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理政

美丽乡村,农民安乐窝愈行愈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30 17:10:33  责任编辑:梁玉

  一个什么样的农村才是好的农村?曾经的山清水秀,曾经的清贫闭塞,曾经的浓浓乡情,曾经的古朴遗迹,曾经久远的文化基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农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也正在发生变化。农民向往城市所拥有的优美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较为发达的支柱产业、可以追寻的历史人文脉络,正在越来越多的成为建构新农村的共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形势和内外在需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暨美丽乡村活动的深入实施,契合了当下和长远需求,也正引领着农村农民农业的现代化。一个“正在发展、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燕赵大地不断勾勒出来。

  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暨美丽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农村涌现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衡水市冀州市庄子头村,怀来与延庆联合打造的“延怀河谷开发”、百福村百姓的幸福生活,等等,每一村每一地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农村道路、厕所、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充实提升,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正在得到提升,一批特色支柱产业正在让守着清山的农民变成靠着绿色银行走上发家致富路,农民们的业余休闲生活,也从“守着电视看、搓着麻将闹”变成“文化广场扭秧歌、文化图书室里学知识、比比谁家更孝亲爱学”。

  这些可喜的变化,发生在农村,离不开农民自身的认识和积极参与。这首先有赖于一个正确的导向,以及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政策得以制定出来。

  为了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暨美丽乡村活动抓出成效,真正让农村更美,更有活力,省委确定的“抓十五件实事”,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农村文化生活的提升,从饮水、垃圾、厕所、道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绿化美化、能源清洁,再到危房改造,从教育到传统文化,从产业支撑到组织建设,涵盖之广,目标之实,与农民、农村和农业之紧密,有力回应了农民关切,找准了部分农村凋敝的病灶。

  美丽乡村,是铺展在农村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幅新画卷。农民是利益享受者,当然更是利益建构者、参与者、监督者。只有真正调动起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成活率”才会高,“成才率”才会得到提升。在以往的一些农村创建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农民参与性不高、政策不接地气等原因,导致了政策结束、活动结束,留下了一些半拉子面子工程。美丽乡村从推进之初,既明确了主抓任务,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又明确了创建时间、责任主体、创建措施,这些措施的完善与落实,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起到了较大作用。

  农民富则国富,农业强则国强,农民安乐则国家安乐。美丽乡村,正在为农民搭建一个环境更好、基础更优、实惠更多的安乐窝,这样的愿景愈行愈近、着实可期。(张立 )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