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养老环境差异:中国的老人们应该去哪里养老?

2016-08-31 09:21:42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责任编辑:刘振华
这也许是很多80、90后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当你老了之后想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这也许是很多80、90后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当你老了之后想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是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岸的大花园庭院里,向左走可以在沙滩散步吹海风,向右走可以惬意地在充满热带风情的花园中呼吸新鲜空气?

    还是住在英伦风的乡村田园,远处古堡山峦环绕,闲暇时在农场散步,或者静静地坐着,在红茶的香气中领略欧洲古典名著?

    还是去往考拉袋鼠的故乡,体验人与萌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趣?

    亦或是留居城市,住在小规模精品住宅区的老年专属公寓里,与年轻人打成一片继续享受城市独有的活力四溢生活?

    以上四种养老环境都非常惬意理想,它们也都是分别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已经成功实现了的广受欢迎的养老模式。中国社会在1999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十几年来也形成了中国式的养老环境特点与需求,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养老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为缓慢。在中国,一提起养老院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场景大多是集体宿舍般的床铺、忙碌的缺乏耐心的护理工、单调的日常生活以及老旧的生活设施,在很多人的心中养老院甚至等同于孤老院。根据”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提高到18.2%,然而到那时80后才四五十岁,90后才三四十岁,因此到2050年中国社会也许会有更多的老人,养老问题已然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中国的养老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以后在中国一起慢慢变老对夫妻来说也许就不是最浪漫的事了...

    那么西方国家的老人和中国老人的日常养老环境具体有什么差别呢——

    故事A  坐标(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岸太阳城)

    Alice今年68岁了,在佛州太阳城已经生活了一年。上个月她的女儿带着放暑假的孙子从迈阿密来看望她,一年前Alice决定来太阳城居住时就遭到了女儿的反对,但是这次趁着女儿来看她,Alice终于用自己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打消了女儿的疑虑。Alice住在太阳城的花园连体别墅区,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清晨出了门就可以在宽敞的大花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去社区餐厅享用营养早餐,随后与朋友一起去上油画课,午饭休息后又可以继续做她最喜欢的木刻与陶艺,晚上可以去舞厅跳社交舞,甚至去练神奇的东方气功,周末Alice还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去打高尔夫,定期还会有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她检查身体。太阳城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程及俱乐部活动,只要她想,每天的生活都可以不重样,她还计划着去体验一下刺绣课程。

    故事B  坐标(中国,香港某安老院)

    张大爷今年66岁了,早年在东南亚打拼,晚年回香港养老。原本不愿意住进安老院,但是去年身体曾大面积中风,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选择了只身入住安老院,排队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入住,经过半年治疗张大爷已经基本恢复健康。他所入住的安老院平日里气氛都比较沉默,四百多平米的一层楼里有30多个床位,全都用木板隔离开来,每一个隔间就是老人们的“卧室”,老人们在隔间里各自看报、看书、听广播,很少有交流。每天定点开饭,通常是一荤一素,安老院提供下午茶,有时也会有甜点。每周二、四、六的下午会有义工社团拜访安老院,带着老人们做运动、学折纸、种花等等,日常生活中一个护工最多负责4位老人,每晚8:30统一熄灯休息。自张大爷入住安老院后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但是他经常会有干脆回东南亚养老的想法,因为香港的安老院真的太小了。

    以上两个故事都真实存在于生活中,比起香港的安老院,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向往如太阳城一般的养老环境,然而现在中国的现实是养老市场需求巨大,老龄化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就近养老或需排队十年;私营高档养老院又要价高,很多老百姓住不起。截止至2014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有551.4万张,每千名老人只拥有26张床位,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目前中国的养老机构服务类型主要有三类: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型、护理康复为主型、临终照护为主型以及综合性服务兼有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将照顾老人放在了第一位,然而好的照顾不代表好的生活,很多老人虽然得到用心的照顾,但是郁郁寡欢,缺乏人际交往,以至于养老院生活更像是一种“精神束缚”。此外,受中国传统孝道的影响,人们还很难顺理成章地接受去养老院生活,很多被子女送到养老院的老人也大多心情沉郁。与子女孙辈生活在一起虽然也是一种很理想的养老方式,但是“两小养四老”的现实困境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旦老人生病生活无法自理,专业的医护人员还是必须的。由于社会无法广泛接受养老院,导致养老院建设受关注程度不够,这也是中国整体养老环境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落后的发展又恰恰成为人们进一步排斥养老院的原因之一,形成恶性循环。中国的养老问题如果不能找到中国式解决出路,则最终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起国内现有的主要养老院模式,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养医结合,才能让老人们过上有质量的老年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学习欧美先进养老社区的模式,结合中国老人的具体需求建设新型养老社区,通过提升养老社区的体验和专业性来吸引更多老人主动选择养老社区度过晚年生活或可成为解决中国养老困境的助力之一。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社会企业的责任,事实证明,仅仅靠国家公办建设养老环境是不够的,也需要各企业机构的协力合作。

    故事C  坐标(中国,广州泰康之家)

    张根今年已经67岁了,在子女的陪伴下从香港来到内地。他早年在东南亚打拼,之后回到香港安度晚年,前年身体曾大面积中风,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不得不入住香港安老院。虽然在安老院里张根的身体基本恢复了健康,但是由于香港地狭人多,安老院能给每位老人提供的空间十分有限,对老人的照顾也是身体照顾居多,精神照顾匮乏。张根在香港安老院住了一年半之后,还是决定回到家里。

    今年,隔壁老王听说了他的事儿后说他真是OUT了,建议他去内地养老,并推荐了立足中国老人需求学习美国模式的泰康之家。张根将信将疑,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位于广州的泰康之家粤园,在看到粤园宽敞大气的美丽庭院的那一刻,张根感到很震惊。但是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根据工作人员的解说,张根了解到泰康之家不仅提供给老人温馨宽敞的都市医养社区,更有退休公寓、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全程健康管理、全球医疗直通等服务,最让张根惊喜的是泰康之家为老人们建立的缤纷会所和丰富的兴趣爱好课程,再加上护理人员对老人身体及心理的双重关爱让张根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老年生活,他也终于有机会能重拾兴趣爱好并认识更多的朋友。

    现在张根在泰康之家粤园已经住了一个月了,每天的生活都让他觉得自己充满了活力。张根的隔壁住着从中山大学退休的老教授,经常跟很多像老教授一样健谈的老伙伴聊天让张根每天的心情都十分愉快,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在东南亚打拼的劲头。张根的子女看到老爸每天丰富多彩的生活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回香港后跟亲朋好友说泰康之家推出的新型养老社区真是符合中国老人需求的理想之选。

    泰康之家的养老模式参考了美国领先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 模式,即持续关爱照护体系。它是一种复合式老年社区模式,泰康之家的CCRC模式是整合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的四位一体的老年生命链产业的大幸福工程。2007年3月,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参加一场婚宴时感悟到中国传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生活方式必须变革,于是提出以如家连锁酒店的模式改造养老院的创业构思,亲赴美国多家成熟养老社区进行多次考察,并受到美国活力养老社区模式的极大启发,2010年,与政府签下合作协议的泰康之家正式成立。成立至今,泰康之家已在包括北京、上海、三亚、广州、苏州、成都等在内的八个城市完成旗舰布局,已成功建立8所都市医养社区并受到社会及老人们的广泛好评,自2014年始泰康之家也频繁获得国内外的专业认可及奖项,现拟布局7个新社区在辽宁、云南及东南沿海城市。不仅民众普遍好评,北大教授钱理群、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等社会精英阶层人士也青睐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理想养老模式,再也不必羡慕西方国家的养老环境。

    泰康之家对其社区居民来说既是温馨的家园、开放的老年大学、优雅的社交场所、高端的医疗保健中心,还是他们自主的精神家园。在全中国建设持续关爱照护养老社区,关爱全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泰康人寿的长久奋斗目标,然而这并不是单靠泰康人寿可以完成的使命,在其成立20周年之际的今天,泰康人寿呼吁社会更多的企业及机构关注老年人的养老环境及精神生活。毕竟关爱老人们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