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梆子声腔的由来

2016-09-21 17:08:4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秦秋朵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是指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梆子腔的代表剧种有:秦腔、豫剧、晋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是指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梆子腔的代表剧种有:秦腔、豫剧、晋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

    梆子腔因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

    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它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衍变成诸多的梆子腔支系。

    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它除以硬木梆子击节外,还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其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腔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梆子腔系的板式,一般剧种均为8种。其中有正板5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另有辅板3种:倒板、散板、滚板。

    河南梆子分得更细,如慢板又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秦腔的音阶和调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剧种中较为突出,所有板式(除滚唱外)均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变化,从而丰富了调式色彩。

    山西的上党梆了则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