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靠什么炼成超级网剧?

2016-06-30 18:02:11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孔思远
    《余罪》改编自知名网络原创文学作者常书欣的同名小说,属于典型的IP剧。早在2014年2月,小说《余罪》就冲入百度搜索风云榜小说总榜前百强,拥有一大批文学拥趸。此次改编成网剧上线,除了重新圈粉外,无疑也是对原作读者的二次商业收割,依靠原著粉的振臂一呼,收视率就多了保障。

    几天前,牛鬼蛇神聚集的娱乐圈突然传闻,“某L姓男星因吸毒被抓”。一时间,李易峰,鹿晗、林更新等L姓明星纷纷“躺枪”。特别让人意外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女演员宋丹丹也被“围观”,有成群的网友在其微博下留言,“你儿子刘(L)星吸毒啦!”

    瞧,这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都是《余罪》的粉丝。

    如君所见,由“小刘星”张一山主演的刑侦剧《余罪》算是彻底火了。第一季播出仅72小时就点击破亿,豆瓣口碑一度冲破9.0,到了第二季,观众热度不减,至今话题不断。在视频网站爱奇艺的累计播放量,早已破10亿次。

    粉丝群在聊它,警察群在聊它,影视产业观察者也在谈论它......以卧底警察为主线,题材算不得新鲜的小成本网剧《余罪》,究竟凭什么爆红你的朋友圈?

    小刘星长大了

    讲真,咋地说起演员“张一山”,很多人可能对不上号。然而,稍一说起“刘星”,抱着电视机长大的八零、九零一代就会恍然大悟——“嗨!不就是家有儿女里头,那个和夏雨撞脸的刘星嘛!”

    十余年前,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不知霸占了多少人的暑期荧屏。在娱乐消遣并不发达的那会儿,这部“下饭神剧”和《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一样,让多少人看得如痴如醉。剧中,熊孩子气十足的刘星,被彼时的“童星”张一山演绎得活灵活现,也令很多同龄人记忆深刻。

    澳大利亚传播学者约翰?哈特利曾在《数字时代的文化》一书中写道,数字读写时代,端赖一款游戏、一部影视剧,拥有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所有权的商家就可以轻易霸占一代人“最神圣”的记忆片段。

    君不见,靠盗版碟风靡大陆的周星驰,轻而易举就能让大批影迷自我陶醉,哭着喊着“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六小龄童未登猴年春晚,原本一个技术性的节目编排,竟也能引发全国观众的集体怀旧。笼罩在《余罪》上头的“刘星效应”,同样如此。

    每个年代都不缺“童星”。比起郝邵文的彻底淡出视线、释小龙的“伤仲永”魔咒,张一山尽管也有“长残”的非议,但“小刘星”的一步一脚印,也算符合普罗大众对“童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期待。

    当“刘星”张一山成长为“余罪”张一山,“看着刘星长大”的一代人,业已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主力军。眼见儿时的荧屏伙伴担纲主演,岂能不去捧场?这哪里是追神剧,明明是忆童年。

    当你理解了这样的内在逻辑,再见到有粉丝们的留言感慨——“看完《余罪》居然想再看一遍《家有儿女》”,便不会觉得唐突了。

    况且,张一山也有演技撑腰。凭借符合市场喜好的角色魅力,以及无需再去赘述的外放式表演风格,有脑残粉忍不住拜倒,“好的演技可以用jpg干过gif。”甚至连一本正经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也有评述称,“有那么几个镜头我真的紧张的要喊出来了。”

    有人说,“余罪再火,但大家依然忘不了猴孩子刘星”。可在新浪专栏作者“纳兰惊梦”看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张一山,正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曾经的童星们已经在靠演技征服观众了”。

    刑侦人设走心了

    紧张刺激的刑侦警匪题材向来是很有噱头,也是我国影视人难得引以为傲的创作领域之一。广受认可的《重案六组》、《心理罪》等等,都是深入人心的国产刑侦剧。

    其实,刑侦警匪剧也有“主旋律”,讲究“善恶有报、邪不胜正”。在主旋律“红旗不倒”的同时,能否腾出更多精力来刻画人物、雕琢案事,是同类型影视剧脱颖而出的关键。《余罪》的切入点也在这儿。

    梗而概之,《余罪》讲了一名警校学渣卧底贩毒集团成功逆袭的故事,张一山扮演的男主就叫“余罪”。有别于以往国产警匪刑侦剧气质,《余罪》并没有一味树立充满正义感的光辉人物,反而在主角身上注入一股邪气——一个不像警察的人,反而干了警察的行当。

    譬如,在谈及从警动机时,余罪不只一次表示要给违规摆摊的父亲撑腰,以权谋私;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余罪更是多次闪现退缩的念头,流露人性的恐惧。

    “心向正义,身有余罪”,是《余罪》原作者对主人公的文学定义。有网友评价,余罪的行为常常让人忘记了他是警察,这样的人物设定在国产剧中也是没sei了。

    看得出来,导演、编剧有意将余罪包装成一个“既不像鬼也不像人”的“反英雄形象”(anti-hero)。抛却了传统英雄角色的“伟光正”光环,却恰恰因为其具有人性的弱点和局限,让余罪在完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反转时,才能得到观众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

    打破规则是另辟蹊径的玩法,也是风险相随的挑战。在《余罪》点击率节节高升时,故事BUG也不断被吐槽。有调皮的网友调侃:《余罪》又名《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卧底而我的老大却看不出来我觉得他不是傻就是在暗恋我》,《保密协议就差给老傅签了》……

    幸运的是,整部剧集的统一性尚在。网络热议的长尾效应,反倒“安利”了不少人“路转粉”,实在有趣。

    于是乎,《扬子晚报》一篇颇有代表性的影评坚持认为,《余罪》不同于《重案六组》、《心理罪》之类的国产刑侦剧,注重于推理破案的过程,而是更倾向于警匪之间的明争暗斗,没有那么多的惩恶扬善和正能量教化,更多的是把视角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IP网剧发威了

    互联网是一个创造流行热词的沃土。在《余罪》流行的背后,就有“IP”这个网络热词积蓄爆发的力量。

    通俗来说,只要存在一定粉丝基础,可开发成电影或电视剧的热门图书、戏剧、故事大纲、故事梗概和原创剧本等,都可以统称为IP。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16年将有108个IP改编剧,这种疯涨式的IP开发预示着2016年网络市场的火爆。

    《余罪》改编自知名网络原创文学作者常书欣的同名小说,属于典型的IP剧。早在2014年2月,小说《余罪》就冲入百度搜索风云榜小说总榜前百强,拥有一大批文学拥趸。此次改编成网剧上线,除了重新圈粉外,无疑也是对原作读者的二次商业收割,依靠原著粉的振臂一呼,收视率就多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正成为IP改编的主战场,“IP网剧”生逢其时。和电视、电影等传统制播流程相比,网络剧的操盘性更强、硬成本更低,影视制播不再是名导们陷于一隅的“自娱自乐”,反而从选题选角到众筹发行,激活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娱乐狂欢。

    从市场回报看,愈发强劲的盈利能力,也赋予了网络剧自我造血的能力。作为《余罪》联合出品方之一的爱奇艺,从去年的热门IP《盗墓笔记》开始,启动“先付费,再免费”的播放模式,并逐渐培养起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

    在《余罪》的网络讨论中,无处不溅洒着为提前看剧而充值会员的激情。据媒体报道,一年之内,爱奇艺通过强化“付费观看模式”,实现了付费会员人数的四倍增长。商业变现的消费动力,加之广电总局“一剧两星”的政策压力,也使不少影视公司投奔网络。至此, IP网剧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汲取了“野蛮生长”的养分。

    由此可见,《余罪》之所以能火,跟网络剧的发展时机关系紧密。而天生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余罪》,还有“强互动”的营销法宝。

    从开拍到开播,IP网剧的网络营销也在无声无息中启动。聊剧情、聊人物、聊原著……截至目前,新浪微博话题#超级网剧余罪#的阅读量,已达到惊人的9.3亿次。要知道,震惊世界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由@人民日报 主持的微博话题#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其阅读量至今也不过9.8亿次啊。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