许可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加强畜禽养殖的监督巡查工作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强化隐患排查。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各项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小作坊专项整治、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旅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学校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小餐饮食品安全整治、生猪屠宰及肉品市场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帮助企业整改存在问题46家,立案查处违规行为4起,当场处罚39起, 打掉生产销售假药窝点1处。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了净化全区的食品安全环境。

    (三)强化薄弱环节监管。“三小”、网络交易等现阶段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今年7月1日,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区政府把《条例》实施作为当前重要工作,迅速安排部署,促进了工作落实。经过几个月的摸底调研,“五小”食品业态调查统计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有五小经营单位844家,其中加工小作坊191家、小餐饮店125家、托幼小餐桌48家、食品小摊点277家、小食杂店203家。区食安办抽调骨干力量对基层监管员和“三小”经营者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培训工作,向“三小”经营者配发《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和《食品小摊点备案卡》共320户,对本辖区“三小”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

    (四)强化食品检测体系建设。食品检测体系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对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快全省第一家、全国第七家国家级检验检测园区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目前,市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已落户园区,下一步要整合全市乃至京津冀的食品检测机构资源,促使其向园区聚集,全面提升我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为食品安全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除此以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加快食品药品快速检验中心建设,食品药品快速检验中心的建立,弥补了食品检测时间较长的缺陷,更有针对性的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验检测,速度快、时间短。使基层市场监管人员从单一的监管方式向技术化监管手段转变,将快速检测、日常监管、监督性抽检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食品经营各个环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靶向性的研判,有效排查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风险。

    (五)强化食品安全追溯机制。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行业自我约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小溪沟酒厂产品实现了防伪全过程追踪,酒从出厂直到消费者手里全过程实时定位监测。

    (六)创新互联网+职能监管模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双滦区政府始终站位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效能提升,借势“互联网+”,将开发建设“双滦区食药监管综合指挥平台”,该平台包含网格监管系统、在线监管系统、“云”检验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及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了对企业在线监管、实时监控,对执法人员现场监督、透明考核,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远程指挥,对违法证据实时保存、追溯可查,与社会公众在线互动、高效服务,既有效缓解了执法力量不足,又提升了行政监管效能。

    (四)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民生大事,必须积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需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联合协作,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全面加强食品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分类指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自今年11月份开始,对全区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进行重新梳理,对各企业单位证照取得情况、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情况、服务范围及卫生设施条件进行全面摸排,填写现场检查报告书,建立监管档案,分类施治。。督促企业落实责任管理、质量管控等制度,相关制度“全部上墙”。对不宜直接取缔的小餐饮、小作坊制定卫生达标规范、索证索票及添加剂备案制度,不能达到备案标准的一律取缔。二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准入及溯源机制。在批发企业、超市建立使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企业填报《原辅料采购记录》,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督促全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三是实行乳制品经营户信息化管理。全县13家乳制品经营户全部安装并应用了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软件,并按要求上传了进销货电子信息。

    (五)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并印发了《双滦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双滦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哨点医院。编制印发了《双滦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手册》100份,发放至各乡镇、各部门、企业、学校、社区。开展了一次食药安全应急推演。

    (六)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扶持企业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高端起步,打造绿色崛起新动力,我区抢抓产业机遇,于2015年5月份率先申报“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经过积极沟通与不懈努力,2016年1月27日,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准同意我区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成为继上海闸北区、宁波高新区、苏州吴中区、重庆两江新区、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全国第7家,河北省仅此1家。目前,已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9000平米的实验室;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订了7000平米的实验室建设框架协议。引进中检集团,京诚检测集团两家在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并签订了6.6万平实验室建设框架协议。 2.对行业进行指导规范,我区330家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落实“明厨亮灶”,完成率为97%,其中透明厨房90家、视频厨房169家、隔断厨房60家、网络厨房1家。对双滦区330家餐饮单位全部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其中A级4家;B级260家,评定率为100%;C级单位56比去年提升20%。 在此基础上在餐饮服务单位中开展“清洁厨房”活动,达标比例90%。通过以上活动确保年底前辖区内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名厨亮灶”完成率、“量化分级”完成率、“清洁厨房”达标率全部达到100%。一年来,通过对企业的指导、集体约谈等方式使个别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七)构建社会共治格局。1.完善“六员联防”监管网络。着力建立“六员”联防工作机制,即以行政村(社区)为单元格,在原有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基础上,再将包村干部、基层干警、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充实基层监管队伍中,形成新的“六员”队伍,作为最基层的监管网络;将各乡镇(街道)所辖区域作为二级监管网格,并将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纳入二级网格,承担日常监管工作。通过实施基层网络监管,切实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络到底、责任到人”的“六员联防”食药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2.严格督导考核。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在全县综合考核中所占分值为2%。制定了常规督导提纲,实行村对乡镇,企业对监管部门,乡镇、部门与区政府承诺制度,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从组织建立、监管员(协管员)履职、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督查指导,随时掌握工作动态,落实各级监管责任。3.加大督查力度。区政府成立了1个督导检查组,在9月末对全区进行了7天督导,并发出了通报。通报了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对各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小摊点备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