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回眸“十二五”】河北:调整结构,追求质量和效益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庞超

    回望“十二五”,让我们先从两组数据说起。

    装备制造业“长大”了。201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06.3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1%。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41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0.6%。

    服务业支撑力变强了。2011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8483.2亿元,对GDP贡献率32.7%。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8477.1亿元,对GDP贡献率59.3%。

    “十二五”期间,我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

    以坚决的态度落实“6643”任务,化解过剩产能

    【全省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不久前,曾让钢城迁安为之骄傲的一座450立方米高炉轰然倒下。与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建源钢铁副总经理孔德林眼泛泪花,“这座高炉,是企业辉煌时期的标志,有些舍不得。可拆除之举,是大势所趋。”

    孔德林眼中的“大势”,就是“6643”。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以2012年为基数,我省到2017年,削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十二五”期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1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3600万重量箱。到2017年,压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产能控制在国务院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目标之内。

    对支柱产业“动手术”,河北打响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战役!

    我省依托资源优势,建立起产业基础。但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的困境也随之而来,导致我省在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突出。

    化解过剩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十二五”期间,我省制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多次开展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周日行动”。在2014年完成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基础上,今年将再完成化解500万吨粗钢产能任务。与此同时,启动石钢搬迁、唐山渤海钢铁重组搬迁、武安钢铁企业退城进园升级改造项目,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深入推进。

    去年以来,玻璃大市沙河集中爆破拆除10根玻璃生产线烟囱,淘汰玻璃产能1060万重量箱,结束该市玻璃行业落后产能存在的历史。开展“环首都圈”、“环省会圈”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行动,共压减水泥产能2800多万吨。

    这些举措,为河北转方式调结构扫除了“拦路虎”,打开了新局面。2014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河北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大力开发优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

    【2011至2014年,我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等七个主要行业技改项目3896个,技改投资累计增速达24%】

    在邢台一家名叫旭阳集团的化工企业里,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二八现象”。虽然焦炭生产占大头,与新型化工产品生产比例为8∶2,但两者的利润贡献却恰恰相反——2∶8。也就是说,随着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提升,旭阳集团研发的新型化工产品利润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焦炭的利润。

    以近期市场价格(按吨)计算:煤炭450至600元——焦炭750元——纯苯4500元——环己酮7200元——己内酰胺11000元,从原材料到现有的终端产品升值20倍左右。旭阳集团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的路线图,见证着“十二五”以来河北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进程。

    河北传统工业比重大,高加工度产业成长不足,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粗放型发展模式成为制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瓶颈。“十二五”期间,我省努力破解发展模式粗放难题,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改进生产工艺、开发优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让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迈进。

    “十二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玻璃、焦化四大高耗能行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精品钢、推进钢铁深加工,改善钢铁品种结构,培育发展新型建材,提高高端产品比重。重点实施了汽车提质扩能、装备拓展升级、石化链条延伸、乳粉培育壮大、医药GMP改造、纺织服装品牌培育和工业强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八大专项,努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省重点对基础材料、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工程等给予补助,着力解决工业基础性、公共性问题,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导向,坚持对标找差距,技改上水平。”省工信厅厅长邹平说。

    让经济发展从传统要素拉动转向创新驱动,2011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省市两级财政拿出56.4亿元,撬动银行贷款34倍,拉动社会投资107倍,技改投资累计增速达24%。2011年至2014年,重点支持钢铁、装备、石化等七个主要行业技改项目3896个,有力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2014年,我省通过实施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计划,新增中国企业500强8家、制造企业500强4家、民营企业500强4家。截至2014年底,通过组织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累计拥有1057项“河北名牌”。

    努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新优势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45.4亿元,超过2011年全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再创历史新高】

    这是一组对比鲜明的数字: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有1100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就达到了1245.4亿元,比2011年全年的还要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重大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应有之义。

    虽然在“十二五”下半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仍保持了增长“加速度”。特别是刚刚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中,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4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角色”。

    纵向看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当我们放眼全国,就可以看到,与山东、浙江、江苏等省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20%以上的比重相比,河北高新技术产业仍呈现总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发展潜力不足的态势。

    让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旅游观光农业、生态经济等新兴产业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河北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我省将抓好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引进京津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转化。

    以高端化、智能化、链式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唐山动车城、石家庄通用航空基地、保定航空专用装备生产基地、石家庄导航产业园和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产业为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结构调整永无止境。推动转型与发展良性互动,河北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路。

分享到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