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村寨】石堰坪村:大山深处的文化守望

来源:红网  2015-12-12 00:22:47  责任编辑:冀晓航

  (石堰坪村的朝门已有300多年历史)

  (村部所在的吊脚楼)

  (石堰坪村村部)

  (正在休憩的村民)

  (抽空练习的乐手)

  (历史悠久的雕花窗棱)

  (雕工精湛的柱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张家界报道

    迈过石堰坪村那300多年的朝门,村部所在的吊脚楼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可恨我的镜头广角不够,无法将整栋建筑完整拍摄下来。

    站在羊儿垭观景台上,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的美景一览无余,只见群山碧翠之间,吊脚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稻田、山塘和几柱蓝色的炊烟,更增添了浓浓的的人文意境。据石堰坪村党支部书记全建国介绍,全村900多人共拥有吊脚楼182栋,其中百年历史的超过70栋。

    “全国我不知道,但湖南很难找出比我们这里保存更完整的土家村落了。”2000年,做生意已有小成的全建国回到老家,带领村民致富,“族谱上说,石堰坪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作为石堰坪人,我总舍不得这片看起来不那么洋气的地方。”

    当时村里青年大多外出打工,很多人的愿望都是攒点钱回家起新房子。

    “我总觉得土家文化是石堰坪的一张王牌,吊脚楼作为载体,一拆了之太可惜。”全建国见过世面,他隐约知道村里那些“旧家什”的文化价值,“不仅要劝大家不能拆,还得保护好。”

    村民全子科致富后,准备回家盖栋小别墅。全建国请出其父全宙平出面一起做工作,最终全子科请来六位老师傅,花120万元,改修了一座吊脚楼小院。

    通过努力,石堰坪村村民对保留原生态土家族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仅村里的吊脚楼得到保护,包括糊仓、扬叉舞、薅草锣鼓等土家特色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重视。

    糊仓是最有特色的活动之一。每逢插秧,所有人都会使尽全力,以期用最快速度插完自己的部分,最慢的人将被“关”在田中央,这时,岸上的人们将用稀泥使劲往他身上砸。也有用稀泥砸稻田主人的,砸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因为这代表着今年收成越好。

    当石堰坪村的人们竭力保护当地原生态土家族文化的同时,不少与石堰坪村类似的土家村落正在渐渐消失。

    据石堰坪村志记载,石堰坪村部于2011年动工整修,2012年竣工。这幢运用传统工艺修筑起来的吊脚楼规模巨大,建筑材料采用了从沅陵、慈利等地收购来的民居原物。

    “不少是拆迁后被当作废品处理的,现在要找已经非常难了。”全建国说,这些别人眼中的垃圾,被石堰坪村人当作了宝贝,“你看窗棱上雕刻的人物、花纹,用精致来形容毫不过分。就算有人出再多钱我们也不会卖。”

    在村部的院子里,麻石铺就的地面尽管有些凹凸不平,但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水塘边摆放着一长溜直径不一的磨盘、柱础,可以看出石堰坪人当初搜集旧物时的狂热。

    “这些都是原物,磨盘还好说,雕工精美的柱础目前已经难得一见了。”全建国说,除了保护不够,更因为工艺失传和人居环境的改变,“后人想感受础润而雨这个词,估计比较难了。”。

    10多年过去,石堰坪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终于得到了肯定。2013年5月,石堰坪古建筑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国字号的荣誉就有6项。

    不仅如此,由文化坚守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渐丰厚。2014年,石堰坪游客突破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今年“五一”节,来自山东、河北等全国各地的游客每天都达千人以上。

    “不少人看了石堰坪之后,一方面感叹我们对文化保留的完整,另一方面对家乡传统建筑和文化的消失感到痛心疾首。”全建国和他的乡亲们很庆幸,“我们没有走‘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而是‘先保护、后利用’。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走错。毕竟,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全建国介绍,今年石堰坪将启动土家生态博物馆建设,把整个土家族的生产生活器具搜集起来进行集中展览,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土家人的生活。

    附诗:

    《图记石堰坪》

    作者:石光明

    武云岭下古村边,

    楚汉斜阳山外山。

    春日糊仓说稼穑,

    避秦此去过桃源。

相关新闻

寻找“最美湖乡” 网络文化节用互联网+点燃乡愁

2015-12-12 00:15:20

作为湖南省第四届网络文化节组成项目之一,“最美乡愁”网络评选活动上线一周以来有5万多名网友参与,总投票数近60万。网络大众投票评截止时间为12月6日下午6点,网友可进入华声在线→“湖南省第四届网络文化节”→E眼观湘的专题→“寻找最美湖乡”,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守住家园,寻找最美湖乡

2015-12-10 18:52:00

湖南传统村落不仅是湖南历史、文化演绎变迁的见证与浓缩,更是湖南先辈留给后人的丰厚遗存。

冀州全力打造“诗情画意”滨湖乡村

2015-03-25 10:24:32

    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以“三区同建”、“四化同步”为统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彰显滨湖特色、打好生态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打造独具冀州特色的“诗情画意”美丽乡村。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