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题

张承有:玩转互联网金融 让梦想插翅腾飞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28 16:43:22  责任编辑:付锐

    他曾经得过胃出血,为了创业;他曾经与父亲势如水火,为了创业。

    他曾经浑身上下只剩87块钱,因为创业;他曾经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因为公司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从16岁时憧憬着拥有一家企业开始,他的人生就与创业纠缠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创办人力资源公司,创办文化传播公司,创办互联网金融公司,无非是这爱恨情仇、纷乱纠葛中的具体表现。也许,以后他还会再创办什么公司,但不论未来如何变幻,创业都是他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

    第一次创业,他靠帮别人找工作赚到钱

    张承有是沧州青县人,2010年从西安西京学院毕业后回到老家。在前往青县就业服务局找工作时,看到国家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免费培训、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众多优惠政策,埋藏在他心底的创业梦想被彻底激活了。

    创业的决心下定了,但从哪里做起呢?

    张承有一边学习,一边调查研究。他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源市场长期处于招工难和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窘境。如果为双方搭建一个本土化、专业化、方便快捷的对接平台,不仅可以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看准了就干,张承有很快和合伙人共同创办了福华人力资源公司。张承有每天起早贪黑在县城里打拼,常常错过饭点,由于不规律饮食得了胃出血,他咬牙坚持。

    创业的梦想刚刚扎根,就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希望张承有能找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不用过于辛劳就能稳定幸福地生活。看到儿子仍坚持创业,老人气得好几个月不跟他说话。张承有心里难受,但依然不愿放弃,他想等他做好了,父亲会理解的。

    在县就业服务局的帮助和推介下,张承有的公司先后与天津中天、泰达、海川等人力资源公司对接。到2012年底,实现劳务对接近千人,福华人力资源公司成了当地知名的服务品牌。

    看到张承有受的苦终于有了回报,父亲也渐渐释怀了。

    第二次创业,他给企业做信息服务掘金

    2013年,在与合作单位沟通的过程中,张承有发现,由于市场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他开始深入研究地域市场,研究营销策略,开发推广渠道,整合了电视台、邮局报纸、公交车广告、互联网推广等媒介资源,为青县上百家企业提供专业、系统的信息服务。公司年营业额很快突破了200万元,员工达到40人,缴纳税金30多万元,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2013年底,眼看年关将至,张承有仍被拖欠着40多万元垫付资金,还有20万元工资需要支付,但对方一直联系不上。

    而张承有欠供应商的资金一拖再拖不能到位,他借遍亲戚朋友,把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凑了30万元先给了供应商。腊月二十九,他把车抵押给投资公司,借到3万块钱,给每名员工发了500元,让他们先拿去过年。他自己手里,只剩下了87块钱。他刚结婚不久,妻子没有回娘家拜年,他们也没有去走亲串门,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张承有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不是自己不是创业的料呢?

    他从16岁起,就憧憬着拥有一家企业;求学过程中,他一直在学习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就此放弃?他不甘心!

    过了年,他又满怀信心地回到公司。员工们也都回来了,没有一句怨言。最艰难的7个月,他们一起扛过去了。

    第三次创业,他靠给别的企业借钱盈利

    2014年经济增长放缓,张承有发现,仿佛一夜之间,与他们合作的中小微企业生意都不大好做了,经营运转困难,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问题成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闯过这个难关?张承有苦苦思索。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各类金融服务公司走访洽谈,最终与安徽恒大集团合作,成为全国知名金融品牌阳光易贷的沧州地区加盟机构。

    互联网金融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既实现了金融普惠大众,又助推青县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张承有的团队已成功地为青县中小微企业融资5000多万元,回馈理财客户160多万元,实现了双赢。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

    张承有找到专业做县域经济股权众筹的服务平台——深圳人人合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其旗下“人人合伙”品牌的沧州运营权。主要业务是,通过把投资人、目标客户群及核心管理团队转化成股东的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锁定消费群体、带来人力人脉资源。这种方式,让千千万万拥有创业梦想的平常百姓,可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方式圆梦。

    虽然这全新的创业刚刚起步,虽然面临资本金少、风险控制难、公信力弱等诸多困难,但张承有相信,运用互联网技术,依靠专业的团队,他的未来还大有可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